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名將張靈甫。(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
抗日戰爭中,張靈甫將軍為國征戰,厥功甚偉,被蔣中正譽為「模範軍人」,因一腿被日軍重傷又名「跛腿將軍」、「鐵血將軍」;抗日戰爭後,張靈甫將軍任整編七十四師師長,在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孟良崮戰役中陣亡,時年44歲。
張靈甫將軍一生先後娶過4任妻子,鐵血柔情,英勇傳奇,生前身後的經歷留下了兩團迷霧,令人追思緬懷,探尋至今——他,究竟為何殺妻?
從北大才子到抗日英雄
張靈甫(1903年8月20日~1947年5月16日),名鍾麟,字靈甫,陝西西安人,身高1.89米,儀表堂堂,被譽為民國最帥將軍。他是儒將,也是勇將。
張靈甫書法。(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北大才子
張靈甫幼承庭訓,讀《四書》、《五經》。他喜好書法,並勤而行之,在長安中學唸書時,時常步行十餘里到西安文廟研習,那時他最喜書寫《滿江紅》、《正氣歌》,貼得滿屋子都是。
張靈甫一手魏碑造詣極深,一次他在碑林習字,正巧遇到在關中書院授課的民國開國元勛于右任,于右任看過張靈甫的字,讚其為「奇才」,兩人遂結為忘年交。這段交情,為張靈甫日後入黃埔、報國家埋下了伏筆。
張靈甫酷愛歷史,1923年考取北京大學歷史系,後投筆從戎,到河南開封參入胡景翼的國民二軍軍官訓練團,來在此與于右任重逢。再見張靈甫,于右任惜其屈才,推薦他報考廣州黃埔軍校。
1925年,張靈甫成為黃埔第四期學員,修步科。1926年,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自此,開始了他20年的戎馬生涯。
張靈甫有智有勇,他從最初的步兵排見習官做起,而連長,而營長,而團長,而旅長,而師長,而軍長,一步一個階梯,直至從軍長改任蔣介石嫡系的整編第74師師長。
抗戰中,74軍打出了「抗日鐵軍」和「頭號王牌」的威名。(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抗日英雄
1937年抗戰爆發,張靈甫赴淞滬會戰(上海保衛戰),在74軍51師任305團團長。
1937年8月,上海保衛戰:面對武器裝備遠遠優於國軍的日軍蜂擁衝鋒,張靈甫甩掉上身軍服,抱著機槍跳出戰壕,身先士卒帶領100多名敢死隊員迎頭痛擊日軍。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團長張靈甫率305團阻擊日軍掩護主力退入南京,雙方展開肉搏戰,張靈甫負傷不退,裹傷猶戰。
1938年10月,萬家嶺大戰:少將旅長張靈甫親率一支突擊隊飛奪張古山,日軍的飛機與重炮幾乎將張古山夷為平地,他率部浴血死戰五天五夜,身中7塊彈片,寧死不下火線,此役幾乎全殲了日軍106師團。
1939年3月,南昌會戰:張靈甫右腿被日軍機槍的兩顆子彈重傷,醫生要為其截肢。擔心鋸腿就不能打仗的將軍說:「誰鋸我的腿,就槍斃誰!」傷未癒提前歸隊,從此留下殘疾,被稱為「跛腿將軍」。
1941年3月,上高會戰:張靈甫任58師師長,與余程萬的57師一起與日軍血戰11日,「雖血肉橫飛、傷亡慘重,仍不稍退。」74軍在此戰榮獲「第一武功狀」和最高榮譽「飛虎旗」。
1942年5月,浙贛會戰:張靈甫率58師在衢州外圍與日軍血戰3日,擊斃敵86聯隊第三大隊隊長長島田仁次郎,74軍傷亡4000餘人。
1943年11~12月,常德會戰:張靈甫親率突擊隊救援常德,迫使日軍退出,被蔣介石譽為「模範軍人」。
1945年4~6月,時任74軍副軍長的張靈甫率部參加抗戰的最後一場大戰雪峰山戰役,幾乎全殲日軍116師團,獲得「常勝將軍」殊榮。
戰後日本編纂官方戰史《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其中頻頻提及與74軍的作戰情況,稱之為「支那第一恐怖軍」。
抗日戰爭中,74軍打出了「抗日鐵軍」和「頭號王牌」的威名,張靈甫將軍隨74軍,幾乎無役不與,寫下了為國家、為民族而戰最輝煌的一頁史篇。
張靈甫將軍(右)和第四任妻子王玉齡。(圖片來源:看中國合成圖)
殺妻謎團:「外遇」還是「通共」?
戰功卓著的抗日將軍張靈甫,不貪財、不好色、不怕死、不惜命,以良好的風紀管理部屬。為何卻鬧出了「團長古城殺妻案」?
張靈甫將軍,一生先後娶過4位妻子,分別為:邢鳳英(育長子張居禮)、吳海蘭(育長女張清芳)、高豔玉(育次女張慧君)、王玉齡(育幼子張道宇)。被他槍殺的是第二任妻子吳海蘭。
1、中共解放軍出書:張靈甫吃醋 菜地裡殺妻
1990年11月由中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南昌陸軍學院編著的《民國高級將領列傳》是這麼描寫的:「張靈甫見一位同事探親返部隊,便問:『你可看見我的太太?』這位同事打趣地說:『看見啦,在電影院門口,你太太穿著旗袍。還有一位小夥子,西裝革履的倆人可親熱哩。』後來,他向胡宗南請了假,帶著一支手槍回家,極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對妻子吳海蘭說:『我有好長時間沒吃過餃子了,你為我包一頓餃子吧。』妻子聽後便爽快地到菜地割韭菜。張靈甫便尾隨在後,待妻子剛蹲下去割韭菜時,即拔出手槍,對妻子後腦就是一槍。」
2、長子張居禮:大冬天的陝西 那塊地裡會長韭菜?
張靈甫長子張居禮說:「我所知道的情況是聽我母親(指張靈甫的第一任髮妻邢鳳英)說的。我母親雖然在現場,但也不太清楚當時的狀況和開槍的原因。事情發生在冬天,大冬天的陝西,哪塊地裡會長韭菜?」
3、張靈甫苦笑回應稚妻王玉齡:是她拿了我的東西
後來與張靈甫結為夫妻的王玉齡回憶,當時年僅18歲的她聽說了10年前的事,竟然傻乎乎地去問丈夫:「要是我在外面亂交男朋友,你會怎麼處置我?」張靈甫看著她搖頭苦笑,沉默地擁抱著妻子。後來才說:「是她拿了我的東西,我問她又死不開口。」
4、張靈甫部下:吳海蘭偷拿軍事文件
張靈甫的老友兼老部下劉光宇針對此事說:「她偷了張靈甫的軍事文件,又不講理由,張靈甫懷疑她為共產黨工作。」
因當時張靈甫在胡宗南的部隊任團長,他們一直在川陝一帶與紅四方面軍激戰,而當地共產黨的地下組織活動活躍,丟失了機密文件的張靈甫暗地盤查妻子,但吳海蘭卻保持沉默,惹得他越發懷疑妻子有通共的嫌疑,背叛他倒向敵方而怒火中燒,槍殺了吳海蘭。
5、殺妻案 初判死刑而後獲釋放之因
中央軍團長殺妻案。這件事後來被吳海蘭的哥哥報到婦女協會,而由張學良的妻子于鳳至輾轉告知蔣介石和宋美齡,事已至此,他也不想再讓胡宗南師長為難,自己遵命去南京投案服罪。
案子初審,軍法處是判處張靈甫死刑的,連名字也被打上了紅勾,擇期待決。此時,他染上了瘧疾病重,心想反正都是死,就放棄上訴。
監獄的典獄長對他惋惜和同情,竭力勸其上訴。於是張靈甫病癒後向軍事法庭遞交了申訴書。軍事調查庭依其自辯書派人去西安調查。法庭顯然接受了他的申辯,並沒有執行他的刑罰。後來,不到一年,他就被赦罪釋放了。
那麼,如果是因為吃醋而殺妻,是不可能沒事的;如果是因為共黨間諜的關係,則更能合理的解釋這種處置。
日後王玉齡也曾表示,後來有找到張靈甫和吳海蘭生的女兒張清芳,據其告知,吳海蘭當時的確是中共地下黨人員。
王玉齡2003年把丈夫「靈葬」於上海浦東玫瑰墓園,並樹碑題字。(網絡圖片)
鐵血柔情:娶妻4位 貞妻緬懷
張靈甫是文武雙全的「鐵血將軍」,也是柔情萬縷的男子漢,先後娶妻4位,都各育有子女。
第一任妻子邢鳳英,由雙方父母包辦成婚,她帶大長女張清芳(吳海蘭所生),守著兒子張居禮,侍奉公婆,一生待在張家長安縣老家。
將軍對邢鳳英是信任和愧疚,在殺妻案爆發之後,他回家探望家人,把身上的錢物分成2份,一份給父親,一份給髮妻,感念她養育長女張清芳,也是在這個期間才有長子張居禮的孕育。
第二任妻子吳海蘭(育長女張清芳),被將軍槍殺。事發後,他回長安老家與父親和髮妻訣別,一人上路,投身監獄,引頸就戮。
將軍對吳海蘭是愛恨交加,夫妻本應同舟共渡,你怎麼可以陷丈夫於不義?置丈夫的全團兄弟性命於不顧?愛之深、恨之切,一時激憤,舉槍而擊。殺人償命,將軍也甘願抵命。
第三任妻子高豔玉,出身於名門望族,不善理家,有說喜愛夜裡挑燈讀書(也有說是吸食大煙),導致兒子喪命、女兒被燒傷 ,另外一個兒子也因病耽擱治療而早夭,將軍只好和她離婚。
將軍對高豔玉是無奈和痛惜,她無意加害自己的孩子卻害死了自己的2個孩子,實在不知道以後的日子該如何和她過下去。
第四任妻子王玉齡(別名:王玉玲),在南京生下兒子張道宇才2個多月,就接到張靈甫陣亡的消息,她當年年僅19歲,從此再沒有人能走進她的心裡。
將軍對王玉齡是寵愛和深情,歷經了以上3位的種種,越發感覺這位稚妻的純真可愛,白璧無瑕。
王玉齡回憶說:他從來不講甚麼很肉麻的話。但是他會說:我討了一個好老婆,這比甚麼財富都重要。
有一次我與他鬧矛盾,我說我要跟他離婚。這可把他嚇壞了,他說假如我要真的離開他的話,他寧可老死於山溝。他向我賠禮道歉,最後乾脆在我面前立正,站得畢恭畢敬,向我敬禮、敬軍禮。
兵敗時刻,他把一封信交給參謀楊占春,說一定要交到太太手裡,並說以後不管太太想做甚麼,你們都不要違反她的意志,一定要順著她。
副軍長蔡仁傑請求他說,衝出重圍還是可能的,並說:到了南京以後,如果蔣總統怪罪,你就在他面前自殺。他說,回南京,看到我夫人,我就不想死了。
2003年,王玉齡把將軍「靈葬」於上海浦東玫瑰墓園。擺放在玫瑰墓園二樓的「室內葬紀念區」的純白玉晶石上刻寫著王玉齡的無盡哀思:「當年有幸識夫君,沒世難忘恩愛情。四七硝煙傷永訣,淒淒往事怯重溫。」
除了不在人世的吳海蘭,其他3位都有去南京參加追悼會與將軍道別,也都終身未再婚嫁,各自守著將軍的骨血,守著記憶,安度餘生,而王玉齡那年年方19歲,正是妙齡。春風一度,護守一生。這3位女人,在不同的時期與將軍結過情緣,又不約而同地用自己的方式紀念對將軍的愛情和忠貞。
責任編輯:方唯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