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統籌毛澤東開支票 最密集「策反」針對他(組圖)

毛澤東提30萬軍權承諾

作者:傅龍山 編輯整理 發表:2025-11-21 20:00
手機版 简体 打賞 0個留言 列印 特大

1938年,軍委會副參謀長白崇禧在武漢。
1938年,軍委會副參謀長白崇禧在武漢。(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1949 年,中國大陸政權更替前夕,國共之間的軍事力量雖然已趨於懸殊,但真正決定南方戰局節奏的,是華中最高統帥白崇禧毛澤東周恩來十分清楚:只要白崇禧不倒、白系軍不降,長江以南的戰線就無法迅速結束。中共深知,只要白崇禧不屈服,華中華南就不存在「兵不血刃」的和平接收。因此,從武漢到衡陽,從廣東到廣西,周恩來親自統籌了一場史上最密集的「策反行動」,而白崇禧的回應可謂中華民國國軍軍魂之最慷慨宣言。

白崇禧反手一擊,於湖南祁陽—青樹坪一帶,重創林彪前鋒部隊。
白崇禧反手一擊,於湖南祁陽—青樹坪一帶,重創林彪前鋒部隊。(圖片来源: 看中國 手繪插畫 Winnie Wang )

白崇禧為何成為中共眼中「最值得策反」的主將?

傅作義已在北平起義;陳誠部隊在東南方向疲弱;杜聿明在淮海兵敗被俘;蔣介石親自指揮的重兵尚未能整理重組。唯有白崇禧——保存最完整的華中、華南指揮系統,手下仍有數十萬南方部隊殘存實力,白系軍有完整軍統系統、作戰紀律強、士氣未潰,若堅守湖南、廣西,中共恐須多付出數十萬軍力。

此外,白崇禧是「戰略家」,與美方、東南各省都有可動用的政治資源。中共希望借白崇禧的名望、軍威、統戰影響力,以「和平解放」姿態奪下南方大城,掩飾其暴力奪權篡政的陰謀詭計。毛澤東還稱「能策反白崇禧,比打一百萬林彪軍還省事。」因此,1949 年春夏,中共把所有政治籌碼都押在「策反白崇禧」上。

為統戰開最大支票 毛澤東提30萬軍權承諾

周恩來指揮的密使系統,從3月起一路跟隨白崇禧的撤退方向,形成史上少有的「行軍式策反」。密使來源包括:中共在國軍中的潛伏者、湖南湖北廣東地下黨、與白有私交的民間賢達、與桂系關係密切的地方力量,他們帶來的口信非常一致,顯示是由中央統一口徑,內容主要是:「白公軍功赫赫,若能起義,中央願以30萬國防軍相授。」這是毛澤東一生提出的最大軍權承諾,比對傅作義、龍雲等人的「起義談判」更誇張十倍。

因此,1949 年春夏秋三季,中共展開了一場史無前例、跨越四省的政治陰影工程——策反白崇禧,其間歷經:

1.1949 年 3~5 月 武漢長沙密使行動

周恩來統籌的密使小組,於 1949 年 3 月從武漢開始行動。當時白崇禧正在漢口布置華中戰區與政治善後。密使透過舊識帶來周恩來的話:「白公功高,若能和平建國,新中國願授兵權三十萬。」這是中共極少使用的巨大政治承諾。這也等於是給出「統戰條件中的天價支票」。白崇禧聽完後,只淡淡說:「共產黨言不可信。」5 月白崇禧退至長沙。地下黨勢力更活躍,密使在長沙城郊與白崇禧軍政幕僚秘密接觸,再次轉述:「白公共誠治軍,新中國仍願給白公同等軍權。」白崇禧的回答是:「白某雖敗,不肯為匪所用。」密使無功而返。 因此,第一次策反宣告失敗。

2.1949 年 7~8 月 湖南祁陽青樹坪激戰

中共採策反與戰爭是同步進行式。7月,林彪四野追擊。白崇禧選擇在湖南祁陽、青樹坪一帶布陣,展開他生涯最後一次經典戰役——青樹坪之戰。1949 年 7 月下旬白崇禧利用山谷地形與河道阻隔,命令部隊:「敵強我避,敵疲我擊。」

林彪前鋒遭伏擊損失慘重,是四野南下唯一一次真正被擊破的局部戰鬥。戰後,白崇禧在祁陽城外對部隊說:「我們能退,但要退得有骨氣。我們能打,便打得光明正大。」

同時,中共密使也追到祁陽附近,再次提出誘降——但白崇禧根本不屑與之會面。這段時間,策反行動與激戰同時進行,更突顯中共對白崇禧的「急迫」。

3.1949 年 9~10 月 衡陽撤退廣東壓力

白崇禧退守衡陽、零陵後,周恩來透過湖南知名人士再次送上條件:「白若願意『起義』,南方一切軍政照舊。」白崇禧只回覆一句:「自古漢賊不兩立。」——震碎了中共所有幻想。

4.1949 年 10~12 月 廣西柳州桂林最後斡旋

李宗仁與白崇禧在桂林、柳州一帶開會,中共密使再次利用「和平談判」名義靠近。此時毛澤東還對密使下最後命令:「只要白願意倒戈,一切可談。」但白崇禧的態度未曾動搖:「退亦要保持軍魂,最後一兵一卒不投共。」

而周恩來仍不死心,透過中間人再帶口信:「白若願意和平,中央保證軍權不動。白公高才,可封新中國之名將。」白崇禧的回覆震動全場:「自古漢賊不兩立!」

白崇禧:自古漢賊不兩立

每一次密使抵達,白崇禧都給出幾乎是同樣斬釘截鐵的態度。周恩來統戰系統最終失敗。此後,中共所有策反力量全部撤回。總耗時約9個月,涉及地區遍及 鄂、湘、粵、桂四省。這是中共統戰史上最徹底、最失敗的行動之一。

白崇禧曾回覆密使:「白某雖戰敗,不肯為匪所用。」白崇禧對共產黨瞭如指掌,他私下告訴部下:「共產黨若進城,必先奪軍權,接著清洗將領。」、「不但軍魂會死,人也會死。」、「共產黨要的是兵,不是我。」再拒周恩來後,白崇禧對部下說出重語:「退亦要保持軍魂,最後一兵一卒不投共。」

當中共意識到白崇禧不可能投降,於是宣傳口徑開始急轉,將他從「希望合作的大將」改成「反動軍閥」。毛、周開始反撲,啟動全面抹黑白崇禧:毛澤東在內部會議批白崇禧:「天低吳楚,眼空無物」、「政治上無遠見」;周恩來在 1965 年李宗仁返京時也再補一刀:「白頗自負,政治上欠遠見」。當然,這些都是中共「把拉不攏者變成敵人」的典型操作。

白崇禧一生與中共交手甚深,他看得透徹:「共產黨要的是軍隊,不是我們;一旦投共,我們的軍魂必亡。」白崇禧是睿智的——中共篡政後,所有被策反的國民黨將領不是被架空,就是被監控、被整肅;指揮權全被解除,許多人被監視、軟禁、甚至文革被整死。

白崇禧早看穿中共的統戰本質,他寧可磊落的潰敗,也不願出賣軍魂歸順在紅魔手下。在國共末局最黑暗的時刻,白崇禧以高風亮節的軍人之姿拒降。在湖南衡陽、永州激戰後,白崇禧召集高級將領,發表了一段軍人史上最令人動容的宣示:「我們退,可以;但軍魂不可失。共產黨不可信;與其苟且投降,不如最後一兵一卒,光明而去。」、「退亦要保持軍魂,最後一兵一卒不投共。」—— 他蕩氣迴腸的民國金句,可謂中華民國國軍軍魂之最慷慨宣言。



来源:看中國

短网址: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本站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榮譽會員

看完這篇文章您覺得

評論



加入看中國會員
捐助

看中國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