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不理想 防止自殺會:香港自殺率高達15.1(圖)


2024年11月26日香港中央商務區(左)與維多利亞港的全景。
2024年11月26日香港中央商務區(左)與維多利亞港的全景。(圖片來源:Mladen ANTONOV-AF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7月16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日前公布,根據死因裁判庭報告,2024年共錄得1138宗自殺死亡個案,平均每天約有3.12人自殺死亡,自殺率為15.1,較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22年估計自殺率10.6還高。負責研究的組織表示,中年男性受經濟轉差影響較大和不願傾訴是中年男士自殺率顯着上升有關,呼籲有需要者找人傾訴。

根據法廣與明報新聞網報導,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12日公布,根據死因裁判庭報告,去年總共錄得1138宗自殺死亡個案,平均每日約有3.12人自殺死亡,以每十萬人的自殺人數來計算,自殺率為15.1。查閱公開資料,此數字較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2022年估計自殺率10.6還高。

數據顯示,在去年自殺死亡個案中,37.5%為無業或是失業人士。從年齡層來分析,70歲或以上的自殺死亡數字最高,佔據整體23.9%;但中年的自殺率則創下了8年新高,其中男性自殺率的升幅特別顯著,30至39歲的自殺率從2023年的19.05上升至24.38;40至49歲的自殺率也在同期從22.06上升至27.46。

針對此現象,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黃瀚之解釋,上述年齡段的男士普遍是家庭經濟支柱,普遍關注經濟與就業問題,長期受到傳統性別角色期待與標籤影響,估計去年的經濟轉差與失業等問題,確實讓該年齡層造成許多負擔,加上他們可能是照顧者或家庭支柱,精神健康面臨更大壓力,相信與自殺率增加「有一些關聯」。

至於如何鼓勵受困擾男士求助,黃瀚之表示,社會需要認真看待加諸男性的性別標籤,例如「男兒有淚不輕彈」,對於中年男士特別覺得他們「應該是要事業有成,家庭好美滿」等,這其實是性別標籤。他盼望男士有需要便要求助,也期望社會大眾欣賞他們求助的勇氣。

該會總幹事暨自殺危機處理中心主任韋寶姬告訴法廣,兩性在求助及自殺率出現反向現象,以2024年為例,在自殺者中,67%是男性;相反,尋求支援之後獲得該會提供自殺危機介入服務的個案中,女性則佔65%,這現象顯示男士不願意在碰到困難時求助,同時也反映求助多者,自殺率便低。

韋寶姬表示,香港自殺情況從2017年起便不斷上升,跟疫情期間及其後的人際交往減少也有關連,因為疫情爆發後,人跟人1間的接觸減少,導致關係疏離,任何事情都會自己扛,不利緩解自殺壓力。

該會數據還顯示,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去年接獲了接近1.2萬宗求助個案中,主要原因包括精神健康(15.66%)丶家庭(14%)與人際相處(10.55%);自殺危機介入服務個案則是以家庭(20.06%)丶經濟(14.53%)與精神健康(12.39%)為主。 

眼見香港近年自殺死亡人數持續升高,自殺長者佔整體比例維持在超過4成,社福界議員狄志遠上月18日在立法會提口頭質詢,關注政府有何措施協助高危長者。

對此,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回說,長者自殺涉及多項因素,並沒有單一主要原因,政府近年來並沒有就長者自殺課題進行特定研究,但一直重視長者精神健康,並推行不同措施,以改善長者心理健康和防止長者自殺。

不少網友得知香港自殺率升高消息後,紛紛留言表示:

「香港屬於失範型,價值觀大變,社會制度崩潰」

「見到好多憂鬱的小朋友個老豆老母都好似癲狗咁不停鬧個細路,見到都難過」

「想不到香港已落得如此田地!!!」

「珍惜生命.遠離終國」

「2024年香港自殺人數1300多真是悲慘世界」

「有沒有包括被自殺?」

另有網友諷刺:

「聽黨話,跟黨走,幸福永遠在前頭。」

「真係要感謝林鄭加糖超。」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