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來臨 一起來談談兔子(圖)

淺論十二生肖之一:兔子

作者:盧乙欣 發表:2022-09-08 11: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古代傳說月亮上有嫦娥、玉兔的存在,因此稱月亮為「玉兔」。
古代傳說月亮上有嫦娥、玉兔的存在,因此稱月亮為「玉兔」。(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秋節諸多傳說中,最美麗動人的,莫過於嫦娥奔月,最令人喜愛的動物,莫過於玉兔。當然,有人會說不對啊!月宮中還有蟾蜍啊!話雖如此,但就算蟾蜍被美化,變成玉蟾、金蟾、宮蟾等詞彙,誰又能否認兔子的可愛形象更勝玉蟾一大籌呢?光是論兔子賦予人潔白又純然的刻板印象,中國傳說史上又會有哪些動物能夠勝過乖巧待在月宮中的月兔呢?

中國的養兔子歷史悠久,像南朝劉宋范曄在記載東漢史的《後漢書・梁統列傳》裡寫道:「起兔苑於河南城西,經亙數十里,發屬縣卒徒,繕修樓觀,數年乃成。移檄所在,調發生兔,刻其毛以為識,人有犯者,罪至刑死。嘗有西域賈胡,不知禁忌,誤殺一兔,轉相告言,坐死者十餘人。」這段話指出東漢豪門梁冀於河南(洛陽)大造兔苑,讓後人知曉:兔子已被馴養為家兔了。

因為兔子很早就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因此在歷朝古籍中,即已提及兔子,甚至是寫說月宮中出現了隻兔子,例如西漢文學家劉向《五經通義》載道:「月中有兔與蟾蜍。」連在天文領域做出莫大貢獻的東漢科學家張衡也在積累了多年實踐的天文巨作《靈憲》中寫道:「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象兔,陰之類,其數偶。」

提到兔子,眾人皆知溫順的它,是十二生肖之一。其實,兔子可謂有較深遠的文化蘊涵,像在許多典故、詩詞歌賦中,皆可見兔的意象,例如:《詩經・國風・周南・兔罝》云:「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肅肅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肅肅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南朝梁吳均《贈柳真陽詩》也載:「聯翩驂赤兔,窈窕駕青驪。」

唐代詩人蘇拯則透過一首全詩並無出現一兔字的《狡兔行》,為眾人帶來了一幅秋日獵兔圖:「秋來無骨肥,鷹犬遍原野。草中三穴無處藏,何況平田無穴者。」

撰寫過《宮詞》一百首的唐代詩人王建在廣泛描繪大唐宮廷生活之際,也刻劃了白兔的可愛、喜人:「新秋白兔大於拳,紅耳霜毛趁草眠。天子不教人射擊,玉鞭遮到馬蹄前。」

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的北宋政治家歐陽修則在雜言古體詩《白兔》中,寫道:「天冥冥,雲蒙蒙,白兔搗藥姮娥宮。玉關金鎖夜不閉,竄入滌山千萬重……天資潔白已為累,物性拘囚盡無益。上林榮落幾時休,回首峰巒斷訊息。」這一首詩說明:歐陽修因政壇不得志而為官穎州,滁人捉到山中白兔之後,將它贈與曾任滁州太守的歐陽修,並引發他無窮感慨,進而寫下這一首托物言志詩。歐陽修藉著描繪珍貴的兔子倍受寵愛之況,來抒發己懷,表明自己原本期盼大施長才報效國家,卻處處受圈限,最後只好選擇回歸自然。

除了上述的文人以兔為作之外,成語亦充滿兔之意象:兔走烏飛、守株待兔、兔死狗烹、兔死狐悲、得兔忘蹄、兔角龜毛、狡兔三窟、動如脫兔、兔起鶻落等等。

既然中秋節將至,此處當然要為諸君介紹與中秋節有關連的成語--「兔走烏飛(又稱:烏飛兔走)」。

「兔走烏飛」是指:古代傳說月亮上有玉兔存在,因此稱月亮為「玉兔」,太陽裡面則有三足烏存在,因此稱太陽為「金烏」。像東漢思想家王充的重要著作《論衡・說日》 載有:「儒者曰:『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兔、蟾蜍。』」這也就是為何後人使用「金烏西落,玉兔東昇」的由來了。

至於「兔走烏飛」這一句成語是用來比喻日月運行,光陰流逝飛快。歷代詩人的作品中均有相關刻畫,例如:唐代韋莊《秋日早行》云:「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唐代韓琮《春愁》云:「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宋代晏殊《清平樂・春花秋草》云:「兔走烏飛不住,人生幾度三臺。」 

上述成語,有些人可能不很熟悉,因此再從上述行列中挑選一個與兔有關的最出名成語--「守株待兔」。此成語出自《韓非子・五蠹》,源於戰國時代的思想家韓非子在闡述國君管理人民須合時宜,切勿一味遵循古法。韓非子當時舉了個例子來說明:有一位宋國農夫在耕作時,忽見一隻兔子匆匆跑來,不小心撞樹而亡。農夫眼見自己居然能不費一絲勞力而獲得一隻兔子,竟開始想像自己日後都不需辛勤耕作就能獲得兔子了。於是,這位農夫天天都守在大樹旁,等著兔子自己送上門來。結果呢?當然啦,農夫再也沒有得到過任何一隻兔子了。

「守株待兔」也用來比喻拘泥守成、墨守成規,不知變通或是妄想著不勞而獲。

除了成語,民間亦流傳與兔有關的習俗:「食兔髕者,令人生髕」、「妊娠者不食兔肉,令兒口缺」。其實,自古即流傳孕婦忌吃兔肉,以免胎兒受到吃兔肉的影響,一生出來就長有像兔子那樣的豁子嘴(豁脣子)。《論衡・命義》即載:「妊婦食兔,子生缺脣。」西晉文學家張華《博物志・卷十》也載:「妊娠者,不可啖兔肉,又不可見兔,令兒唇缺。」

歷代古籍中,也出現了許多關於兔子的記載,例如:戰國趙國邯鄲人、法家思想者慎到的《慎子》記載:「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為未定分也。積兔滿市,過而不顧,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後,雖鄙不爭。」、南北朝數學著作《孫子算經・卷下》載:「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九十四足。」與時政聯繫的漢代讖緯類典籍《春秋運斗樞》則載道:「玉衡星散而為兔」;記述了孔子及其後裔的《孔叢子・廣獸》亦載:「兔之所息,謂之窟。」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徐堅《初學記・卷二九・兔第一二・敘事》描繪了「紅毛兔」這一種傳說中的瑞獸:「瑞應圖曰:『赤兔者瑞獸,王者盛德則至。』」

其實,兔子本身就具有吉祥意象,而最突出的說法,莫過於民間信仰提及蛇與兔的婚配屬相說法。大家應該都知道,自古以來,婚配屬相上就存在「相生相剋」之說:屬相彼此相剋之人,不能婚配,否則恐招致災難,至於屬相彼此相生之人,自然適合談嫁論娶。兔相與蛇相正是屬於這一類。

傳統民俗信仰認為,兔子溫和又柔順,擅長守財,因此,如果與靈動、機智、善於斂財的蛇相談婚配,是再吉利不過的婚配屬相了。因此,有俗諺云:「蛇盤兔,必定富」。

相信看完上述種種,您在賞月之際,勢必更多些心思注意月亮上是否出現了兔子形狀的紋路。相信,連生活在其他國家的民眾亦是如此期盼地觀望著月亮喔!

為什麼呢?因為中國的月宮玉兔傳說,也廣為他國人知悉,例如:印度。

糜文開在〈中印文學關係舉例〉一文中寫道,他在閱讀了玄奘大唐西域記的資料後,除了發現唐人傳奇中的名篇--李復言小說《杜子春》是大唐西域記中印度烈士池故事的漢化之外,還發現中國傳說的「月中白兔」之說被「印度佛教故事所吸收,所以在西域記烈士池的下一節所記三獸塔古蹟,就有兔子捨身投火而死,帝釋即『寄之月輪,傳乎後世。』印度人都說『月中之兔,自斯而有』的情節產生。」

糜文開表示,在公元三世紀前,在印度關於兔子的傳說中,都未見月中兔的說法,但從公元四世紀到七世紀的數百年中,往西去的華僧,包括法顯、道整、慧景等人,加上返回印度的西僧,的確有可能將中國關於兔子的傳說帶往印度去的,而當諸多現象都與兔王升天傳說、吠陀經中的「到月球之路(Pitriyana)」的解釋相吻合,而印度鹿野苑三獸塔古蹟的故事到七世紀為止,也出現了月中兔的傳說。

從印度存在的種種跡象即可推論出這一結論:印度的兔寄月中是受到中國文學的影響的。

看來,縱然語言不通,但不同族群的人卻能在同一天共享月亮的輝光,以及超越國度侷限地徜徉在類似的月亮傳說中,細細思來,甚是有趣。

 

參考資料

糜文開〈中印文學關係舉例〉

《開元占經》《論衡》《孫子算經》《孔叢子》《慎子》《初學記》《後漢書》(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李岩齡;韓廣澤《中國古代詩歌與節日習俗》(臺北:百觀出版,1995)

喬繼堂《吉祥物在中國》(臺北:百觀出版,1993)

田哲益《細說中秋》(臺北:百觀出版,1994)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