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要發展「新質生產力」 李強開始忙活(圖)

發表:2024-03-13 22:42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在兩會上再次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
習近平在兩會上再次提出發展新質生產力。(圖片來源:NOEL CEL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3月13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中國總理李強3月13日在北京調研,要求北京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走在前列,以響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這一口號。但是,中國經濟發展前景陰雲籠罩,分析指這一口號四不像。

李強要求北京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走在前列

港臺時間3月13日晚間,據中國官媒央視報導,中國總理李強3月13日在北京調研,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在兩會上的講話,壯大新質生產力。

據央視視頻畫面,李強首先來到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創新運營中心,察看雲控基礎平臺系統、車路協同沙盤演示。隨後來到百度公司亦莊辦公區,瞭解大模型產品研發應用和國產化人工智慧創新聯合體建設情況。在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聽取公司集成電路裝備研發及產業化情況介紹。

調研中,李強召開座談會,聽取北京市新質生產力發展情況匯報和有關企業負責人發言。李強稱,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

李強並稱,人工智慧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

李強要求北京市在發展新質生產力上走在前列,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兩會上習近平的口號響亮

中共黨報《人民日報》日前發文稱,「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宇亮委員表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有利於建設具有完整性、先進性、安全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中國經濟萎靡不振,「新質生產力」一詞在中國「兩會」召開之際,受到中國國內媒體熱捧,被視為是拉動中國經濟的戰略突破口之一,也是本屆「兩會」關鍵詞。

3月5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參加中國全國全國代表大會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談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一詞是習近平去年9月考察中國東北部黑龍江時所提出。他強調「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習近平今年2月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

北京當局也將繼續向創新科技和先進位造業投入資金和資源支持,以響應習近平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號召。不過,有分析人士批評,持續資金補貼將加劇工業產能過剩、通貨緊縮,以及與西方的貿易緊張關係。

分析指出,當局是希望通過發展「新質生產力」這一新口號,通過關注未來增長的前景,將民眾關注的焦點從中國經濟面臨的「舊問題」上轉移開來。中國經濟現在面臨重重困境,包括疲軟的消費者信心、懸而未決的房地產危機以及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等。

新口號是否能解決經濟問題遭質疑

路透社援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政策顧問的話說:「推動科技創新的方向是對的,但我擔心的是如何實現它,依靠什麼路徑、什麼樣的體制機制來推動科技創新、提高生產力?」

他說:「現實情況是,市場力量正在消退,政府正在主導推動。」

北京希望「新質生產力」運動能夠在地緣政治壓力下,包括在美國和西方的「脫鉤」或「去風險」措施限制其獲得外國技術的情況下,增強中國實力。

北京的經濟學人智庫(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經濟學家徐天辰在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在議程中優先考慮‘新質生產力’,反映出領導人對中國在先進晶元和人工智慧等尖端技術方面可能落後於美國的焦慮。」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就「新質生產力」一詞,經濟學者夏業良指出,「這個在全世界主流經濟學裡沒有這個提法。」是一批「御用」經濟學家提出來的,其學術來源是19世紀馬克思的生產力理論,主要強調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優化組合。同時,它又和主流經濟學裡面的一些概念混合在一起,宣稱「新質生產力」就是科學技術具有革命性的突破,加上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還有產業的深度轉型升級等。

夏業良說:「這些概念給人感覺哭笑不得,就是一種四不像。你說它是主流經濟學的理論範疇吧,又沒有,根本沒這回事;你說它是傳統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裡的概念吧,它又不是。所以它是一個把19世紀傳統的、落後的概念,跟現在的一些時髦名詞硬組合到一起的一個四不像。」

夏業良指出,由於根本沒有與科技創新相配套的教育和基礎研究,中國一直沒有任何原創性的發明。同時,在中國公眾的言論、出版、結社等基本權利受到限制,甚至被剝奪的社會環境下,也不可能有像樣的創新:「它所謂的創新不過是抄襲,是盜竊-海盜式地竊取人家的知識產權,甚至派出科技間諜。」

夏業良還提到,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等很多學者早在90年代末就提出,中國要盡快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由過去的粗放型轉變為集約式的經濟增長,即從低質量增長轉變為高質量增長。而現在的所謂「新質生產力」不過是新瓶裝舊酒。「在中國20多年過去的時間裏,如果它真正做到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那它提不提出現在這個‘新質生產力’都無所謂。問題是,在過去二十多年里根本就沒有做到。現在習近平把這個名詞說一下,它就能做到了嗎?」

中國經濟繁榮已落幕

中國在新冠疫情後令人失望的復甦引發了對其經濟模式基礎的懷疑,並引發了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更大膽的改革以支撐長期成長的預期。過去一年,由於房地產危機、消費者減少支出、外國企業撤資、製造商爭奪買家,以及地方政府揹負巨額債務負擔,北京當局一直在應對經濟成長低於預期的問題。

《華爾街日報》3月6日的報導認為,中國經濟繁榮已落幕,政府政策正讓情況變得更糟。

報導指出,中國面臨的人口結構薄弱和債務沈重等根本性挑戰確實嚴峻。但還有一點顯而易見,困擾中國的很大一部分問題演變成了一輪糟糕的週期性滑坡,而政府不恰當的政策選擇令這種局面雪上加霜。李強3月5日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但他履新後首次進行的這一講話幾乎無法讓人相信北京認識到了這一點,或者願意改弦更張。人口老齡化、地方債務負擔沈重以及受挫的房地產融資模式是棘手的問題。但中國最大的結構性問題可能是其日益僵化的政策機制。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