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被誤傳的諺語 你可能也是受害者(圖)

發表:2014-02-20 01:2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3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4年02月20日訊】諺語也稱俗語,也就是慣用語,指約定俗成,廣泛流行於某時某地的口語。俗語來源很廣,既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創作,也和詩文名句、格言警語、歷史典故等有關連。現在總結十個被誤傳了多年的俗語,看看你被騙了多少年了呢?

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這一俗語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為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和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音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指「副將」。原意是三個副將的智慧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誤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3、不見棺材不落淚

本作「不見親棺不落淚」,並不是見了任何棺材都落淚。訛變為「不見棺材不落淚」,如果不管誰的棺材,只要見到就落淚,有些莫名其妙。

4、不到黃河心不死

本作「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本是項羽自刎之處,換成了「黃河」,就使人無從索解,而且改變了原來的含義。

5、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本是一句歇後語,作「跳到黃河--洗不清」,因為黃河水中含大量泥沙,十分渾濁,跳進黃河中,要洗淨身上的污穢是不可能的,比喻一個人難於洗刷淨自己身上的污點。後來訛變為「跳到黃河也洗不清」,比較費解。

6、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本作「捨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說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訛傳為「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不但使人感到具有觸目驚心的恐怖氣氛,而且與原來含義大相逕庭了。

ps:湖北人說鞋子其音即為孩子,不懂的人真以為是孩子。

7、狗屁不通

最初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酷夏時節,要藉助舌頭來散發體內的燥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一特點而言。由於「皮」與「屁」諧音,屁為污濁之物,對於文理不通的詩文或不明事理的人,以屁貶義,意思更為鮮明。後來人們將錯就錯,約定俗成地將「狗皮不通」變成了「狗屁不通」。

8、無姦不成商

本為「無尖不成商」。「無尖」的「尖」來源於古代用來度量的鬥。古代米商做生意時,除了要將斗裝滿外,還要再多舀上一些,讓斗中的米露著尖兒。在那個時代,不能敦厚到這種程度的,就被公認為不夠資格當商人。不過現在道德一日千里地下滑,「無尖不成商」慢慢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無姦不成商」。

9、王八蛋

這是民間一句罵人俗語。這一俗語是「忘八端」的諧音。古時的「八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為做人之本,忘記這「八端」,即忘記做人的根本。後來,「忘八端」竟被以訛傳訛,變成「王八蛋」。

10、有眼不識金鑲玉

本作「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楚國或楚地。「荊山玉」是指東周著名玉匠卞和在荊山發現的璞玉,訛變為「金鑲玉」,應是「山」與「鑲」音近訛傳之故。

春秋時楚國人卞和得美玉獻給楚文王,琢成璧,稱為「和氏璧」。此璧冬暖夏涼,百步之內蚊蠅不近,乃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秦統一中國後,「和氏璧」被秦始皇所得。始皇令人將其雕成玉璽,鐫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再雕飾五龍圖案,玲瓏剔透、巧奪天工,始皇自是愛不釋手,視為神物。

漢滅秦後,「和氏璧」落劉邦手中,劉將其作為傳國玉璽世代相傳,一直傳了十二代。至西漢末年,兩歲的孺子嬰即位,藏玉璽於長樂宮。時逢王莽篡權,王欲脅迫孝元皇太后交出玉璽。太后不從,一怒之下取出玉璽摔在地上,將之摔掉一角。

王莽見玉璽受損,連聲嘆息,忙招來能工巧匠修補,那匠人倒也聰明,想出用黃金鑲上缺角的奇招,修補後竟也愈加光彩耀目,遂美其名曰「金鑲玉璽」,這便是「金鑲玉」的由來。可惜,這個稀世國寶「金鑲玉璽」後來幾經轉手,到三國時代就不知去向了。但金鑲玉的製作工藝卻被傳承下來,並由宮廷走向民間,達官貴人中出現各種金鑲玉飾物甚至金鑲玉筷子等。自古民間還有「有眼不識金鑲玉」之說,比喻見識短淺、孤陋寡聞。

值得一提的是:與金鑲玉同音的還有一種尤物叫金香玉,此金香玉與彼金鑲玉是截然不同兩碼事。金香玉乃是一種能散發迷人香味的美玉,它出於天然,外表古樸、質地細膩,呈紅褐色或深褐色半透明狀,其香氣獨特、回味悠長。更為奇者,觸摸過金香玉的手也會粘上芳香,且能保持相當長時間。

現代科學研究認為,金香玉是滄海桑田億萬年變化的產物,乃火山爆發後炙熱的岩漿融合吸納附近芳香植物而冷靜沉積下來的結晶,堪稱純自然的傑作。金香玉還有藥用價值,其粉末入膚,可使肌膚增香、滑爽細膩,老人佩戴可防中風,日含此玉能生津止渴潤聲喉,還可治黃水瘡等。因金香玉外觀貌不驚人,故民間也有「有錢難買金香玉」之說。

由於卞和獻玉的故事在後世流傳很廣,「有眼不識荊山玉」也就隨故事的流傳而成為一句廣為人知的俗語典故。如《金瓶梅》第二十一回:「我西門慶一時昏昧,不知你之良言,辜負你之好意,正是‘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
  
至明代以後,或許是因為人們覺得「荊山玉」之說不夠通俗、其所牽涉的典故也不是人人都能說得清楚的緣故,這一俗語中的「荊山玉」一詞在口語中漸漸地被發音相近的「金鑲玉」所代替,「有眼不識金鑲玉」一語就這樣在民間以訛傳訛地流傳開來。

来源:網文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