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某些人」恐慌的一篇文字:中國經濟的結構性病變

作者:棲遲 發表:2015-09-10 06: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5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看中國2015年09月10日訊】編者按語:日前,一位名為「棲遲」的經濟學博士撰寫的一篇評論中國大陸經濟弊端的博文被多家網站轉載。作者認為經濟是血液循環的供應系統,只有每個細胞都能充分感受到血液的滲透壓,才能有效的產生經濟活力。但是中共現有的系統卻產生了血液流動的重重障礙。現行的經濟體制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是「結構性病變」而非改良。而這種結構性病變的根本,就是所謂政府、集體、個人之間的權益,在不同的地方遭遇到了不同的、不平等的待遇。作者由此歸納出了在三十年後應該出現、但實際並未看到四個經濟現象。遺憾的是,該文已在大陸網站被禁並最終刪除。今天,本欄目將此文的主要內容轉載於此,以期為讀者朋友們提供另一種換位思考:中國經濟過去三十多年的發展到底給我們帶來了什麼?……

第一,三十年後,我們沒有看到中國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將中國帶進臺灣、韓國、日本的行列。在很多產業鏈,我們看到的是如下低水平的循環和陷阱:出口繁榮——產能增加工資上漲——出口價格下降競爭力喪失——尋找新的行業出口——該行業產能增加。

當日本先後經過紡織業出口、電子加工業出口、汽車業出口的同時,日本給世界留下了東洋紡東麗株式會社等紡織業大戶,留下了索尼、東芝等電子產品大公司,留下了豐田汽車等全世界有口皆碑的商業品牌。而中國的出口只留下了產能過剩、惡性競爭、出口殺價,給全世界留下的是「Made in china」的便宜貨印象。

第二,三十年後,我們沒有看到剩餘勞動力安定的留在城市。東亞奇蹟的關鍵,是農業經濟向城市經濟的轉變,是工業製造業向信息服務業的轉變,是成熟技術使用向創造革新技術的轉變。農業剩餘勞動力穩定的留在城市,通過勞動收入逐漸跳出之前的低技術格局,廣泛進入更高階段的人力資本,或者充實城鎮的服務業、第三產業。信息化、城鎮化的集聚效應逐漸創造出新的崗位、新的領域,並使第三產業在發達國家佔據到了70%的經濟份額。這正是日本、新加坡、臺灣地區的經濟發展軌跡。

但在中國大陸,勞動力僅僅是把工廠當做短暫的棲息之地,他們在城鎮只有被褥。他們沒有戶口、他們的孩子沒有學籍、沒有任何保障。他們工作一年所積累到的可憐的技術和知識,在工廠倒閉、外需疲軟的半年或一年之後,立即回到原地,成為白紙。因為他們無法留在城鎮更好地進行學習和提高,也因為缺乏穩定的預期,他們不會下定決心留在城市向獲得更好的職業奮鬥。

第三,三十年後,我們沒有看到中國農村走出落後的格局。今天,中國中西部地區農業的最好設想,仍然是選擇到哪一個地方去打工的問題。背井離鄉和居無定所,構成了90年代以後中青年農民的生活主線。

第四,三十年之後,我們看到曾經的鄉鎮企業逐漸銷聲匿跡;看到曾經的求職熱門外資企業已經拱手讓位於公務員行業;看到曾經的壟斷國企越做越大成為熱門央企;看到民間資本仍然無處可去只能羞答答的地下融資。

中國的「開放改革」是在外需的壓力之下、外部形勢的倒逼之下的改革,而世界經濟給中國帶來的機會稍縱即逝。完全沒有自主的融入,可能會被經濟大潮吞沒;而如果希望棄世界經濟大潮而不顧,未來的發展同樣沒有希望。

實際上,中國走向真正市場經濟的道路並未完成。在外需的壓力下,改革前的所有扭曲的體制——工農業產品價格倒掛、匯率操控、物價管制,已經逐漸放開,但在就要接近終點之時,卻又戛然而止。

最後,需要完成的步驟僅僅是:給所有經濟個體——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以最充分的公平競爭環境;為所有企業——無論國企還是民營——提供最充分的技術支持和必要保障!而如果繼續用扭曲的、「國進民退」的方式來加強內需,未來的中國經濟必然會走向深淵……

責任編輯:靖曄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