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丹娜絲重創嘉義、台南等地,造成不小損害。圖為總統賴清德(前中)7月10日南下雲林縣勘災。
【看中國2025年7月17日訊】(看中國記者盧乙欣綜合報導)梵蒂岡新聞網(Vatican News)報導,教宗良十四世(Pope Leo XIV)得知颱風丹娜絲襲擊台灣,造成人員傷亡與損失。教宗除為受災民眾祈禱外,也指示教廷愛德服務部(Dicastery for the Service of Charity)「向民眾提供具體的幫助」。賴清德總統得知後,對此表示感謝。
颱風丹娜絲日前重創南台灣,駐教廷大使館在社群媒體臉書發布訊息表示:「這是教宗良十四世上任以來,第一次對於台灣遭逢天災公開表達關心,我們對教宗的關懷至表感謝,受丹娜絲風災重創的台灣也會帶著教宗的鼓勵繼續勇敢前行。」
賴總統在接獲消息後,已經請駐教廷大使館代表政府與人民,向教宗傳遞最誠摯的感謝。
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則透過社群平台感謝教宗在台灣最艱難時刻伸出援手,並說在全民齊心重建家園之此刻,台灣深切感受到來自教宗的溫暖及關懷。
林佳龍表示,教宗不只特別為台灣受災民眾祈禱,還指示宗座賑濟所向災區提供具體的援助,這股來自教廷的暖流,跨越了信仰與地理的距離,讓台灣跟教廷的心緊緊相繫。
外交部也發布新聞稿表示,林佳龍已經代表賴總統由衷地感謝教宗良十四世實踐天主普愛眾人的心,對台灣風災表達關心且為受災民眾禱告,未來外交部也將持續配合教宗推動有關人道援助與愛德服務工作,共同促進全人類普世價值之實踐。
駐教廷大使賀忠義向教宗呈遞到任國書。
駐教廷大使賀忠義(左)3日向教宗(右)呈遞到任國書,並轉達總統賴清德誠摯問候。(以上圖片來源皆為中央社)
此外,今年5月就職的教宗良十四世,於當時間7月3日上午接受台灣駐教廷大使賀忠義呈遞到任國書。賀忠義除轉達賴總統向教宗的誠摯問候外,也代表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長卓榮泰及林佳龍向教宗致意,他也以天主教徒身分,轉達台灣天主教教友向教宗之問候及代禱。
教宗表達感謝,歡迎賀忠義到任,並說他會為台灣和平祈禱,亦對台灣在疫情時援贈他所在的祕魯教區印象深刻。
賀忠義向中央社表示,他跟教宗會談整體過程相當溫暖愉快,他向教宗提及台灣是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為宗教自由及跨宗教對話提供堅實基礎,而台灣社會也充滿愛心,在過去數十年間,當全球面對天災、醫療衛生危機或戰爭衝突時,台灣政府跟人民都主動向世界伸出援手。
賀忠義舉2020年COVID-19疫情期間為例,指時任屏東縣縣長的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捐贈給秘魯奇克拉約教區一批「防疫插管箱」,代表接受援贈者正是教宗良十四世,如此巧妙緣分,代表天主早已經將台灣跟教宗結合在一起。
上月11日,一對台灣天主教新婚夫婦前往梵蒂岡,接受教宗良十四世親自的祝福。當教宗聽聞夫婦來自台灣,睜大眼睛並露出燦笑,讚許台灣主教團跟台灣教會在福傳工作上的努力,更允諾會為台灣特別祈禱「不要戰爭」。
教宗良十四世上任後的梵中關係引發關注,由於梵蒂岡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雙方從1942年建交以來,歷任教宗大多對台灣抱持友好態度。不過,教廷每次的領袖更替,總是牽動雙方未來的互動走向。這次新任教宗上任,外界關注是否對台梵關係造成影響,以及梵中關係將會如何牽動著台灣跟中共之間的敏感關係。
義大利籍學者郗士(Francesco Sisci)上月25日在阿皮亞研究所(Appia Institute)發表報告,探討中共如何看待梵中關係,並從歷史角度分析中共為何要推梵中對話,存在哪些背後利益。
該研究指出,關鍵事件是法輪功抗爭動搖了中共統治,讓中共認知必須提供一個可管理的宗教來滿足民眾信仰需求,因此才開啟梵中對話。
過去的教宗曾多次推動中共睦鄰政策,未來教宗良十四世有無延續這路線,值得持續觀察。
據公視報導,輔大義大利文系主任張孟仁認為,「教宗的更替影響的層面不是那麼大,反而是要看梵中關係,中國是不是會釋放利多。」
張孟仁進一步指出,「教宗的中國睦鄰政策,他想要多吸收一點亞洲的信徒,特別是想要把中國原本在地下的信徒化暗為明。如果今天所謂的中國的睦鄰政策,對大家來說肯定是大愛的表現,不過這大愛的表現,似乎對台灣政府會有傷害,因為畢竟我們兩岸目前的關係非常的緊繃。」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