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不平等加劇 習近平的西部大開發能成功嗎?(圖)

發表:2024-05-23 01:38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18個留言 列印 特大

習近平
2024年3月11日,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幕會議上收起文件。(圖片來源: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4年5月23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要理解中國領導人的關切,只需看看他們的行蹤就一目瞭然。最近,總理李強前往新疆西部貧困地區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要求當地政府增加收入和就業機會。與此同時,李的副手丁薛祥則前往東北的瀋陽,這是一個陷入困境的城市,他到這裡呼籲該地區的「振興」。而兩週前,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在重慶主持了一場座談會,宣布中國西部地區發展迎來了「新篇章」。

據《經濟學人》報導,中共領導人正努力解決困擾國家幾十年的問題:如何更均衡地分配財富。西部和東北地區的人均GDP僅為70,870元和60,400元,而沿海地區的則高達124,800元。中國最富有的北京與最貧困的甘肅相比,財富差距達四倍之多,而這種差距日益拉大。

中國並非唯一一個在地區不平等方面面臨挑戰的國家。印度南部和西部地區的相對富裕推動了該國的經濟增長,而北部和東部的一些地區則相對落後。英國政治家們談論著如何提升被忽視的地區。然而,中國的領導人有著獨特的關切。他們不僅擔心內陸地區的安全和穩定,這些地區擁有中國大部分的自然資源,還為如此明顯的不平等現像在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存在感到尷尬。畢竟,習近平曾承諾在「共同富裕」的旗幟下打造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

今天的不均衡局面源自上世紀70年代末鄧小平的改革。鄧小平提倡內陸發展,而在沿海建立了特殊經濟區,這些區域可以自由進行市場活動的試驗。這一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功,並逐漸擴展到了沿海其他地區。「讓一部分人和一些地區先富起來」,鄧小平說。共產黨內的保守派並不認同這一政策,但鄧小平向他們承諾,中國的其他地區最終也會趕上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沿海地區通過生產廉價商品並將其運往世界其他地方而變得繁榮起來。但中國的內陸地區仍然相對貧困。一些人擔心不斷加劇的差距可能會導致動盪。學者胡鞍鋼曾寫道,中國可能會走向南斯拉夫的道路,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在上世紀90年代初解體了。因此,中國於2000年啟動了「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幫助其西部省份趕上發展。2003年,類似的計畫也在東北地區展開。

這些運動利用稅收優惠來吸引企業投資這些地區。計畫的核心是大型基礎設施項目。自「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以來,中國西部已鋪設了約4萬公里的鐵路,超過了日本的鐵路總長。官員們還修建了道路、橋樑和機場。許多這些努力都融入了「一帶一路」倡議,這是一項雄心勃勃的嘗試,旨在重現連接中國與中亞和歐洲的古代絲綢之路貿易路線。

官員們不僅給內陸地區提供了資金,還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而沿海省份主要依靠自己籌集的稅收,西部和東北部省份則大量獲得中央政府的資金支持。去年,這些地區獲得了5萬億元人民幣,一些省份的預算中超過一半來自這筆資金。富裕的城市被與內陸的貧困城市對配,並被要求直接支持它們。例如,上海的一些食品加工企業被迫從距離1,700公里西南的貴州省遵義市購買農產品。

一度,這些政策有助於縮小地區之間的差距。在「西部大開發」計畫推出後的15年裡,西部省份的人均GDP從僅為沿海水平的35%上升到了54%。在東北地區,這一比例從沿海水平的62%上升到了71%。如今,貧困已經在內陸地區變得罕見。但在過去的十年裡,地區不平等仍然固化,甚至有所惡化。今天,西部省份的居民收入大約只有沿海居民的57%。東北人的收入只有沿海居民的48%。許多當地人似乎已經對東北放棄了希望。由於出生率低和移民的原因,該地區的人口在2010年至2020年間減少了10%。

地區不平等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內陸省份無法像沿海地區那樣輕鬆地通過貿易致富。中國的貧困鄰國——如蒙古、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對中國的商品需求相對較少。儘管有關復興絲綢之路的討論,但將貨物運往歐洲仍然比通過火車更便宜。因此,大多數出口商更願意投資於靠近港口的工廠。過去二十年裡,內陸地區在中國總進出口中所佔比重略有增加,但增長不多,從大約8%增至12%。

中國國內的情況也沒有幫助。甘肅省的一個灰塵飛揚的縣城,自2017年以來就有一座連接它與沿海的高鐵站,但該鐵路並沒有帶來新業務。相反,年輕人利用它去東部城市找工作。一項來自2020年的研究支持了他的觀點。南京財經大學和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中國285個與高鐵相連的城市。他們發現,雖然大城市受益於鐵路帶來的更多工人,但小城市看到的經濟效益「微不足道」。

這並不意味著中國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完全是在浪費。當「西部大開發」政策出臺時,該國內陸地區急需公共投資。但政府也忽視了市場信號,將資金浪費在了虛榮項目上。在同偉以西約200公里的地方,城市規劃者們花了十多年時間建設了他們所稱的「絲綢之路上的鑽石」:蘭州新區。其摩天大樓和工廠建在被推平的山丘上,並從為此開挖的三個水庫供水。該區域包含了帕臺農神廟的複製品。官員們堅稱人們正在湧入該市。但當地居民表示,許多公寓仍然空置。該市的GDP僅為規劃者聲稱的三分之一。

所有這些都令中國領導人感到擔憂,他們——就像超過90%的人口一樣——屬於漢族。大多數少數民族成員生活在中國的內陸地區。官員們經常懷疑他們的忠誠,並擔心他們可能試圖分裂。官員們認為,經濟發展將使他們滿意,並使他們與北京聯繫在一起。但政府的文化和安全政策經常疏遠少數民族群體。即使是其發展努力也可能引發更多的憤怒而不是感激。例如,青藏高原上的遊牧民族被強制遷徙至村莊。蒙古族被趕出北部草原,以為礦場讓路。政府還鼓勵漢族公民遷往內陸地區。這對發展有好處,但主要目的是稀釋少數民族人口。

另一個目標是加強中國2.2萬公里的陸地邊界的安全。為此,政府鼓勵人們定居在邊界周圍通常較貧困的地區。許多生活在這些地方的家庭被豁免了「獨生子女政策」(該政策於2016年取消)並獲得了現金補貼。邊境城鎮被要求建設更多的工業園區、旅遊景點和圖書館。

中國的內陸地區之所以重要,不僅因為它們對安全和穩定構成風險,還因為它們擁有豐富的財富。中國大部分的稀土元素都開採自東北地區。在西部地區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和煤。該地區的一些地方還擁有強勁的風力、可靠的陽光和能夠產生風能、太陽能和水電的快速河流。中國已經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超高壓輸電線路網路,將西部地區的電力輸送到東部。

但所有這些自然財富實際上可能阻礙了內陸地區的發展。Gavekal Dragonomics研究公司的安德魯.巴森表示,一些地方正遭受一種「資源詛咒」。他們的經濟變得過於依賴開採,以至於資本和勞動力流向了價值更高的製造業或服務業的行業太少。問題的部分原因是國有企業主導了發展,他們傾向於專注於資源密集型產業。

專家建議採取更多措施吸引私營企業投資西部和東北部。這並不總是容易的,因為這些地區的地方政府往往比沿海地區更官僚化和腐敗。中國也可以減少對硬基建的投資,增加對軟基建的投資。中國西部地區每名高中生的政府支出僅為東部的60%。中國前100所大學中,只有16所位於西部。可預見的結果是更少的活力。中國東部省份和城市的高科技企業是內陸地區的五倍。

習近平和共產黨面臨的風險是,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貧困地區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地區不平等將加劇。因此,政府繼續向西部和東北部省份投入資源。據參與「西部大開發」活動的一位官員回憶,在二十年前,此類努力被比作「引水上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大衛.古德曼表示,這並沒有使黨內官員氣餒。「共產黨一向以為可以改造自然。」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歡迎給您喜歡的作者捐助。您的愛心鼓勵就是對我們媒體的耕耘。 打賞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