讓孩子回到人間煙火中來

作者:大民 發表:2013-04-01 19:5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有人曾經問他的兒子,飯菜是哪裡來的,他兒子毫不猶豫地回答,廚房裡來的。這件事情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說我們的偉大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城市孩子,已經不能瞭解真正的生活,真正的人生,甚至不瞭解人間的基本常識。 

其實,即便在現在的農村,純粹的農家子弟,只要他是個「好學生」,他就不會瞭解太多農事。他沒有時間,也沒必要,因為考試不考。最最普通的蔬菜、牲畜、家禽,能說出十來個的就是不錯的孩子了。這當然也歸功於應試教育。不瞭解時代社會人生,不瞭解父母家長的生存疾苦,也不關心別人的喜怒哀樂,在小小的年幼的心眼裡裝著的,就是考試和功課。上學是聽課寫作業,放學是作業和補課,放假了,也還是要悶在家裡寫作業和補課。在很多家長和教育家眼裡,素質教育,就是學習一項古怪的技能。而這項技能必須跟升學加分連在一起。能夠與真正的生活接觸的機會幾乎被剝奪了,不論城裡和鄉村。

我一個親戚,中國農業大學的學生,大二的時候,我聽他介紹了兩年來所學的功課。我感慨道:你這兩年的功課,農村的孩子完全可以免修。後來想了想,覺得不妥,補充道:應該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的農村學生,才能夠免修。那些動植物的名字,那些土壤種子有機物無機物,那些山川河流十二節氣,曾經,都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不知不覺掌握了,根本不需要「必修課」。

失去人間煙火的教育,就是把孩子當成了考試工具的畸形教育。這孩子可以有很高的智商,可以有很高的考試分數,可以考上名牌大學。但是,他可能會把硫酸潑在動物園的狗熊身上,他可能會網際網路裡習得的殺人遊戲搬到生活中來,他可能把流浪的無辜的婦女毆打致死。遇到困難,他可能推給家長老師,或者警察叔叔,而不能自己獨立設法解決。如果遇到比較嚴重的挫敗,他可能自殺或者殺人。在沒有愛,沒有親情,只有競爭,只有傾軋你死我活的考試教育裡,很難培養出健康的人格,幸福的人生。

這個週末我去郊區一個自助式農家樂園,體驗了一把澆水、灌溉、鋤草的勞動。這是一個留美歸來的農學博士的試驗項目,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體驗稼穡艱辛,親近真正的自然。這一個小小的體驗過程,孩子的身心都在參與。除了讓孩子放鬆心情之外,還可以體驗合作,觀察植物的一生。人本來就是土裡來土裡去的動物。在水泥盒子里長大的孩子,來到綠樹環抱、河水潺潺、安靜清幽的農田裡,對心靈有極好的撫慰作用。我看見的家長孩子都是務必興奮和快樂的。我本來約北師大的一個教授一起去的,可是他的孩子報了奧數、英語、游泳等四個班,完全排不出時間。他說大家都這麼做,都在培養孩子一個個所謂的「能力」,通過一個個考級和比賽得到的小本本,實現升學路上的快速和高效。他不能免俗,因為大家都在這麼做。我很傷感,很失望。

我的兒子還是懂得一點人間煙火的,懂得愛,和付出,還有寬容樂觀奮進。可是他不是重點中學的學生。他在升初中的時候拿不出幾個像樣的小本本,雖然是區小學足球冠軍隊的隊長,還畫的一筆好畫。他的應變能力,獨立思考能力,處亂不驚的能力,讓我很滿意。最近的一次感動是:他的老爺爺去世了,我們要回家送葬,需要請假三天。他媽媽和班主任都反對:請假要耽誤功課,小孩子回去攙和什麼!可是我兒子堅決地駁斥了這個論調,他說「我是老爺爺最大的重孫,他去世了我卻不能為他送別,實在是說不過去的。」考試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切教育都必須服從於服務於「做一個健康的人」的核心上來。結果,我和兒子,父子倆,連夜開回老家為老人送別。

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教育在行動中,教育在生活裡。這是人性的教育,人本的教育。人間至情,莫過於父母子女,愛是相互的,什麼理由都不能忽視了對家人的愛護,對責任的承擔。失去了作為人的這個基本點,根本不可能談得上家國、社會、民族。連自己家人都不愛的人,連基本的人間倫理都沒有的人,是不配活在這個人間的。

可是現在的教育,基本上已經到了反人類、反社會、反常情常理的地步了。很多中老年家長悲哀地發現:自己含辛茹苦十幾年培養出來的竟然是一個「敵人」,他不知道,根源就在於他們自己。他們把孩子隔絕於人間煙火,隔絕於常情常理,隔絕於社會和世俗,進行全封閉的考試教育,實際上就是沒把孩子當人來培養。既然沒有進行「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些教育,孩子成為家長的「敵人」,社會的「敵人」,國家民族的「敵人」,正是理所當然,毫不奇怪。

来源:新浪博客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