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分治已成定局 文統武統都是口炮(圖)

作者:顏純鉤 發表:2025-07-10 01:3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馬英九
馬英九再到大陸(圖片來源: 中央社圖fl11fl)

【看中國2025年7月10日訊】馬英九不顧國民黨內部反對,在大罷免的前夕又到大陸去磕頭,但這一次,他在一次講話中脫稿說了一句破格的話,將兩岸和平統一,說成是「兩岸和平民主統一」。據報導,宋濤的回應還算客氣,只強調「臺灣的前途、命運要由兩岸全體中國兒女來共同決定」。

馬英九為何節外生枝,在宋濤面前強調兩岸和平統一的民主理念?原因很簡單,便是他到大陸去朝聖,對當下臺灣人發動的對國民黨立委的大罷免,等於是一種額外的助力,對國民黨有殺傷力。他擔心自己的無恥媚共,反倒幫了民進黨,因此為和平統一加了一頂漂亮的帽子,至於為何要民主統一、如何達致民主統一,他又故意語焉不詳。這只是一種滑頭的小動作,暴露他的姦侫與小家子氣。

兩岸統一突然加一頂民主的帽子,是指兩岸應該先在各自轄區內以民主的程序取得兩岸人民的認可才協商統一,還是兩岸應該先實現民主體制,然後依民主機制商談統一?可能兩者都不是,實際只是馬英九虛晃一槍,擺出一種與中共抬槓的姿態,為自己的投共化化妝,也為國民黨立委被罷免減減壓。

馬英九在任總統時,曾對兩岸關係作出「不統、不獨、不武」的原則,他任內也曾表示過,六四不平反,兩岸不可能統一,照他當時的說法,兩岸不統一才是正路,才符合他的初衷。現在他反轉豬肚,為中共的統一奔走,身價之賤,嘴臉之醜,正是他人格不堪的表現。

時至今日,兩岸不管是和平統一還是武裝統一,都已經走進死胡同,都難以為繼,時勢如此,政治現實也如此。

和平統一路斷,取決於三個因素,一個因素是中共日復一日的領土野心與武力威脅,你要和平統一,你又將刀架在臺灣人脖子上,那不叫和平統一,那叫脅迫歸順;第二個因素是香港「回歸祖國」後的悲慘命運,成了拆穿中共統戰實質最凌厲的一擊;第三個因素是,國民黨為策應中共統戰,嚴重損害臺灣人民的根本利益,國民黨賣臺,拆穿中共和平統一的真面目。

和平統一路斷,武裝統一也只剩口炮。在內部來講,解放軍的腐敗舉世皆知,共軍高層大規模整肅,軍心不穩,架構動搖,上下失義,內外扞挌。在外部來講,美國與歐盟日韓,都一再明確表示,反對以武力改變海峽現狀,一旦打起來,西方國家決不會坐視不理。

歐盟多番強調臺灣的國際地位,英美都在推動立法,反對國際組織排斥臺灣,時勢對臺灣空前有利。民進黨政府增加國防預算,積極發展無人機與無人潛艦,購買美國先進武器,真的兩軍對壘,共軍的代價越來越沈重。最近德國運用AI等先進科技研發新武器,打無人機如秋風掃落葉,美國的精準鑽地彈一舉摧毀伊朗核設施,民主國家的戰力,增加臺灣的底氣。

中共武統仗恃的軍力優勢,只是人數與武器的數量,面對臺灣人民的抵抗意志,與西方國家的軍力支持,中共的威脅越來越像半夜過墳場吹口哨那樣,只是自己壯膽。

中共的文統與武統都已經難以為繼,現在日日叫囂,其實中共自己都明白,統一越來越渺茫。兩岸分治的政治現實,自1949以來,已經過去七十多年,兩岸以同樣的專制體制為起跑點,中共以黨謀私,近年更變本加厲,今日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皆陷入絕境,已無回頭路。

反觀臺灣,從專制國體穩步進化,今日已成長為亞洲民主燈塔,經濟長足進步,民生不斷改善,臺灣在政治體制、經濟科技與社會文化等方面,都遠遠居於大陸之上。從來的歷史進程,只有先進的感化落後的,沒有衰敗的可取代優勝的,兩岸專制與民主的分野,正在固化成為兩岸分治的鐵定現實,歷史趨勢如此,從今往後,除非大陸變天,否則一切免談。

臺灣人現在最重要的,不是在意中共的文統武統,文統武統是什麼東西,臺灣人早已瞭然於胸,臺灣人應該化被動為主動,不隨中共的指揮棒起舞,將統一置諸度外,認真清理自己內部,把藍白兩黨把持立法院的局面一舉打破,還給臺灣人民真正當家作主的國家體制。

只要藍白兩黨沒有能力作惡,臺灣人民就能安內攘外,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對內和諧,對外開拓,那時中共文統也不能,武統也不敢,統統都是白日夢,臺灣人大可走自己的路,讓中共去跳腳!

馬英九怎麼表演都影響不到臺灣,當前最大的事就是大罷免,大罷免的政治影響下看五十年。眼前雖然形勢很好,但臨門一腳,千萬不可滑倒,否則前功盡棄,悔之莫及。
(文章由作者授權轉載自顏純鉤facebook臉書專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作者臉書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