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習近平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閱兵式上檢閱軍隊。(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5年8月28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中共93閱兵臨近之際,正值共軍高層出現人事巨變。中國問題專家分析,當習近平權力不再鐵板一塊時,必然會透過清洗來維持權威。據傳多名將軍聯名上書中央軍委:「我們不接受禍國殃民者檢閱。」分析認為,閱兵總指揮懸而未決,恐有大事發生。
中共官宣93閱兵定調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首次閱兵,「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佔比很大」。然而,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兼所長、中國問題專家宋國誠在《矢板明夫Newtalk》節目中分析,一旦獨裁者的權力達到巔峰,開始下墜時,危機感會特別強烈,而這種心理往往引發大規模清洗。
宋國誠指出:「從史達林大清洗到納粹崩潰,這種規律非常清楚。當習近平權力不再鐵板一塊時,必然會透過清洗來維持權威。」
近期中共火箭軍與中央軍委的人事震盪,是否就是這種危機感的反映?宋國誠強調,中共中央軍委已經缺了一半,甚至有傳聞指出,習近平地位不保,雖然官方不會證實,但這些小道消息在封閉體制中往往更接近真相。
他進一步分析,習近平在第二任期原本權力應該持續鞏固,但美中貿易戰與國內經濟惡化,讓他的權力走勢開始下滑。他說:「事出反常必有妖,這麼密集清洗,至少證明他的權力結構出現縫隙,危機感非常強烈。」
他強調,外交部長懸缺數月,這在任何國家都是笑話,顯示他身邊已經無忠可用。密集清洗甚至波及習近平親自提拔的人,代表習識人不明或疑心過重。「當身邊沒有可以信任的人,政權自然充滿不穩定因素。」
除了政治危機,宋國誠還談及中國當前的經濟與社會狀態:「現在中國大陸充滿老鼠人,白天睡覺、晚上摸索,用最低成本過最低慾望的生活,這反映內需不振。」「問題不僅是消費意願低,而是整個經濟結構缺乏成長動能,短時間內無法恢復。」
93閱兵總指揮人選懸而未決
海外時評人士姚誠8月27日爆料,據傳多名將軍聯名上書中央軍委:「我們不接受禍國殃民者檢閱。」姚誠說:「現在的問題是,能擔任閱兵總指揮的正戰區級的司令基本都無法出任,唯一的聯合參謀部參謀長劉振立到目前為止也沒跡象出任,只剩下一週了,大事即將發生。」
事情闹大了,据传多名将军联名上书中央军委,:“我们不接受祸国殃民者检阅”。现在的问题是,能担任阅兵总指挥的正战区级的司令基本都无法出任,唯一的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到目前为止也没迹象出任,只剩下一周了,大事即将发生。
— 💎姚诚 (@Yaochen64034657) August 27, 2025
姚誠此前曾爆料,從北京軍委大院一位退休軍官處得到的消息說,北京閱兵將包括三套計劃。第一套計劃:習近平閱兵。第二套計劃:如果習近平身體出現狀況不能閱兵,由張又俠來閱兵。第三套計劃:如果習近平和張又俠兩個鬧僵了,就找個折中方案,讓第三個人來閱兵。
依照以往慣例,北京閱兵總指揮通常由北京軍區或中部戰區司令出任,但今年的閱兵總指揮是誰,至今懸而未決。外界認為,這背後原因可能與軍隊高層被接連清洗、人員頻繁調動有關。
2024年7月的官方信息顯示,原中部戰區司令員黃銘已調任北部戰區司令員。《星島日報》披露,原北部戰區司令員王強調任中部戰區司令員,但官方一直未公布這個消息。官方消息顯示,中部戰區現任政委是徐德清。今年7月31日,王強和徐德清雙雙缺席中共國防部在北京大會堂舉辦的建軍節招待會。
獨立評論人士杜政分析指出,參考近年中共當局對高官的隱秘處理模式,缺席這種重要場合,往往代表缺席者出事。如果中部戰區司令和政委出事,意味著接下來的北京大閱兵需要另找總指揮。
若由軍委參謀長劉振立或副主席張又俠親自掛帥,勢必引來更多質疑,特別是張又俠近期被傳獨攬軍權,更容易引發外界聯想。杜政直言,連個閱兵總指揮都難找,背後恐是軍方人事大塌方。
知名時事評論員李沐陽在節目中分析,如果王強和徐德清都出事了,那麼擔任閱兵總指揮的人可能會順延,落到現任中部戰區副司令黃旭聰中將身上。他是劉振立的舊部,去年8月從七十四集團軍軍長被提拔為中部戰區副司令,應該是得益於劉振立。
外媒:可通過閱兵一窺共軍權力結構變化
中共閱兵前夕,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長篇文章「中國93閱兵前瞻:權力展示、智能戰爭、盟友變遷以及兩岸角力」指出,近期劇烈變動的中外關係、台海局勢,共軍內部改革、武器研發,都可借此次閱兵一窺端倪。
報導稱,過去10年,中共軍隊經歷了大規模改革,人員變動劇烈。10年前的2015年第一次閱兵時,習近平展開大規模反腐,徐才厚、郭伯雄兩位軍委副主席的案件被官方稱為「塌方式腐敗」。今年閱兵,中共軍隊高層再次出現人事巨變,但此次受到整肅的多為習近平在中共20大後親自提拔的將領。
報導指出,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習近平在福建任職時就已相識,中共20大後破格提拔,但近期卻在官方公開活動和報導中消失;負責軍隊政治工作的苗華,去年因嚴重違紀行為接受調查;同時兼任國務委員的國防部長李尚福也被調查。
報導引述詹姆士敦基金會(The Jamestown Foundation)的統計,從2023年至今,已有超過20名共軍高級軍官和軍工高管被調查。在即將到來的慶典中,閱兵的形式會有哪些創新,誰擔任閱兵總指揮,誰能登上天安門城樓,特別是軍委成員的出席情況,將成為觀察軍隊高層權力結構的重要訊號。
同時,中共黨內老同志的出席情況值得關注。胡錦濤在中共20大的「離場」成為政治觀察的焦點。溫家寶、朱鎔基等前任總理是否出現在現場,也將為外界解讀當前政治氛圍的重要參考。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梅瀚瀾(Alice L. Miller)分析,「在場」代表「在崗在位、角色可用、需要被看見」,而「缺席」不一定意味著權力喪失,可能因健康、日程衝突或短期策略需要。當缺席呈現連續性,則被解讀為政治邊緣化的訊號,分析這類政治儀式的關鍵是觀察「持續性模式」,而非孤立事件。
報導也指出,在閱兵彩排等階段,據民眾拍攝的圖片顯示,中共第五代隱形戰機殲35、未曾披露過的2款新式無人潛航器等可能出現在閱兵現場。戰略打擊能力,即核武器的投放能力,依舊是此次閱兵的焦點。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