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渲染「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26週年」引發關注(圖)


駐南使館
1999年5月7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到襲擊。(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5年5月7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木子綜合報導)5月7日,中共官媒全力推出1999年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引發大陸網民「熱血沸騰」。而一名中共高級外交官早已向海外媒體透露,指前中共黨魁江澤民才是導致美國轟炸大使館的罪魁禍首。

5月7日,新華每日電訊推出題為「北約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26週年」的視頻,官媒上官新聞也報導稱,1999年5月7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造成3名中國記者遇難、20多名中國外交人員受傷。48歲的新華社女記者邵雲環、31歲的光明日報記者許杏虎及其28歲的妻子朱穎犧牲」。

中共官方的多篇文章,引發評論區大陸網民「義憤填膺」,紛紛留言「人民不會忘記你們的。」「今天我們站起來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銘記歷史血債血償!」甚至有網民還悉數列出目前北約32個成員國的名字,揚言會報仇。

1999年5月7日,中共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突遭美軍5枚JDAM制導導彈轟炸,中共當時對外公布造成3名官媒記者死亡、20餘人受傷。但據港媒報導,當時除了在樓上的3名記者被當場炸死,地下室至少還有14名工程師被炸死,但中共對外卻隻字未提這10幾人的死亡。

對於轟炸原因,《觀察家報》當年10月19日報導,美國與歐洲情報部門引用3位北約官員稱,北約4月份就懷疑中共使館監控北約的巡航導彈攻擊貝爾格萊德,還幫助(南聯盟)開發反制策略。

也有報導指,中共在駐南使館內幫助塞爾維亞建設「米波雷達天線」技術項目,並使南聯盟軍隊成功擊落美國當時最先進的F-117隱形戰機,而觸怒美國和北約。之後美國多次通過外交途徑要求中共放棄對南聯盟的支持都無效後,決定對中共使館實施轟炸。

外媒揭北約當年轟炸中共使館的真相。

《大紀元》曾報導,當時北約組織對南斯拉夫獨裁政權開火後,各國大使館為躲避戰火紛紛撤出,而時任中共黨魁江澤民卻要求中共大使館照常運作,並暗中幫助南政府,秘密給其送去一批地對空導彈裝備,刻意升級與美國的衝突。

駐歐洲的一名中共高級外交官2016年曾向《大紀元》獨家透露,「我最不能忍受的是江澤民為將事件鬧大,故意讓三名中國記者白白送死,在江澤民有意刺激美國的情況下,在美國發出最後通牒警告後,明知道美國要轟炸使館,故意不安排三名中國記者撤離,有意造成中國記者被美國炸死的慘狀來煽動仇恨,將事件鬧大,來達到轉移國際對法輪功萬人和平上訪中南海事件的視線。」

這位前中駐歐外交官員還透露,「法輪功學員講的,都是真的,江澤民高調炒作使館被炸事件,當時就是為轉移4.25法輪功學員中南海上訪後,國際對法輪功的聚焦。」

該外交官說,「為扭轉這一尷尬局面,江澤民、曾慶紅等人秘密設‘局’:對中共駐南斯拉夫使館將被炸不做任何的通報,也不採取任何制止措施,有意要將事件鬧大,把國際國內視線從法輪功問題上轉移出去,為後續鎮壓法輪功做準備。」

這名官員在此事件後,無法忍受繼續在中共體制內為官,他很快辭去中共外交官員的工作,開始自由經商,多年後他到美國旅遊,找到大紀元記者,得以透露以上消息。

中共駐南使館被炸事件發生後,中共利用媒體大肆渲染,對內挑起民族情緒,使江澤民如願以償地轉移了全世界的視線,國內國際上都暫不再關注法輪功4.25和平理性上訪的問題,也為江澤民在當年7月全面開始鎮壓法輪功獲得了時間。

1999年4月25日,超過一萬名法輪功學員前往北京中南海和平上訪,要求釋放在天津被警察暴力抓捕的法輪功學員,爭取一個合法的修煉環境。「4.25」上訪開創了50多年來官民之間通過和平對話解決矛盾的先例,國際媒體對此也給予高度評價,也是繼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後規模最大的一次民眾集體上訪事件,這令時任中共黨魁江澤民十分害怕。

目前,中共再次渲染「北約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26週年」,有網民質疑,目前美中關稅戰關鍵期中國企業和民眾叫苦連天,失業率高升等各種矛盾凸顯時,又再利用這一事件吸引民眾視線,給中共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