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拒黃岩島「陪演」 與藏南備戰-解析中共軍方的新戰略轉向(圖)


南海
2024年5月16日,一艘中共海軍艦艇在有爭議的南海附近航行(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2日訊】(看中國記者金言綜合報導)近年來,南海局勢持續緊張,黃岩島作為中國在南海的戰略要衝,長期以來是輿論焦點。然而,從2025年5月31日至7月7日,整整37天,黃岩島在中共官媒上銷聲匿跡。過去熟悉的宣傳套路——三天兩頭發佈驅離視頻、《人民日報》刷屏、外交部強勢表態——突然全線靜音。這一異常現象引發外界廣泛猜測。時評人江峰認為,這不僅是宣傳策略的調整,更是軍方主動「閉嘴」背後深層次的戰略考量與內部博弈。他從黃岩島的沉默、軍方的態度轉變以及藏南備戰的動向,剖析了中國當前面臨的複雜局勢。

黃岩島的沉默:軍方拒絕「陪演」

過去,中共在黃岩島的動作從不低調。驅離菲律賓船隻、發布喊話視頻、展示軍艦巡航,幾乎是宣傳部門的標配。然而,此次37天的沉默打破了這一慣例。據江峰分析,這並非菲律賓停止活動,而是中國軍方改變了策略。軍方在黃岩島周邊劃定20公里警戒線,提前驅離、提前喊話,動作依舊紮實,但刻意避免宣傳造勢。一位軍方人士直言:「我們干了,也幹得紮實,只是沒必要天天上新聞聯播。」這句話透露出軍方的核心態度:行動不再服務於宣傳,而是回歸實戰本質。

江峰指出,軍方的沉默是一種系統性的「拒絕」。過去,每一次巡邏、驅離的視頻都會被黨媒剪輯成「戰前動員」,為黨內製造「勝利」敘事。然而,這種宣傳模式讓軍方感到被利用,成為政治秀場的「背景板」。軍中流傳一句話:「做事可以,露臉不行;備戰可以,被宣傳不行。」為避免被包裝成「領袖部署」的宣傳工具,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下令「全軍降溫,停演停秀場」,素材不再上交。黃岩島的沉默不是疏忽,而是軍方對政治宣傳的抵制,是一種主動的「防守」。

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軍方不願為不切實際的政治目標背鍋。黃岩島曾被規劃為「東方夏威夷」,藍圖宏大:兩條3000米跑道、一個可停靠航母的深水軍港,預算堪比十個珍珠港,旨在控制巴士海峽、封鎖蘇比克灣。然而,這個計畫至今停留在紙面上。江峰認為,軍方清楚,啟動黃岩島建設將觸碰美國紅線,引發外交抗議、航母部署、聯合軍演等一系列反應,最終可能導致局勢失控。更重要的是,軍方內部評估認為,當前作戰體系已嚴重受限。中央軍委四總部被打散,總參謀部僅剩幾個局,信息鏈和指揮體系斷裂,即使建成島礁,也無人能有效調度。

軍方的沉默,實際上是對「東方夏威夷」這一空洞計畫的拒絕。他們不願為政治大餅出力,更不願承擔開戰失利的風險。正如軍中內部評語:「一邊盯菲律賓船隊,一邊防美軍衛星,還要護施工隊填島,這不是作戰,是直播。」黃岩島的沉默,傳遞了一個強烈信號:軍方不願陪演,也不願為不成熟的戰略冒險。

藏南備戰:從南海到陸地的戰略轉向

黃岩島的沉默並非孤立事件,而是軍方戰略重心轉移的體現。江峰透露,軍方正在將注意力轉向藏南地區,籌備一場可能的地面戰爭。2025年3月至4月,3000名中國特種兵在緬甸北部修建戰備公路,從雲南經緬北直達藏南,繞過冬季無法通行的西藏運輸線。這條「溫帶補給通道」旨在為藏南冬季作戰提供後勤保障。與此同時,《人民日報》7月7日刊發整版文章,回顧滇緬公路的歷史,表面紀念南洋華僑機工,實則暗藏動員信號。江峰認為,這篇文章意在為藏南備戰造勢,暗示軍方正通過陸地布局尋找突破口。

為何選擇藏南?他分析,張又俠作為陸軍出身的將領,深諳地面作戰的優勢。相比南海的複雜局勢,藏南的戰略環境相對可控。黃岩島建設一旦啟動,將面臨美國、日本、菲律賓等多方圍堵,觸發第一島鏈聯盟的集體反應。而藏南問題主要涉及中印雙邊,國際社會干預的可能性較低。1914年,英國通過麥克馬洪線將藏南劃給印度,至今仍是中印爭議焦點。軍方認為,藏南作戰是「單挑」而非「群毆」,風險更可控,且中國在地面戰爭中有豐富經驗。

然而,藏南作戰並非沒有風險。一旦開戰,印度可能在克什米爾方向牽制巴基斯坦,迫使中國陷入兩線作戰。更致命的是,印度空軍從平原起飛,具備地形和後勤優勢,可輕鬆打擊西藏的機場和補給點。而解放軍受高原機場限制,難以部署重型戰力,制空權岌岌可危。1962年中印戰爭中,解放軍主動撤軍正是因為後勤難以為繼。如今,印度背後有美、日、以色列等國的支持,裝備先進的情報系統、電子戰裝備和防空體系。一旦戰事升級,中國可能面臨制空壓制、後勤孤島,甚至經濟制裁的多重壓力。最壞的劇本是,藏南戰敗導致西藏防線崩潰,拉薩動盪,西藏問題從內政升格為國際政治危機。

軍方與習近平的博弈:系統性裂痕

黃岩島的沉默與藏南的備戰,折射出軍方與習近平之間的微妙博弈。江峰認為,軍方的「不配合」已從局部蔓延到整個系統。以2025年的九三大閱兵為例,這本是習近平展示軍隊忠誠的舞臺,但軍中反對聲浪高漲。許多將領私下抱怨:「經濟這麼困難,周邊局勢這麼緊張,還要花天文數字搞閱兵,這是勞民傷財。」更有軍官直言:「沒當過一天兵的人,拿著圖紙指手畫腳,這仗怎麼打贏?」

張又俠主導的閱兵,表面是對抗外敵,實則是一次內部清算。他藉機重新分配軍內資源,將習近平安插的「習家軍」邊緣化,拆散混編部隊。這種動作表明,軍方不再完全聽命於習近平。張又俠甚至親自壓住東部戰區和南部戰區的火力,防止習近平隨意調動導致誤判。江峰認為,這不是簡單的戰術分歧,而是軍方對整個決策體系的質疑。軍方最擔心的,是被推上政治舞臺,成為背鍋的「工具人」。一旦戰敗,軍隊被指責無能;一旦勝利,功勞歸於「領袖部署」。這種不信任感,正在動搖軍政關係的基礎。

沉默中的戰略抉擇

江峰認為,黃岩島37天的沉默,不是宣傳策略的失誤,而是軍方主動的選擇。他們拒絕為不切實際的政治目標陪演,轉而將資源投向更具可行性的藏南備戰。然而,這一轉向並非沒有代價。藏南作戰可能引發多重風險,從軍事失利到經濟制裁,再到地緣政治危機,都可能讓中國付出沈重代價。軍方的謹慎與習近平的焦慮形成鮮明對比,凸顯了體制內部的裂痕。

江峰最後指出,當前的局勢如同一張危險的賭桌:軍方不想打、不敢打,習近平不能打。藏南的備戰或許是軍方在高壓下的妥協,但能否實現戰略目標,仍是未知數。黃岩島的沉默與藏南的躁動,共同勾勒出一幅複雜而矛盾的圖景:中國在內外壓力下,正艱難尋找出路。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