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空虛 房地產稅或在三個月內試點(圖)

發表:2021-09-09 19:5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8個留言 列印 特大

房地產稅大概率會通過官方立法,不過該稅種並不合理。
房地產稅大概率會通過官方立法,不過該稅種並不合理。(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1年9月9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專家對官媒稱,房地產稅或年底前出臺試點政策,稅率不超過總價1%。在財政空虛的情況下,房地產稅大概率會通過官方立法,不過該稅種並不合理。

中國徵收房地產稅的討論由來已久,官方最新的一次表態是在8月18日,中國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表示,「健全地方稅、直接稅體系,研究後移部分品目消費稅徵收環節改革並穩步下劃地方方案,積極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和改革。」

9月7日,官媒《中國新聞週刊》採訪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他表示,徵收房地產稅政策的確已經提上日程,從短期來看,房地產稅開徵會對房價有影響,且對炒房群體有重大影響。

施正文表示,房地產稅的稅率將在房產總價的1%以下;房地產稅是財產稅中最典型的直接稅,有財產沒有收入也要交稅,無法實行扣繳;試點不是遙遙無期的,已經到了實質推進的階段,年底前出臺試點政策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但是,施正文直言,「從長遠來看,房地產稅對房價是沒有什麼影響的,它的主要功能不是調節房價,而是籌集財政收入,作為地方政府的主體稅種。」

這表明徵收房地產稅的作用只是為了補充地方政府財政收入,數據顯示,各地財政支出大於收入。

日前,中國31省份上半年財政收支「成績單」陸續發布,通過比對31個省份的稅收與一般公共財政支出之差,算出各地財政收支缺口或盈餘。今年上半年僅上海盈餘942.6億元,其餘30個省份均存在收不抵支的問題,其中河南、雲南和湖南等三省收支缺口最大,均為2300億元以上。

為瞭解決地區間的不平衡,中央財政還需要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2020年,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佔中央預算支出的七成。

今年「兩會」記者會上,中國總理李克強將去年實施的1.7萬億元中央對地方的直達資金比喻為「救命錢」。他表示,通過直達機制,這些「救命錢」最快7天便到達基層,對保基層運轉、穩崗、保工資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些錢直達基層,基層政府的權力大了,責任也就更大了。」

從李克強的表述可以看出地方財政空虛,官方數據也驗證了這點。作為政府的「錢袋子」,財政收入已然見底。

天鈞政經智庫研究員任重道表示,財權上收,事權下放,是最近十年來中央和地方矛盾的焦點。中央政府掌控七成的財權,而地方政府恰恰相反,活干的多,收入卻越來越少。

任重道指出,近年來,地方政府由於貪腐、巧立名目花錢等因素,導致財政不足的問題一直都比較嚴重。地方政府的收支都嚴重依賴於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稅收返還等。「就是中央看哪個省市財政困難,都會撥款過去,哪個地方官員經常哭窮,和財政部、發改委等官員拉關係,就會獲得比較多的撥款和項目。在疫情等因素的衝擊下,地方政府也將更加依賴中央財政。」

習近平當局提出共同富裕的計畫後,中國官媒《證券日報》發布頭版文章呼籲針對高收入人群收入開徵房產稅和遺產稅等。

中國財政部、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稅務總局負責人5月在北京主持召開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座談會,聽取部分城市政府負責人及部分專家學者對房地產稅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任重道指出,習近平要想方設法增加稅收,目前最可能增加的就是房地產稅,尤其給全國人大常委會擴權之後,修改法律或為新稅種立法就方便快捷多了。但是從法理上和稅收理論上來說,房地產稅在中國是一個不合理的稅種。房屋七十年產權並非私有,相當於人們從政府那裡「租」來的房子。房地產稅的承擔者將是擁有一套以上住房,生活相對優越的所謂中產階層,可以成為中共「剪羊毛」的利器。徵收房地產稅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加地方政府財政收入,而不是為了降房價,沒有比這個目的更重要的目的了,這也是官方目的。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