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傳奇僧人 不吃東西只吸空氣(圖)

作者:劉曉 發表:2020-04-19 07: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唐朝傳奇僧人,不吃東西只吸空氣。
唐朝傳奇僧人,不吃東西只吸空氣。(示意圖/圖片來源:手繪插圖)

唐朝有個名叫契虛的傳奇僧人,本是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李氏家的兒子,他的父親在唐玄宗時曾做過御史。從小,契虛就對佛法有著濃厚的興趣,到了二十歲時,他剃去頭髮,穿上僧衣,到長安寺廟中出家。

後來在安祿山反叛攻破潼關,唐玄宗前往蜀地避禍時,契虛也遁入秦嶺最高峰太白山,靠採摘柏葉為食,從此不再吃任何食物。

有一天,一位面貌清瘦、兩鬢鬍鬚皆白的道士喬君找到契虛並對他說:「你的骨相與眾不同,頗有仙家之氣,以後可以邀遊仙都。」契虛謙虛地說:「我本塵俗之人,怎可去仙都呢?」喬君告訴他,仙都並不遙遠,憑他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去的。契虛於是請喬君告知前往的途徑。

喬君指點他道:「你可在商山的客棧中準備好食物,如果遇到背著竹筐的商販,就請他吃飯。他若是問你去哪裡,你只說想去稚川一遊,就會有商販告訴你如何去了。」契虛聞聽此言,大喜過望。

彼時,安祿山已被唐軍擊敗,唐玄宗返回長安,天下重新恢復了平靜。契虛遂前往商山,住在客棧中並備好甘美的食物,等待商販的到來。

可是,幾個月過去了,遇見的上百個商販,都是吃完就離開了,並沒有人問契虛要去哪裡。他有些懈怠,內心懷疑喬君是在騙自己,就準備復歸長安。

就在契虛收拾行囊準備離開的當晚,一個年輕的商販來到客棧。他問契虛:「師父打算去哪裡呢?」契虛答道:「我夢想遊稚川已經有很多年了。」

商販很吃驚:「稚川是仙府的所在地,師父怎麼去呢?」契虛說:「我從小就嚮往成仙得道,曾經遇到過一個得道之人,勸我遊稚川。到稚川的路有多遠呢?」

商販答道:「稚川非常近,師父願意和我一起去?」契虛說:「如果真的能到稚川一遊,我死了也不後悔。」

於是,契虛跟著年輕的商販來到了藍田。當晚,他們登上了玉山。跋山涉水走了八十里路後,他們來到了一個山洞前,水從洞中流出。為了進入山洞,商販和契虛一起搬來石頭填洞口,以堵住流水。三天後,水才被堵住。

兩人遂進入洞中。山洞裡十分昏暗,完全看不清東西。不過,幾十里外似乎有光亮,大概是另一個出口,他們就朝著那個方向前行。等走出山洞,外邊竟然是另一番景象:風日恬煦,山水清麗,不愧是神仙的都市。

兩人又走了一百多里,眼前是一座群峰挺拔的高山,登山的小路看上去十分危險。契虛有些眩暈不敢往上登。商販說道:「仙都就快到了,你為何又開始彷徨猶豫?」說完,商販拽著契虛的手往上攀登。

等到了山頂,契虛見上面非常平坦,而俯視山川,居然邈然不可見。又走了一百多里,進入另一座山洞。穿過山洞出來,眼前是一片水域,水中有石頭鋪就的小路,寬一尺多,長有一百餘里。商販帶著契虛沿著石徑小心前行。

走到石徑盡頭又是一座高山,山腳下有一棵枝葉繁茂、高大的樹木,高數千尋(古代八尺為一尋)。商販爬到樹上高喊了許久後,樹梢上忽然起了大風,不一會兒一根大繩子繫著一個大口袋,從山頂放了下來。商販讓契虛閉上眼睛坐到口袋中。半天功夫,商販讓契虛睜開雙眼。

契虛睜開雙眼,發現自己已身在山頂,眼前雲端間交映著金碧輝煌的城邑宮闕。商販告訴他:「這就是稚川。」

契虛跟隨著商販進入城中,但見前後有百餘位仙人。有一位仙人對商販說:「這個和尚是做什麼的?難道他不是俗人嗎?」商販回道:「這個和尚平素就有遊稚川的願望,所以帶他來看看。」

隨後他們來到了一座大殿,上邊端坐著相貌偉岸的稚川真君,侍衛環列於四周,契虛向其行禮。真君召契虛上前,問道:「你斷絕了三彭之仇的影響了嗎?」契虛不能回答。於是真君說契虛不能留在這裡。不過,他下令讓商販帶契虛登翠霞亭一覽。

翠霞亭與天相連,飛檐矗立在雲層之上。在這裡,契虛看見一人袒露著身體,且不停地眨著眼睛,頭髮有幾十尺長,皮膚細膩黝黑,心目卻清透瑩澈。商販告訴契虛:「你可以上前拜見這個人。」

契虛拜完後問道:「這個人是誰?他為什麼總眨眼睛?」商販回說:「這個人是楊外郎——隋朝皇族的宗親,他因在南宮做外郎而得名。隋末天下分崩,兵亂四起,他在山中避禍,如今已經得道成仙。他不是在眨眼睛,而是在『徹視』。徹視就是透徹地看東西,即可以看透人間的一切。」

契虛問:「可以請他睜開眼睛嗎?」商販遂請求楊外郎將雙目睜開。楊外郎突然將雙目睜開並環顧四方,其光芒猶如日月之光。契虛嚇得後背出冷汗,毛髮豎起。

在翠霞亭內,契虛又見一人躺在石壁下。商販告訴他:「這個人姓乙,支潤是他的名字。他也是俗世之人,得道成仙而來到這裡。」隨後,商販帶著契虛按原路返回。

在路上,契虛問商販:「我剛才謁見真君時,真君問我三彭之仇,我不能應對。請問什麼是『三彭之仇』呢?」商販說:「彭是『三屍』的姓。『三屍』平常待在人的身體中,記錄其所犯的罪行。到了庚申之時,就去報告給上帝。因此想學道成仙的人,應當首先斷絕他的『三屍』。不然,即使再苦其心志,也是沒有用的。」契虛這才明白。

契虛離開稚川後,就在太白山下蓋了間茅草屋,從此不吃糧食,只呼吸空氣,這就是「辟穀」。他從未將稚川的經歷告訴其他人。

貞元年間,契虛搬到華山腳下居住。一天,滎陽人鄭紳和吳興人沈聿結伴從長安向東出關,走到華山下,正趕上天黑還下起了大雨,兩個人便借住在契虛的草屋中。

契虛因為不吃糧食的原因,所以草屋中沒有廚房爐灶等尋常人家的東西。鄭紳對他不吃飯卻身體健壯感到十分好奇,就問他是怎麼回事。契虛就將稚川的經歷告訴了鄭紳。鄭紳聽後,又是興奮又是驚奇。

然而,等鄭紳從關東回來再次來到契虛的住處時,契虛已不見了蹤跡。他便把契虛告訴他的遊稚川的故事記錄下來,名為《稚川記》。

參考資料:《宣室志》

責任編輯:輕舟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