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凌晨三點是如何上朝的?(圖)

發表:2016-05-05 00:43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紫禁城。(網路圖片)

導讀:「旦旦上朝,以議時事,前共籌懷,然後奏聞」。古代在皇宮裡供職的官員每天都要參加朝會,也就得「上朝」。朝會區分為大朝和常朝等。如果君主生病或怠政,也就有了「從此君王不早朝」之說。

齊如山先生《北平懷舊》中,有一章節提到清朝官員上朝的情形。說皇帝每日凌晨三點上朝辦公,召見的第一撥兒人是軍機大臣,名曰「叫起兒」。第一起後,才召見其它的大臣。所有官員都在宣武門外,每天夜間起來進前門上朝,因此夜間一點鐘前門就打開了,其它的門則天亮才開。王公親貴由神武門進宮,其餘各官員都由東華門進出,東華門外有標準性建築物「下馬碑」,上刻「官員人等至此下馬」。

到帝王大門口,乘轎者下轎,騎馬者下馬,這是規矩,不可冒犯。《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也有記載:「武安已罷朝,出止車門」,止車門,皇宮的外門。百官上朝,至此停車,步行進宮。《晉書·石勒載記》:「勒宮殿及諸門始就,製法令甚嚴,諱胡尤峻。有醉胡乘馬突入止車門,勒大。」謂宮門小執法馮翥曰:「夫人君為令,尚望威行天下,況宮闕之間乎!向馳馬入門為是何人,而不彈白邪?」翥惶懼忘諱,對曰:「向有醉胡乘馬弛入,甚呵御之,而不可與語。」勒笑曰:「胡人正自難與言。」長達幾千年的古代社會,對這樣犯門禁恕而不罪的例子很少。自立為帝的石勒,當時不過是為了提高羯人的社會地位而已。

至於下馬碑,在現今的北京故宮東華門外還可見到。《明會典》說,「官員人等至皇城四門下馬牌邊橫過俱下馬。」 下馬牌即下馬碑。

皇城裡的下馬碑一般不止一處。「東華門,門下有下馬牌石,紫禁城之東門也」;「西華門,門外有下馬牌石,紫禁城之西門也」;「門外有下馬牌石,即紫禁城北門也」,即神武門。下馬牌石各一,可把皇宮的各個入口都把住。根據這些下馬碑,可標示出皇城的大致範圍。

但也有人可享受下馬碑處不下馬的禮遇。譬如官員中的年高者,經過特賞可騎馬或坐椅轎,叫「賞朝馬」。「宋葉夢得《石林燕語》云:‘慶歷初,呂許公在相位,以疾甚求罷,仁宗疑其辭疾,欲親視之,乃使乘馬至殿門,座椅子英王殿陛。’」

清代阮葵生《茶餘客話》則記載,大臣年六十五歲以上,可騎馬入紫禁城者,先列名俱奏。准騎者由東華門入至箭亭下馬,由西華門入至內務府總管衙門前下馬。清王世禎《分甘余話側記》:「大內南書房在干清門內西廊下,內直翰林官居之,其出入皆奉旨由某門侍衛某人導引伴送。壬戌後,特旨內直官許於禁中乘馬至所出入之門」。

不僅有止車門與下馬碑之規矩,古代官員上朝時還不准點燈。據相關史料瞭解到,為的是方便夤夜出入和消弭火患。

每天上朝,住在宮外的官員一般都會早到,明高啟《早至闕下候朝》詩云:「月明立傍御溝橋,半啟拱門未放朝。」所述的便是常參官提前到達的情景。提前到達的官員,一是為了等候傳喚,二是借光。

「戊夜趨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審視不辨」的官員,不能騎馬不能坐轎子,他們究竟是如何達到上朝的地點的?除了摸黑進宮,就是借光上朝。據《清朝野史大觀》介紹,凡京官上朝,大抵都從東華門進宮。第一個進宮的是一乘騾車,載活豬兩口,專供坤寧宮祭神用。然後才依次是奏事處官員、各部院衙門遞奏官和各省提塘官(各省督、撫選本省之武進士或候補、候選守備等,於咨行兵部後充補,駐在京師,負責京、省往來文書遞送的官員),因他們提前送到的各式公文和報告,可能會成為皇帝在朝會上提出討論的議程,因而會被特許給燈。

那些沒被允許點燈的官員於是各自趕早,如我們現今等早班車上班一樣,等著光火過來,好借光上朝。「再隨其後者,則趨朝各官——蓋皆借奏事處燈光以行」。因為「定制,入朝者惟奏事處有燈、講官有燈、南書房有燈」,所以「陛見、引見各官員,皆靜候於東華門外,見有一燈來,則蜂擁隨之」。因為無燈照明,還發生過有人在雨夜趨朝時因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的以外。估計誰也不想成為這樣的短命鬼。

黑漆漆的一片,就不怕有刺客趁機溷在進宮參加朝會的官員中間行刺嗎?據《漢書·元帝紀》顏註:漢制,凡可進出宮門的人,其姓名、年貌、身份都會登記在用「二尺竹牒」製成的記名牌上,通稱「門籍」。門籍「懸之宮門,桉省相應,乃得入也」。

如果違反此標題,則要按「無籍入宮殿門」的律令,從嚴治罪。後來,紙張普及,竹製的門籍成簿冊,「凡京官俱書名簿上,置長安門,謂之門籍。有病注‘病’字在名下,不朝參,謂之注門籍」(《見聞紀訓》)。

責任編輯:潤珍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