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級政協主席「退常」花瓶身份徹底坐實?

發表:2013-11-21 10: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3年11月21日訊】天府早報訊 近日,中央批准:馬興瑞任廣東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朱明國不再擔任廣東省委副書記、常委職務。至此,經新一輪調整後,全國31位省級政協主席全部「退出」同級黨委常委班子,4位省級黨委專職副書記均不再兼任政協主席。

政協主席「退常」意味著什麼?以下是來自海外媒體的分析﹕

眾所周知,在中共的政治體系裡,政協在中共的權力格局中排位第四,前三位依次是執政黨、人大和政府。這四個機構俗稱「四大班子」,其領導人通常被稱為國家或地方領導人。也因此,政協主席必須成為執政黨權力系統中的一員,少有例外。然而,現在這個權力格局從今年以來有了變化。作為權力系統內第四號人物,省級系統的政協主席陸續退出了同級黨委的常委序列。

今年的7月底,外界就開始關注省政協主席「退常」的趨勢,中國大陸的網路上出現了一波討論熱潮。

當時中共官方媒體紛紛發言,聲稱政協的主要職能就是民主協商,把政協從決策機構中分離出來,有利於發揮政治協商職能。理由是政協本來就不在權力機構的架構之中,也不應該是決策機構。當政協主席身兼執政黨各級黨委常委,成為執政黨最高權力組織中的一員,會導致其身份及所領導的政協機構邏輯上的困境。

「政協不能等同於西方多黨制中起制衡作用的黨派,政協的主要職責是對黨執政提供各方面的建議和意見,如果強迫政協去完成制衡的作用,那麼政協就有點‘四不像’了。」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孫昊如是說。

但外界更多的輿論則認為,政協退出中共決策機構,實際上是進一步強化了「黨的領導」,政協的「政治協商」與「民主監督」的職能則大大退化,恐將消磨殆盡。

博主郭根群7月底在其博客中發布一篇題為《不應為政協主席退出常委喝采》的評論,文章表示,他本人從部隊轉業後就在地方黨政機關工作了30年,又從事政協統戰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深知政協主席、統戰部長工作的實際狀況。

文章分析稱,「現在的黨政機關不是誰的對聽誰的,而是誰的權力大聽誰的。如果一個政協主席不進常委,就連同一個常委宣傳部長都不如。沒有實權,下邊就不買你的帳,你說話也沒有人聽。這就是現實,你不服也沒用。」

他認為,政協主席退出常委實際上是嚴重弱化了這個機構的「政治協商」、「參政議政」與「民主監督」的職能。

法學碩士資深記者鄧聿文曾供職於中共中央黨校的學習時報社,任副編審,2013年3月後因發表了違背中共當局意願的言論而被停職。

鄧聿文今年8月也曾撰寫題為《省政協主席「退常」的價值與困境》一文表示,儘管從理論上政協退出權力決策機構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考慮到中國是一個權力主導的社會,人們對一個機構和職位的尊重,首先是因為它的權力,那麼,在失去常委權力後,政協和政協主席的地位會否因此弱化和邊緣化,進而在實際中,這一舉措能否起到預期作用,都很難判斷。極可能的情況是,加強政治建設的效果客觀上難以實現。」

中共體制下的政協一直以來都被外界批評為給中共政治塗脂抹粉的「花瓶」,這隻「政治花瓶」雖無實權卻有實惠。

自由亞洲電臺的特約評論員高新,曾這樣評價政協所領導的所謂「民主黨派」:「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軟,中共政權供養八大‘民主黨派’所付出的巨額開銷雖然同共產黨自身的開銷一樣,均是來自億萬納稅人的勞動所得,但若沒有共產黨政權的獨裁、專制統治,‘民主黨派’憑什麼讓國庫支付它們的組織開銷?」

高新表示:「如今的各「民主黨派」內部之所以也同共產黨政權內部一樣勾心鬥角、爭權奪利,之所以每五年一次的各‘民主黨派’的‘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時,內部權爭同共產黨內同樣激烈,說到底就是因為一旦熬成‘民主黨派’的中央主要領導人,雖然沒有政治實權,但至少還有生活待遇上的巨大實惠。」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