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亮之死爆陰謀論?名嘴直言中共「謀殺」(圖)

發表:2020-02-09 09:16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9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共肺炎
李文亮去世引爆民間輿論(圖片來源:臉書截圖)

【看中國2020年2月9日訊】中共肺炎(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吹哨人」李文亮醫師於7日凌晨傳出死訊,引爆全球討論,尤其在中國大陸民間,網絡聲浪勁爆。2月6日晚間到7日清晨,一夜累計流量高達6億,關於李文亮之死眾說紛紜,有評論人士甚至直言中共「謀殺」。

根據武漢中心醫院官方微博7日凌晨3時48分的消息,武漢眼科醫師李文亮於2月7日凌晨2時58分去世。隨後,眾多網友湧入留言區,表達對中共政權的極大憤怒。據科技公司統計,從2月6日夜晚到2月7日清晨,微博等中國各大網路平台流量累計高達6億次,留言量達約1600萬。

與此同時,民間百姓為悼念李文亮,採取多種方式突破中共禁令,到他家或醫院前放鮮花。中國知名學者聯署一份公開信稱,希望官方將李文亮心跳停止(但非官方宣布死亡)的2月6日訂為「全民真話日」或「國家言論自由日」。

對此,官方尚未作出任何回應。

目前,關於李文亮的死,民間尚存多處疑點,引發外界關注。

疑點一:李文亮死後20分鐘才搶救

2月6日晚間,多位媒體人相繼宣布李文亮的死訊,多加官方媒體也給予報導。根據民間傳言,李文亮是6日晚間9點30分心跳停止,心跳停止20分鐘後,才對他進行體外呼吸器插管搶救。

當晚約9點40分,傳出死訊,可是隨即收回死訊,改成病危,同時強調進行搶救,對外說法是進行葉克膜(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人工肺)搶救,至7日凌晨2點58分才再次宣布「搶救無效」去世。

疑點二:李文亮半月前受訪指復原良好

美國《紐約時報》分別於1月31日和2月1日透過微信對李文亮進行採訪,當時,李文亮認為自己半個月就能康復,之後仍要投入防疫前線。

在這期間,李文亮沒有使用中國進口新藥,包括號稱救命藥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

疑點三:李文亮1月因「造謠」被抓 2月確診染病去世

李文亮去年12月30日向外界發出警訊,提醒大家注意預防疫情,但之後的1月3日公安將其抓捕,官方一方面對外指其是「造謠者」,一方面要求其簽下《訓誡書》。直至中共肺炎疫情失控,中國衞生部門被迫承認病毒能「人傳人」,官媒才在網民群情洶湧下,對李文亮及另外7名爆料者「平反」。

但不幸的是,1月10日李文亮發病,12日住院,2月1日確診染病。但值得注意的是,李文亮在1月11、12日住院治療後,連續做了兩次核酸檢測,結果都是陰性,直到2月1日檢查才為陽性,即正式確診。

署名「財經冷眼」的財經評論人士在視頻中指出,李文亮死於中共體制及其醫療系統的謀殺,其中提到:李文亮在去世前接受了美媒CNN的採訪,而CNN海外報導涉及一些中共官方不希望出現的內容,這很可能是讓他喪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疑點四:中共快速刪網 留言量15分鐘減逾千萬

關於李文亮的死,在 微博一度掀起風暴。《端傳媒》統計,截止2月7日凌晨1點12分,微博話題「我們要言論自由」共計收穫202.5萬閱讀量,超過8000條微博。該話題隨後遭到網管刪除,但網友又迅速開闢另一個話題「我們要求言論自由」繼續發聲。

另據科技公司統計,從2月6日夜晚到2月7日清晨,中國各大網路流量累計高達6億次,留言超過1600萬條,但在一份以「重大網情專報」為題的7頁網路輿情分析報告流出後,短短15分鐘即有逾千萬留言被移除,網路流量銳減。

據悉,這份報告是由專為北京當局提供大數據網情分析的沃民高新科技公司的沃德網情研究院製作。內文點出,李文亮死訊在網路上急速升溫導致刷屏(即洗版),要全面疏導民怨,封堵所謂的「謠言與境外勢力不良意圖」,同時發布各項利多政策以轉移注意力。

責任編輯:天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