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古代定情信物(組圖)

發表:2014-11-02 10:5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及初唐編撰的《晉書》都有關於如意的記載。只是當時的材質、形狀等現在都不明瞭。依據推測,如意源於爪杖,即民間俗呼「不求人」。清代如意有以整塊玉料彫琢成形的,如此器。而以揚州產白玉如意最著名。另一種為「三鑲如意」,即以紫檀、琺琅、金銀等材料作柄,柄首、腰、尾均作橢圓,分別嵌鑲玉飾,多種材質,珠聯璧合。

「如意」一詞出於印度梵語「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也有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銅、玉製作。講僧持之記文於上,以備遺忘。古有手持如意的菩薩像。我國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撓),又有記事於上的「笏」(亦稱「朝笏」、「手板」),如意則兼二者之用。

目前所見的古代如意,多為明清所制,而以清代為最多。此時的如意已沒有實用功能,只是一種象徵吉祥的陳設品,常被作為禮品饋贈友好,當然也做皇室的定情物。據說光緒皇帝選妃當天,他在60多人裡一眼就看上了珍妃。光緒拿著表示定情的玉如意,猶豫不決。因為玉如意遞到誰手裡,誰就是皇后。但慈禧早就把自己的意圖告訴了光緒。光緒走到珍妃面前時,突然變得非常傷心。就在此時,熟知慈禧意圖的李蓮英走過去,扶住光緒,將他一直攙到隆裕面前,將玉如意交到了隆裕手裡。隆裕成了光緒的皇后。

而根據黃浚著所著《花隨人聖庵摭憶》卻是另外一種版本。書中這樣描述選妃時的情景:「光緒十三年冬,西後(慈禧)為德宗(光緒帝)選後,在體和殿召見備選之各大臣少女進內,依次排立。當時太后上座,德宗侍立,榮壽固倫公主及福晉命婦立於座後,前設小長桌一,上置鑲玉如意一柄,紅繡花荷包二對,為定選證物。太后手指諸女語德宗曰:‘皇帝誰堪中選,汝自裁之,合意者即授以如意可也。’德宗對曰:‘此大事當由皇爸爸主之,子臣不能自主。’太后堅持令其自選,德宗乃持玉如意趨德馨二女前,方欲授之,太后大聲曰:‘皇帝!’並以口暗示其首列者(即慈禧侄女)。德宗愕然,既乃悟其意,不得已將玉如意授其侄女焉。太后以德宗在意德氏女,即選入妃嬪,亦必有奪寵之憂,遂不容其續選,匆匆命公主各授荷包一對於末列二女,此珍妃姐妹之所以獲選也。」這個內幕消息據說是由內宮太監唐冠卿傳出來的。

近現代,隨著人們的髮式的改變,髮簪在漢族中已失去了許多固有的意義,而逐漸衰亡。但在少數民族中仍然流行,許多少數民族婦女盛裝時,仍保留著髮簪滿頭的習尚。如滿族婦女盛裝時常插的「大扁方」銀簪,形狀為扁長形,簪面有素也有花紋圖案,已婚婦女穿插髻間,既固發又起美飾作用。苗族女子將長發挽髻於頂,發間插飾7、8根尖頭銀簪。黎族新娘頭上,排列插飾10幾根銀髮簪,顯得古樸典雅,美觀大方。

從今天各民族的髮簪質料、形制、款式、工藝特點等,不難看出,中國少數民族的髮簪繼承和發展了歷史上各民族髮簪的風格,融入了濃郁的地區特點和民族特色。許多民族插飾髮簪除了固發和美飾外,還把它當作男女成年的標誌,有的民族還把髮簪當做護身符插於發間,以祈願得到神靈的佑護。髮簪還是如今一些地區少數民族男女青年首選的定情信物。廣西東蘭一帶的壯族、瑤族有春節擊銅鼓祈年的習俗,每年春節,未婚女子常用銀簪連同自己的髮辮一起敲擊銅鼓,並將銀簪作為定情物贈送給在場的意中人收留。這是男女之間最珍貴的禮物,婚後,丈夫要將銀簪奉還妻子,插回妻子的頭上,以祈願生活幸福,白頭偕老。

《召南·摽有梅》,借梅起興,以拋梅傳達愛情。摽,聞一多《詩經研究》中認為「摽」,就是古代「拋」字,「摽有梅」就是「有梅以拋予人也」。聞一多先生在《類鈔》中說:「在某種節令的聚會裡,女子用新熟的果子,擲向她所屬意的男子,對方如果同意,並在一定期間裡送上禮物來,二人便可結為夫婦。這裡正是一首擲果時女子們唱的歌。」又說:「《摽有梅》亦女求士之詩,而摽與投字既同誼,梅與木瓜木桃木李又皆果屬,則摽梅亦女以梅摽男,而以梅相摽,亦正所以求之之法耳。」詩歌以女子向所喜愛的男子拋擲梅子,梅子越拋越少而所悅之人沒有回應,因而充滿了焦灼、急切和盼望。

《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講一個男子得到心愛的女子所贈送的木瓜、木桃、木李後決定回贈以各種佩玉,表達永結同心的意願。古時候,「男任狩獵,女任採集」,所以「蔬果之屬為女子所有」,女子要向心上人表達愛意,通常會贈送瓜果。至於動物類的饋贈則是更加珍貴的,《詩經》中《國風·召南·野有死麕》這樣寫到: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帨兮!無使尨也吠!

這首詩歌描繪了質樸率真愛情。當我們感受詩歌的美,遙想先民生活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這首詩歌中的定情信物:獐子。獐和鹿,都是古人求親的時候必備的禮聘之物,詩中引用這獐和鹿含義深刻。

當川菜以一道水煮魚洞開城門,乘風破浪入主全國大半壁餐桌以後,嗜辣變成了很多人的時尚。但如今的辣已不過癮,「加花椒」「要麻」「要中麻」「要大麻」之聲此起彼伏。

在胡椒、辣椒還未到祖國之前,土生土長的花椒已在祖國的千家萬戶麻香了千年之久。遠在春秋時代,花椒就因其香氣濃郁、果實纍纍,被看做是多子多福的象徵,並用花椒讚美那些子女眾多的母親。

花椒是常見的香料,新鮮的花椒可以入饌,與生胡椒粒一樣,乾燥後的原粒可以拿來調味,給菜餚帶去麻麻的口感,磨成粉的話,用起來更方便。在廚房師櫃中放些花椒粒,螞蟻什麼的就不會來了。放在衣櫥裡,便相當於樟腦的作用。

當我們今天談及定情信物的時候,花椒,竟然也是定情信物。《詩經·國風·東門之枌》:

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谷旦於差,南方之原,不績其麻,市也婆娑。

谷旦於逝,越以鬷邁,視爾如荍,貽我握椒。

枌,fén,一種榆樹。

說一位男子邀請一個女孩子在某一天跟他去南邊的郊外參加舞會,女孩子欣然前往,然後送了一束花椒給他。詩歌中有句:「椒聊之實,藩衍盈升。」花椒因為籽多,就被古人借喻為「婦女多子」的意思,女孩子送男子花椒就表示願意與他成婚生子的意思。
  
到了漢朝,據《漢官儀》記載,在皇帝后妃們居住的房屋裡,以花椒和泥塗壁,稱為「椒房」,意思是指溫馨、幽香和多子。可見那時用花椒作為裝飾材料,是多麼地有文化和檔次。
  
椒房殿是西漢時期都城長安的皇后所居住的正殿。之所以命名為椒房殿是因為宮殿的牆壁上使用花椒樹的花朵所製成的粉末進行粉刷。顏色呈粉色,具有芳香的味道且可以保護木質結構的宮殿,有防蛀蟲的效果。又一說,是因為椒者,多籽。取其「多子」之意,故曰:「椒房殿」。

資料表明,中國大約在距今4000多年前就已有人佩戴戒指。到秦漢時期,婦女佩戴戒指已很普遍。東漢時期,民間已將戒指作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贈送指環表達愛慕之情。到了唐代,戒指作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並一直延續至今。月光石戒指

據悉,戒指起源於古時的中國宮廷。女性戴戒指是用以記事。戒指是一種「禁戒」、「戒止」的標誌。當時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嬪妃。在後宮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記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並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銀戒指作為記號。當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給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後來戒指變成結婚的信物。14世紀,歐洲女性戴戒指普遍起來。戴在哪個指頭上,也有一種約定的習俗:食指表示想結婚即表示求婚;中指表示戀愛中;無名指表示已訂婚或已結婚;小指表示獨身。大拇指一般是不戴戒指的。戒指一般應戴在左手上,這也是世界各國所接受的習俗。

為什麼戒指成為定情信物呢?說法還真不少:
  
野蠻說:據說是古代搶婚演繹的結果,當時,男子搶來其他部落的婦女就給她戴上枷鎖。經過多少年的演變,枷鎖變成了訂婚、結婚戒指,男子給女子戴戒指表示她已歸我所有。
  
崇拜說:戒指源自古代太陽崇拜。古代戒指以玉石製成環狀,象徵太陽神日輪,認為它像太陽神一樣,給人以溫暖,庇護著人類的幸福和平安,同時也象徵著美德與永恆,真理與信念。婚禮時,新郎戴金戒指,象徵著火紅的太陽;新娘戴銀戒指,象徵著皎潔的月亮。
  
實用說:這得追溯到3000多年前,那時還沒有戒指。由於埃及的統治者有將代表權貴的印章隨時帶在身上的習慣,但又嫌拿在手上累贅,於是有人想到鑲一個圓環,把它戴在手指頭上。天長日久,人們發現男人手指頭上的小印章挺漂亮,於是不斷改良,並演變成了女士的飾品。
  
禁忌說:戒指異名「指環」,史書中稱「約指」、「摳(左邊應為‘弓’)環」、「手記」、「代指」等。最初,戒指是宮廷中后妃群妾用以避忌的一種特殊標記。當有了身孕或其它情況不能接近君王時,皆以金指環套在左手,以禁戒帝王的「御幸」,平時則用銀指環,套在右手。後來,戒指傳到民間,去其本義,以為美觀,久之便留成風氣。明代都邛《三余贅筆》記曰;「今世俗用金銀為環,置於戒指婦人指間,謂之戒指。」從字面分析「戒」字含有禁戒之意。因此,婦女在當時政指環,並非為了炫美,也非為了裝飾,而是以示警慎,起著禁戒的作用。

自古以來戒指具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因此它的戴法很有講究。按照中國的習慣,訂婚戒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結婚戒指戴在左手的無名指;若是未婚姑娘,應戴在右手的中指或無名指,否則,就會令許多追求者望而卻步了。

按西方的傳統習慣來說,左手上顯示的是上帝賜給你的運氣,它是與心相關聯的,因此,將戒指戴在左手上是有意義的。

手鐲可以算是人類最古老的飾品之一,這在舊石器時代後期的許多出土實物中可以得到佐證。商周至戰國時期,手鐲還沒風行開來,僅為貴族佩戴,材料多為玉石。西漢以後,由於受西域文化及風俗影響,佩戴之風日漸盛行,並開始大量使用金屬材料。隋唐至宋朝,基本普及,稱之為必須臂釧。唐宋以後至清朝民國,亦一直盛行不衰。而如令,科技高度發展,小小手鐲的樣式材料更是繁複精巧,手腕上的審美已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手鐲在古代稱謂繁多,有腕釧、臂釧、約腕、腕闌、跳脫等。不少稱謂還可顧名思義,唯獨跳脫有點生僻,那只是漢魏時期的流行名稱,後來式微,只在書文裡延用。比如,宋代計有功在《唐詩記事》中記載:唐文宗某天考問群臣:「古詩裡有‘輕衫襯跳脫’句,你們有誰知道‘跳脫’是什麼東西?」群臣皆答不上來,文宗便告訴他們:「跳脫即今之腕釧也。」在清代小說《紅樓夢》裡薛寶釵也有詩句延用曰「淡淡神會風前影,跳脫秋生腕底香」。

漢繁欽在《定情詩》中說:「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契闊是聚散離合的意思,引用自詩經名句「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就讓手鐲揹負上了海誓山盟的重托,一腕光澤,也是一段塵緣,無論時間走得多遠,都可牢牢跳躍在手上。

手鐲作為定情信物的重要性,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婚嫁習俗裡也可見一斑,唐來以後曾一度有著「無鐲不成婚」的規矩。在這裡,手鐲被賦予了許多含義。佛經有云:是在臂者,是人能成一切善事,最勝清淨。手鐲便具有了驅凶辟邪、祈佑平安的宗教色彩,這就讓小老百姓佩戴時有了敬畏的深意,在婚配時代表約束代表忠貞不渝;手鐲的圓形則意為永無終結、永環永圓、相愛永無止境,在婚配時代表圓滿代表幸福和諧。

梁朝時,陶弘景在《真浩》中有記述仙女萼綠華在仙凡別離時贈羊權金玉跳脫的故事。而最有名的莫過於《梁祝》,祝英台下山前去跟師母說自己是女兒身有意於梁山伯時,將白玉手鐲作為信物請師母轉交給梁山伯。只是奈何情路坎坷,她與他到底生不能同枕,便死也要同穴,最後化蝶雙雙,晝舞花問樹叢,夜隨星月共眠。這些都是關於戒指美好的傳說。

繞腕雙跳脫,環中有情,情中有心。它們在一個個女子的皓腕上或銀白、或金黃、或溫黃、或翠碧,就像一場悠遠綿延的浮世繪。在聚散離含之中,在經年潮濕的心窗內,它們便如一縷縷光芒,慈悲閃爍著,微微溫暖著,卻又讓人忍不住嗔怪,天若有情天亦老。

同心結的歷史淵源

首先,同心結是"牽巾"時的主要道具。據北宋的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記,新娘迎娶到男家時,兩家各出一根彩段綰成同心結,男女各執一頭,相牽而行,拜謁祖先,然後夫妻對拜。"牽巾"則是以同心結相牽。南宋時,吳自牧的《夢粱錄》中也詳述了牽巾的內容。首先是負責婚禮的禮官請出男女新人到堂中參拜,新郎披紅挂綠,手持槐樹木所製的木筒,牽著同心結倒著走,另一端新娘面向男方而行。到中堂時,由男方的女親用枰或機杼挑開蓋頭,新娘方才露出花容。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對拜之後,還要拜家神、家廟,行禮參見諸位親戚。禮畢之後,新娘又牽著同心結倒行,牽新娘回新房,行交拜後坐於床。

其次,婚儀的另一程序"合髻"也要用同心結。《夢粱錄》中寫道:"男左女右結髮,名曰合髻,又男以手摘女之花,女以手解新郎綠拋紐,次擲花髻於床下,然後請掩帳。"合髻實際是男女各剪下一縷頭髮,結成同心樣式的髻,然後與新娘的花一起,擲於新床下,以青絲系同心。
  
再次,喝交杯酒也要用同心結。《東京夢華錄》:"用兩盞以彩結連之,互飲一盞,謂之交杯酒。飲訖,擲盞並花冠於床下,盞一仰一合,欲雲大吉。"即用同心結拴在兩個酒杯上,交臂而飲。酒喝完後,與花冠擲於新床下,如果酒杯一個仰,一個覆,就是大吉的徵兆。

除在婚儀上,同心結還更多地出現在當時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表達對白頭偕老、永結同心的愛情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如將腰帶結成同心結樣式,作為各種腰帶的結飾。如韋莊的《清平樂》,寫女主人翁長期望郎而郎不歸,獨守香閨愁怨思深的心情:"羅帶悔結同心,獨憑朱欄思深"。也有將同心結作為佩飾:"不知今夜月眉夜,誰佩同心雙結倚欄干?"(馮延巳《虞美人》),或把同心結作為束髮的帶飾,如李商隱的《李夫人三首》之一:"一帶不結心,兩股方安髻。"同心結還被用於房中的裝飾,如溫庭堅的《更漏子》之四:"垂翠幕,結同心,待郎熏鄉衾。",李白的《搗衣篇》中有一個獨守空閨思念遠征的丈夫的少婦房中,就是如此擺設:"橫竽寶幄同心結,半拂瓊筵蘇合香;瓊筵寶幄連枝錦,燈燭熒熒照孤寢。"床頭的同心結,總是恩愛情深的證物,但一旦愛易情逝,同心結便格外讓人難忘,如李白的《去婦辭》:"君恩既斷絕,相見何年月。悔傾連理枝,虛作同心結。"同心結,同時還常被用來作為傳送情意的信物,如明代鄺露的《赤雅》、清代檀萃的《說蠻》:"五絲同心結,百紐鴛鴦囊"。最後說下同心結的一般樣子,是兩股彩繩綰成連環回文的形式,然後再抽緊而成,後來又發展成為同心方勝,---即折疊成扁平條狀的兩根錦帶按同心結的結法編成長方形。王實甫的《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裡說"把花箋錦字,疊做個同心方勝兒",即是把信箋彩紙折成同心結形。

用錦帶製成的菱形連環回文結,表示恩愛之意。梁武帝《玉臺新泳·所思詩》:「腰中雙綺帶,夢為同心結。」也叫同心方勝。《西廂記》三本一折:「不移時,把花版錦字,疊做個同心方勝兒。」

香囊就是一個盛香料的小囊。佩於身或懸於帳以為飾物。自古有之,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文學作品對於香囊的記載:

三國魏繁欽《定情》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宋秦觀《滿庭芳》詞:「香囊暗解,羅帶輕分。」

《紅樓夢》第八七回:「小几上卻擱著剪破了的香囊和兩三截兒扇袋並那鉸拆了的穗子。」

曉立《節序·風俗和藝術》:「五月初五端午節,艾葉遍插,龍舟競渡,孩子們額頭點上雄黃,姑娘們巧手做著各種彩色粽子、香囊。」

將古代生活呈現於今天,總是充滿神聖感和儀式感,讓我們這些後人稱羨,香囊便是一樁。古代人闊袍長袖,輪廓寬大粗放,就需要一些細節上的講究。香囊在精製、美麗之外,就挽了一個很考究的結。

今天的服飾多以簡約為第一要義,香囊的佩帶,自然無法找到可以依賴的對應物。其實,女子穿長裙,腰際可以挂一件有纓絡的香囊。只是現代人大都缺乏溫潤的心境。香囊又叫香袋,也叫荷包。起初是辟邪之物,「五月繡香袋」曾經是全國各地的風俗。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琱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珮。繁欽詩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寫作「佩」。古人對玉珮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周禮·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子佩白玉而玄組授,諸侯佩山玄玉而朱組授,大夫佩水蒼玉而純組授,世子佩瑜玉而綦組授,士佩瓀玫玉而縕組授。」更是把玉珮上升到禮法。

玉在中國的文明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五經通義》說玉「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孔子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他認為玉具有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等君子的品節。《詩經》裡有「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之句。古人給美玉賦予了那麼多人性的品格,以至於人們仍將謙謙君子喻為「溫潤如玉」。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人有所屬,所以《詩經》裡有「親結其縭,九十其儀。」描述女兒出嫁時,母親戀戀不捨地與其束結羅纓,這就是「結縭」,它後來成為古時成婚的代稱。清聞人倓《古詩箋》中把「美玉綴羅纓」解釋為「以玉綴纓,向恩情之結。」古代女子為心儀之人的佩玉結綴羅纓,心意昭昭。

《紅樓夢》第二十九回寫寶玉和黛玉慪氣,將頸上的通靈寶玉一把拽下又摔又砸,惹得黛玉大哭,襲人勸寶玉「你不看別的,你看看這玉上穿的穗子,也不給同林姑娘拌嘴的。」一句話又讓黛玉傷心不已,顧不得病搶過玉來,用剪子將自己給寶玉結的穗子剪成好幾段。書中有道「不是冤家不聚頭……人居兩地,情發一心。」一對痴情的人何苦來這樣相互折磨,其實林妹妹的一番情深都在這玉玦上,寶哥哥怎麼會不知道?

来源:福客網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