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形成的新理論(圖)

發表:2013-07-09 01:2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4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07月09日訊】科學家認為,形成月球的大撞擊是發生在快速自轉的地球上,並且撞擊後地球可藉著與月球和太陽間的重力交互作用而逐漸減速,達到現在的狀態。

大撞擊說是目前最主流的月球形成理論[注1],它能說明地球與月球的質量、與兩者間的角動量守恆;然而,卻無法說明兩者在化學成分的相近,比如兩者的氧同位素比與鈦同位素比上幾乎完全相同。因為,在大撞擊的模擬結果顯示,撞擊後形成月球的物質,主要來自撞擊地球的星體,而這個星體的化學成分,根據現有的行星演化模型來看,會與地球有明顯的差異。


月球形成的新理論(來源:科景/看中國配圖)

哈佛大學的地球與行星科學家M. Cuk與S. T. Stewart提出大撞擊的修正版本,他們認為,若大撞擊時的地球自轉速率比較快,就有機會拋出更多地球物質來形成月球。在實驗中,他們將撞擊前地球原先每天4-5小時的轉速,調高到每天2-小時,研究論文已發表在Sciencexpress上。

實驗結果顯示,提高地球的自轉速率,的確能增加形成月球的機會。不過,每天2-3小時的轉速是否合理呢?科學家說明,根據先前的大撞擊研究,若地球在晚期經歷多次大碰撞,轉速很容易就高於每天4小時,不過,每天2小時的轉速則是極限,再快一點,地球重力就無法保持自身的穩定。

除此之外,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發現,在大撞擊後,地球往往仍保有高轉速,但是,之後會藉著出差共振(evection resonance) [注2]逐漸將部分的角動量藉月球轉移給太陽,讓地球減速,使得地月間的角動量演化到目前的狀態。

這個新的大撞擊理論,解釋了地球與月球間的化學成分相似之謎,同時也開啟其他的可能性。比如,在同期的線上期刊中,美國西南研究所的行星科學家R. M. Canup提出另一個假說,他認為若碰撞後過多的角動量可以轉移給太陽,那麼只要當時與地球撞擊的星體,比原本預期的還要大,約略是火星質量的4-5倍、或現在地球的一半質量,亦可以說明地月間的相似化學成分。

究竟月球如何形成?還需要更多的證據與研究。

来源:科景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