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歷史教育是逆天的(圖)

作者:吳婧 發表:2016-01-03 08:45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2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的老人們都有一段不被講述的歷史(網路圖片)

【看中國2016年01月03日訊】我們的歷史教育是逆天的

北京十一中學的張宇昊一直不理解,儘管家裡條件不差,爺爺奶奶卻總是不捨得丟掉吃剩的飯菜。他在心裏嫌棄過,丟過白眼,甚至和老兩口吵過好幾次,都沒法讓爺爺奶奶改變這個習慣。直到有一天,張宇昊參加‌‌「全國青少年歷史記錄大賽‌‌」,開始瞭解自己的家史。他問爺爺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麼。

‌‌「餓。‌‌」爺爺說。

爺爺講自己在1959到1961年間的飢餓記憶。那是一段在中國的大陸歷史教科書中遮遮掩掩、一閃而過的記錄,像一片遙遠而沉寂的海,那三年中發生的事情,被統稱為‌‌「三年自然災害‌‌」。而在爺爺奶奶的講述裡,這段記憶並不僅僅關於自然,那是活生生的關於人挨餓的故事,而在中國的教科書裡,個體的人,總是被掩蓋被忽視的。

此時,那片海洶湧著向張宇昊奔來,爺爺曾是海裡的一滴水,張宇昊第一次感覺到自己和歷史挨得那麼近。‌‌「我終於可以理解他們(爺爺奶奶)了。‌‌」

2011年1月1日,李遠江策劃的‌‌「首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正式啟動,鼓勵中學生探尋、記錄家史,至今已辦到第六屆,每屆都有過萬名學生參賽。參賽作品的形式從最初的作文延展至如今的作文、音頻和視頻,大賽亦更名為‌‌「全國青少年歷史記錄大賽‌‌」。

2000年初,當李遠江在北京市北海中學做歷史老師時,有個問題一直困擾他:‌‌「我講課已經夠好了,為什麼學生還不愛聽?‌‌」

他認為原因之一是‌‌「我們的歷史教育是逆天的。‌‌」

《大學》(儒家經典四書之一)中講治理國家,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從內向外逐步擴展的過程。但中國的歷史教育教孩子們‌‌「做共產主義接班人‌‌」,教他們王朝大事,卻從不引導他們瞭解自己的家史。在歷史教育中,個體和歷史是割裂的。

‌‌「對每個普通人而言,最需要瞭解的不是遙不可及的宏大的歷史,而是匯入我們生命的涓涓細流。我們最需要銘記的並不是往聖先賢,而是帶給我們生命並且塑造我們人格的普通人。‌‌」李遠江說。他開始指導學生做課外研究——‌‌「發現身邊的歷史‌‌」。

彼時口述史在中國民間方興未艾。一直被官方、學界把持的歷史學科突然向普通人遞去了麥克風。以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崔永元為代表的先行者,開始通過口述史拼湊、還原一些被長期遺忘、掩埋的歷史,包括中國遠征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少數民族婦女等議題。李遠江發現,全國沒有一個平臺供學生參與口述史。

2007年,李遠江赴《看歷史》雜誌做記者,並在四年後順利孵化出‌‌「首屆全國中學生歷史寫作大賽‌‌」。讓他意外的是,這個籍籍無名、針對中學生的比賽竟順利請到一批歷史學界的‌‌「大佬‌‌」做評委,包括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秦暉、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朱學勤、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主任高毅、復旦大學歷史系副主任陳新等。

在那場比賽中,一些少年找到了家族和國家歷史的鏈接脈絡,一些老人尋回了動盪一生的珍貴記憶。

最熟悉的陌生人

李遠江開始在全國各所中學舉辦演講和大賽推廣。他會問在場學生三個問題:你知道曾祖父的名字麼?你知道祖父和父親的名字麼?你知道你父輩和祖輩經歷過哪些重大的歷史變革麼?現場的氣氛會隨著三個問題起伏:沉默——熱鬧——復歸沉默。李遠江說,這些和孩子們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祖父祖母,正是孩子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這些‌‌「陌生人‌‌」身上,寄居著一段又一段家國命運。

2011年,東莞中學松山湖學校的左馨蘭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外曾祖父是一名國民黨軍官,在張學良麾下做軍械師。她的外祖母出生於1938年9月,彼時日軍大舉侵略,加之國內戰火正烈,外祖母隨著父親的軍隊四處奔波,長達十二年。趕走了‌‌「日本鬼子‌‌」,輸掉了內戰,在是否隨軍撤退至臺灣時,外曾祖父選擇了留下。

左馨蘭記錄了外祖母從1938年到1950年的漂泊歷程。這篇文章成為第一屆大賽中的‌‌「名品‌‌」。當大賽去找外祖母拍記錄片《最熟悉的陌生人》時,老人說,我們家的歷史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有什麼好講的,孩子要知道的是國家大事、英雄人物。

這大概是老一輩中國人對歷史的普遍看法。個人價值消弭在宏大的國家敘事中,他們嘗盡歷史的動盪殘酷,卻無法在史書中留下印記。

‌‌「他們是大歷史的失蹤者,是無差別的統計數字。除了我們,沒有人會留心聆聽他們的故事。‌‌」李遠江說,‌‌「記錄家史也是對老人的終極關懷。‌‌」

左馨蘭的外祖母,儘管嘴上說自己的經歷不足挂齒,卻十分希望記錄片能去臺灣放映。她有一個親哥哥在臺灣,已失散半個多世紀。

對於參賽的中學生,記錄家史亦讓他們看到了中國官方敘述語境之外、被教科書和所有傳媒宣傳刻意隱藏歷史的另一面,一個也許更加接近真實事實的一面。他們看到了文化大革命、大飢荒、大躍進、反右運動對個體命運的摧殘,亦認識到歷史記錄要客觀、公允。

在記錄外祖母動盪經歷的作文中,左馨蘭寫道:‌‌「我很高興地看到,現在大陸的歷史教科書上出現了‌‌‘抗日戰爭初、中期,國民黨的正面戰場發揮了重要作用’這類的字眼,這就對了。我們不能為了維護一個政黨而去貶低甚至抹殺另一個政黨的功績。‌‌」

要讓孩子敬畏歷史

在首屆大賽公告發布後的三個月內,大賽收到了很多學生作品,但沒有一篇令李遠江滿意。大多數作品都是從百度百科裡搜到信息,內容不外乎我們家鄉有一個塔、一座橋,它是什麼時候建的。這些作品也折射出中國學生眼中的歷史——乾巴巴、冷冰冰、不關注人。而百度作為中國大陸最時髦的搜索引擎,其類似維基百科的服務——‌‌「百度百科‌‌」所提供的信息存在自我審查和‌‌「依據大陸相關法律法規‌‌」而進行的修改和隱藏,一直被公眾詬病。

李遠江意識到要對參賽學生們進行啟發和培訓,除了史學專家的專題講座外,還需要各中學歷史老師手把手的指導、幫助。幸運的是,‌‌「任何一個學校總有一兩個‌‌‘不安分’的、有理想的老師。‌‌」

大賽舉辦至第六屆,已經有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的史學規範。‌‌「當他在選擇講什麼的時候,已經有介入、有情感關照了。‌‌」李遠江說,‌‌「離得近,難免會有偏激的話‌‌」。大賽要求參賽的學生們只講事實,並提交原始資料和採訪錄音。這個規定在學生群體裡引起了反彈,有老師質疑,會不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

但李遠江認為,‌‌「要讓孩子敬畏歷史。‌‌」錄音的同時規範了孩子們的敘述。獲獎的作品及其錄音、資料會被收入國家圖書館,‌‌「別人一查錄音,就知道他寫的是否真實。‌‌」

稿件中引用的所有材料需要提供出處。評審層面會做幾輪基本篩選,首先確保參賽作品符合基本事實。

一些孩子會觸及到敏感的、尚未解封的歷史,這些作品依然可以正常地參賽並評獎,但大賽會封存作品並保護孩子的身份。‌‌「歷史研究沒有禁忌,但歷史傳播有禁忌。‌‌」李遠江說。

孩子們的作品已被集結成書出版,包括《課本上不說的歷史:中學生筆下的百年家國記憶》、《課本上不說的歷史2: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們的家史:中學生筆下的那些年》等。

此外,大賽還推出了‌‌「一句話鄉音‌‌」、‌‌「舌尖上的家史‌‌」等單元,用李遠江的話說,是‌‌「降低家史寫作的門檻‌‌」,家族美食、家鄉話、家鄉手工藝品均列為可以被書寫、記錄的對象。

正如李遠江在一次演講中說的:‌‌「在幾千年的王朝時代,歷史書寫是史官們的權利。其內容也不外乎王侯將相的歷史,普羅大眾總是被排擠在歷史之外。在最近十來年,公民寫史的潮流開始形成,雖然起步之初泥沙俱下,但是它畢竟衝破了權力對歷史的鎖禁,為中華民族的新生開啟了大門。‌‌」

(文中張宇昊為化名)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的立場和觀點)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端傳媒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