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並非生命的結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他母親生命的最後一個月,諾夫林幾乎每天都陪在她身邊。她已進入無意識神經衰弱狀態,深度昏迷已持續了十天,生命如同一盞風中殘燭,時而搖曳,時而靜止。
那天夜裡,他與最要好的朋友守在母親病床旁。房間一片寂靜,只有呼吸器發出的規律聲響。忽然,母親的呼吸節奏變了。他的朋友先察覺到了變化,輕聲提醒他。他立刻靠近床邊,低聲地對母親說:「沒關係,可以走了。我愛妳。」
就在那一刻,母親睜開了眼,她清醒地看著諾夫林,張口無聲地一遍又一遍說著:「我愛你。」眼神清澈、堅定,彷彿要將這句話刻進兒子的靈魂。諾夫林含淚問她:「奶奶在妳身邊嗎?」她睜大了雙眼,毫不遲疑地說出:「是的。」那聲音真實有力,像是最後一口氣帶來的驚喜與解脫。下一瞬,她安詳離世。諾夫林親眼見證母親的離開,一種帶著愛與重逢的結束。他知道,母親不是孤單地離去,她回到某個他無法觸及卻充滿熟悉氣息的地方,那裡有奶奶在等著。
一年半後,諾夫林的父親也進入生命的尾聲,他因跌倒無法行走,長期待在護理機構,但始終精神抖擻。諾夫林每個周末都從250英里外的城市回來探望父親,某次探視時,父親突然對他說:「比爾來了,我的朋友。你去問問他住哪個房間吧。」那一刻,諾夫林愣住了。比爾早在十年前就過世,但他還是順從父親的話去詢問護士。結果如他所料,沒有甚麼比爾在這裡,父親聽了之後卻不信,說:「他們在撒謊。」然後陷入沉默。
下次探訪時,父親神情平靜,說他的兄弟來了,他們聊得很開心,還說會再回來。他轉頭看著諾夫林,補上一句:「我知道他們都死了。但他們真的來過,我無法解釋。」在生命的尾聲,父親似乎活在兩個世界交錯的地帶。他說他和一位不存在的人分享了一塊餡餅,那人還在床邊鋸木頭,木頭的碎末落滿床單。諾夫林忍不住提醒他:「那裡沒有人」,父親立刻惱怒:「你以為我瘋了?我沒有!」
四天後,諾夫林接到消息,父親已經過世。他並不在場,因為其他親人沒有通知他父親病危,父親孤獨地離開了人世,沒有親人陪伴。多年來,諾夫林無法原諒這件事。他對於自己與那些親人滿懷憤怒:「只要打一通電話,我就能趕到的!」這樣的悲憤在多年伴隨著諾夫林。
直到某次遇見了一名靈媒,已故的父母通過對方向他傳話:「你爸爸來找你了,他說你要放下過去,好好活下去。」並表示父親現在正在飼養他的狗——克爾比。這段話讓諾夫林當場震驚不已,因為克爾比是他多年來最親愛的狗,從未在任何公開場合提及過牠的名字。這句話像一道光,穿透了他的質疑,也融化了那些壓在胸口的懊悔與憤怒。他終於明白,父母從未真正離開。他們在另一個時空中,仍然守護著他,用無聲的語言告訴他,愛,從不止於這個世界。
責任編輯:聞山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