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一席話 中國經濟要迎來逆風期了?(圖)

發表:2022-10-22 20:4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中國經濟要迎來逆風期了?
中國經濟要迎來逆風期了?(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0月22日訊】中共二十大落幕,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的大會報告卻依然餘波蕩漾。習近平的最新發言顯示,中國經濟發展重心將繼續轉向國家安全,政府將加大力度推動被認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分析稱,國家主導的產業政策不足以推動整體經濟發展,中國經濟增速在未來幾年將繼續放緩。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莉西亞·埃雷羅(Alicia Garcia Herrero)告訴美國之音,習近平的二十大報告顯示,中國不僅將延續過去幾年的經濟政策,並且將更加堅定的朝著國家安全的方向發展。

「國家安全是習近平講話中最重要的部分。自力更生和國家在創新中的強大作用是關鍵支柱,」埃雷羅說。「方向似乎很明確:加倍執行與過去幾年相同的政策。」

過去幾年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強化了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為了重構經濟,北京當局大量撥款推動先進位造業的本土發展。官方更加註重國有企業的發展,中國的私營企業受到打擊。

這些國家主導的經濟政策已經對增長產生了阻礙作用。中國的科技行業和房地產市場陷入危機,新冠清零政策打擊了消費和投資。

中國官方本週突然取消了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數據發布,這被外界廣泛解讀為數據可能顯示中國經濟放緩程度比預計的還要深。

智庫大西洋理事會亞洲安全倡議高級研究員羅谷(Dexter Roberts)認為,中國領導人已經清楚表明,願意接受經濟放緩來換取政府的更大控制。

羅谷告訴美國之音:「強調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將以犧牲經濟為代價,而此時他們正需要採取大膽的(改革)步驟,才真正有機會重振經濟增長。」

戰略性行業投入

習近平在講話中表示要加快自主能力創新,並實施一批具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這意味著國家的資金和資源將進一步向被視為戰略行業的產業轉移。

在中國官方看來,這是制衡美國壓力的必要措施。近年來,美國通過貿易限制和其他出口管制制衡了中國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本月初,美國商務部加大了施壓力度,向對中國的先進半導體出口實施了新的管制。

外交關係協會中國研究高級研究員張彥(Ian Johnson)告訴美國之音:「這兩個國家(中國和美國)都意識到,他們不能在關鍵技術上相互依賴。因此,雖然在某些關鍵技術上,整體經濟關係不會發生變化,但現在基本上是在脫鉤。」

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中國在通過政府引導扶持重點行業方面的支出大得多。據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統計,中國在2019年對本國重點行業企業的扶持規模至少相當於全國GDP的1.73%,而且有繼續上升的趨勢。

得益於北京當局的支持,中國在一些新興行業不斷發展壯大,但這引發了西方國家的長期批評和制裁,因為他們認為中國產業政策違背了市場公平原則。

報告作者之一、CSIS經濟項目高級研究員傑拉德·迪皮波(Gerard DiPippo)預計,中國的資本將繼續流向政府認為具有戰略重要性的行業,但他表示,這些產業政策不足以推動整體經濟生產力的提高。

迪皮波告訴美國之音:「產業政策的問題是,它們通常是非常浪費的。任何政府都很難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來挑選贏家,避免被企業本身的利益所俘獲,他們試圖通過更多的市場導向來糾正這一點。」

北京當局向國內的晶元行業注入了數十億美元,但取得成果有限,高端晶元製造目前仍然由美國、臺灣、日本和韓國的企業主導。

張彥說:「從一個追隨者到成為晶元技術領導者,這最後一步是巨大的.....他們正試圖趕上X點,比如說,美國、臺灣和日本現在的位置,但當他們到達X點時,已經是X加1或類似的情況。所以這是很難趕超的。」

私營企業被遏制

北京當局還對被視為挑戰權威的私營企業發起全面整頓,這將長期負面影響中國的生產能力和創新活力。

羅谷認為,中國國內的私營科技企業具有影響力,並且掌握了大量用戶數據,而北京當局認為這些信息對維護國家安全至關重要。

羅谷說:「我們將看到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經濟部門受到打壓,這些部門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安全影響,至少在中國共產黨和習近平看來是如此。」

北京當局已經加強了對數據的控制,去年通過的數據安全法使得外國企業更難獲得有關中國公司的信息。缺乏信息透明度損害了外商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信心。

在中國官方的打壓下,私營領域一些更有突破性的金融創新受到抑制。以加密貨幣為例,官方因擔心匿名數字貨幣會削弱國家對金融系統的統治而將相關交易視為非法。與此同時,中國力推政府支持的數字貨幣,希望這一工具可以幫助挑戰美國主導的全球金融體系。

迪皮波說:「如果你是中國的創新者,我認為你想的是這裡肯定有機會。但我需要進入政府希望我進入的行業,而這基本上是政府想要的。」

缺乏改革

中國對政府主導的強調和對市場的忽視可能導致中國錯過重要的改革機會,導致經濟面臨長期增長乏力的困境。

中國堅持的新冠清零政策嚴重抑制消費者支出和生產者產出,但官方在二十大期間並未釋放出有意調整當前疫情策略的信號,並堅稱中國的做法優於西方的治理模式。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研究員黃天磊(Tianlei Huang)表示,美聯儲加息和對通貨膨脹的擔憂限制了北京當局的政策工具,除非官方放鬆新冠政策,否則短期內不太可能恢復增長。

黃天磊告訴美國之音:「從前景上看,中國經濟和本屆大會產生的新領導層面臨越來越多的短期挑戰,包括廣泛的新冠封鎖,全球對中國出口的需求減弱,以及中國房地產行業的持續危機。但問題是,新一屆領導集體除了放鬆新冠清零政策外,幾乎沒有什麼好的經濟復甦方案。」

張彥認為,中國急需展開土地改革等結構性改革,以釋放勞動力,並提高居民受教育水平,否者中國可能會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指一個國家通過廉價勞動力發展製造業實現向中等收入國家邁進,但卻未能改革技術革新進一步增長經濟規模。

張彥說:「未來的問題是經濟缺乏結構性改革,這種國家主導的投資政策很可能是錯誤的,將導致中國經濟長期放緩,使其更難脫離中等收入水平,並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

責任編輯:辛荷 来源:美國之音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