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座橋看美國的經濟機制(圖)

發表:2014-07-07 02:2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亞歷山大橋

紐約哈迪遜河上的亞歷山大橋,紐約市最近公布了該橋的大修預算,包括加固主梁,更換付梁,重修路面等,總預算竟高達4.1億美元,週期為18個月。該橋全長僅724米,最大跨度169米,建於1963年,上次維修是在2008年。《紐時》對維修計畫週期過長,預算過高提出質疑。

我算了一下,4.1億美金合25億人民幣,是我老家成安縣全年財政收入的八倍。這帳我算不上來,用八倍於一個40萬人縣全年的財政收入,維修一座700多米的橋,還極可能超預算超工期?如果除以18個月,每月合2270多萬美元,按月薪5000美元算,夠高的了吧,等於雇454個工人,四個連的兵力,在一座700來米長的橋上,這不快趕上擠北京地鐵了,還怎麼幹活?
  
我隨手查到上海南浦大橋的資料:總投資8.2億元人民幣(可比價),總工期三年。橋長8346米,主孔跨徑423 米,淨高46米,可通行五萬噸級巨輪。主橋設6條機動車道,日通行能力可達五萬輛機動車。主橋兩側各有2米寬人行道供觀光遊覽。橋面總寬度為30.35米。而且,還提前八個月完成任務。

這兩組數字的對比讓我找不著北,若講成本,美國的成本比中國高太多,無論從投資金額還是工期看,都毫無可比性。這大概是近三十年中國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以低成本換高速度。但這算不算優越性呢?看怎麼說,短期看算,長期看不算。前三十年採用低成本還可以,因為人工成本的起點很低,借這個慣性。但長此以往,如果今後還繼續這麼干恐怕就難說了。

人力是生產力第一要素,一切成本最終歸結為人工成本。人又是消費者,人的消費能力制約著經濟成長的質量和速度。比如亞歷山大橋,其預算三分之二是工資,看去很昂貴,但這個工資又消費在國內市場上,支撐著全社會的經濟成長。反觀中國,如果繼續壓低人工費用,其結果是國內消費市場成長緩慢,國民經濟繼續依靠外向型模式,甘當國際資本家剝削的對象。有人一直把中國歷史上未能出現資本主義的原因,歸結為閉關鎖國。非也,關鍵是官僚地主殘酷壓榨農民,使中國從未形成像樣的國內消費市場。沒有市場,當然也就沒有資本主義。

亞歷山大橋的維修預算提醒我們,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國已到適度提高最低工資的時候了,應該讓廣大勞動者分享經濟發展的物質成果。這不僅是社會公正問題,也對建立健全國內消費市場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民眾持續的收入偏低最終將制約國內市場的發展,而吃肉喝湯才是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所在。

来源:貝殼村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