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已經來臨:中國中產階層要當心了(圖)

作者:唐新元 發表:2015-10-03 06: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普通民眾被壓榨得差不多的時候,就輪到中產階層(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5年10月01日訊】中產階層一般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中產階層的壯大成為一個國家從新興走向富裕的標誌,他們的消費能力、生活方式,文化品味和政治訴求影響並主導社會的方方面面。

在西方發達國家,社會階層結構一般呈現橄欖形,即中間大兩頭小,中產階層居多而富裕和貧窮階層較少;而中國則不同,社會階層結構呈現金字塔形,國民財富始終集中在少數權貴階層手中,更多的是貧窮階層,中產階層人數也不多。

不得不說明的是,中國中產階層與西方發達國家的中產階層定義上也稍有所不同,中國的中產階層人士們在國內更多的展現在經濟地位上,而政治與文化的訴求則與傳統意義上的中產階層不相匹配。尤其從小到大受到中共系統的教育,他們對政治與文化的訴求有著一種逃避現實,不願面對問題的「鴕鳥心態」。

縱觀世界,全球總財富從未如此富有過。德國安聯集團9月29日發布了《2015全球財富報告》。報告顯示,全球躋身中產階層的人口首次超過10億。安聯集團對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個人家庭資產和債務狀況進行分析,2014年全球個人財富總和達到136萬億歐元,家庭金融總資產增長7.1%,保持了與前幾年相似的高增長率。

中國中產階層人群在國內有相對較高的收入,卻到海外消費。曾經,《去日本買隻馬桶蓋》的文章在網路中引發熱議,這種狀態讓中共政府有些尷尬,官方一直在努力嘗試各種刺激政策甚至行政手段,以讓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得到釋放,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增速賴以依靠的出口和投資乏力之時。

尤其最近一週,面對持續低迷的國內經濟,中共政府密集推出了一系列財政刺激措施。從汽車市場到房地產市場,再到鐵路基建,「中國式刺激」重出江湖。事實上,經濟學家對中國經濟下半年能否保證7%的增長持懷疑態度。經濟學家表示,隨著產能過剩、投資蕭條和製造業放緩,官方明年會進一步下調經濟增長目標。

而中共這部運轉精密的機器,正在不斷的壓榨著社會各個階層民眾的財富。在商言商的李嘉誠調整投資策略,把集團業務重心放到歐洲,竟然令中共官方媒體發出《別讓李嘉誠跑了》的文章,字裡行間殺氣騰騰,以至於李嘉誠公開回應稱:「文章的文理扭曲,語調令人不寒而慄,深感遺憾」。

中共從社會最底層開始進行壓榨,首先是居住在農村的民眾,當局並不能保證農民的利益,因為中國老百姓至今不能擁有一片土地。2011年,廣東烏坎村民集體抗爭事件引發全球矚目,村民抗議土地被出售與房地產開發商,結果村民代表付出了死亡的代價。有研究顯示,中國每年發生10萬起群體性事件,其中類似烏坎的農村抗爭事件就佔約60%。

其次受壓榨的是城市民眾,宏觀稅負達44%以及住房、教育、醫療的高代價,足以讓人喘不氣來,高企的房價讓人望樓興嘆。而高房價的一個主要因素是「土地財政」導致,這是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來源之一,因為土地財政約佔地方政府預算約60%至70%。

當普通民眾被壓榨得差不多的時候,就該輪到中產階層了。大陸6月份開始的股災就使中產階層損失慘重,公開數據顯示,50萬左右的中產階層在這次股災中被消滅,很多中產階層十年的積蓄化為烏有。

同樣高稅負、污染的生活環境等等因素,像一座座大山正壓向中國的中產階層。他們本該是中國消費的主力人群,是中國經濟從投資向消費轉型最重要的力量,卻正盤算著一旦得個大病,手裡攥著的百十來萬不知道夠不夠花。沒有有效的消費群體就沒有利潤,所謂產業升級、中國經濟轉型就是無源之水。

一些報告也透露出中產階層們的選擇。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曾發布一份《中國國際移民報告(2014)》顯示,中國已成為多國主要移民來源國:是美國第二大移民來源國,是加拿大最大的國際移民來源國,是澳大利亞最大投資移民來源國、第二大技術移民來源國,華裔成紐西蘭第二大少數民族......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