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座桥看美国的经济机制(图)

发表:2014-07-07 02:2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亚历山大桥

纽约哈迪逊河上的亚历山大桥,纽约市最近公布了该桥的大修预算,包括加固主梁,更换付梁,重修路面等,总预算竟高达4.1亿美元,周期为18个月。该桥全长仅724米,最大跨度169米,建于1963年,上次维修是在2008年。《纽时》对维修计划周期过长,预算过高提出质疑。

我算了一下,4.1亿美金合25亿人民币,是我老家成安县全年财政收入的八倍。这帐我算不上来,用八倍于一个40万人县全年的财政收入,维修一座700多米的桥,还极可能超预算超工期?如果除以18个月,每月合2270多万美元,按月薪5000美元算,够高的了吧,等于雇454个工人,四个连的兵力,在一座700来米长的桥上,这不快赶上挤北京地铁了,还怎么干活?
  
我随手查到上海南浦大桥的资料:总投资8.2亿元人民币(可比价),总工期三年。桥长8346米,主孔跨径423 米,净高46米,可通行五万吨级巨轮。主桥设6条机动车道,日通行能力可达五万辆机动车。主桥两侧各有2米宽人行道供观光游览。桥面总宽度为30.35米。而且,还提前八个月完成任务。

这两组数字的对比让我找不着北,若讲成本,美国的成本比中国高太多,无论从投资金额还是工期看,都毫无可比性。这大概是近三十年中国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以低成本换高速度。但这算不算优越性呢?看怎么说,短期看算,长期看不算。前三十年采用低成本还可以,因为人工成本的起点很低,借这个惯性。但长此以往,如果今后还继续这么干恐怕就难说了。

人力是生产力第一要素,一切成本最终归结为人工成本。人又是消费者,人的消费能力制约着经济成长的质量和速度。比如亚历山大桥,其预算三分之二是工资,看去很昂贵,但这个工资又消费在国内市场上,支撑着全社会的经济成长。反观中国,如果继续压低人工费用,其结果是国内消费市场成长缓慢,国民经济继续依靠外向型模式,甘当国际资本家剥削的对象。有人一直把中国历史上未能出现资本主义的原因,归结为闭关锁国。非也,关键是官僚地主残酷压榨农民,使中国从未形成像样的国内消费市场。没有市场,当然也就没有资本主义。

亚历山大桥的维修预算提醒我们,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中国已到适度提高最低工资的时候了,应该让广大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的物质成果。这不仅是社会公正问题,也对建立健全国内消费市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民众持续的收入偏低最终将制约国内市场的发展,而吃肉喝汤才是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所在。

来源:貝殼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