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敏學術造假 中國院士制度遭批(圖)

發表:2014-01-16 05:54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據央視新聞1月7日報導,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醫生王正敏被舉報論文抄襲。

【看中國2014年01月16日訊】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教授、中科院院士王正敏涉嫌學術造假案引發起有關中科院院士制度弊病的批評。一些學界人士表示,是否具有公認的學術成就應當成為院士的遴選依據,院士制度的政治化傾向必須扭轉。

王正敏的學生王宇澄2012年初舉報其學術造假;中科院當初推薦王正敏為院士的四名院士遂於2013年10月向中科院遞交聯名信,要求將王正敏從學部除名。此前,復旦大學曾於2013年8月公布調查報告說,王正敏學歷造假一事「不實」,但批評其「學術態度不實事求是」。當事雙方對此有異議。中科院學部為此成立專門工作小組進行核查。學部表示,此事尚在調查中。

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斗表示,王正敏被舉報學術造假的背後是人們對院士制度弊病的不滿:

「人們倒 不一定是對他某一個人感興趣……而是對院士中存在的弄虛作假、水平不高等一系列問題的指責。」

美國俄克拉荷馬中部大學西太平洋研究所所長李小兵教授說,中科院院士的遴選、高校教授和學術帶頭人職稱的評定都帶有很強的政治性:

「政治性都很強,主要還是加強黨的領導。最近還好點,以前都是官本位,完全都是內定的。」

胡星斗教授表示,許多人削尖腦袋謀取院士頭銜是受利益驅動:

中國的院士享受一定的級別、待遇,比如副部級待遇。」

胡教授舉著名水利學家黃萬里教授等人為例說,在中國,很多「真正高水平的人」不能成為學部委員或院士:

「(有些人)可能由於其政治觀點等原因當不上學部委員。這樣的例子非常多。很多人因為其管理才能成為院士。按照世界上的常規, 管理者是不能進入學術大獎候選人行列的。」

目前中國院士遴選機制涵蓋科研機構的提名、同行的評議投票以及公示等多個環節。新華社的報導對這些環節是否存在走過場現象提出質疑。

原標題:王正敏涉嫌學術造假案引發有關院士制度弊病的批評

来源:自由亞洲電臺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