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保险公司无一承保调香师鼻子

发表:2002-06-13 08:1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我想给自己的鼻子投保!可是我电话咨询了几家保险公司,对方都说不给保。”记者近日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采访时,一位学生一语即出,便引起记者和其他人的兴趣。

这位学生名叫周伯中,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专业的学生。他告诉记者,他今年7月份毕业,目前已经被一家公司录用为调香师。

国外大师恃“保”无恐

周伯中为鼻子投保的灵感来自一位外国调香师。去年夏天,他在上海一家中外合作的公司实习,期间外方来了一位调香师。大家闲聊时,这位外国调香师无意间问道:“中国有为自己鼻子买保险的调香师吗?”“没有。”“我就给我的鼻子买了50万美金的保险。”这位年近古稀之年、在这一行干了三四十年的调香师不无骄傲地说。

这让周伯中想起了一位师兄截然不同的遭遇。这位师兄也是被一家公司聘为调香师,由于公司业务特点,他平时所闻的都是较刺激的味道,不到一年,他的鼻子就开始出血,而且越来越厉害。医生说,如果还继续闻下去的话,毫无痊愈的可能,他最后不得不硬性改行。问题在于,尽管这位中国调香师买了两份保险,但由于有关规定没有涉及到鼻子出血这么细致的问题,因此他得不到任何赔偿。

说到这里,周伯中感叹,最好能像国外的调香师那样,给自己的鼻子单独投保。他透露,同行里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比如他的一位老师从事调香多年,目前已经营了一家不小的公司,但一直对鼻子隐患耿耿于怀。

记者目击投保碰壁

保险公司在电话里的简单拒绝似乎并没有打消周伯中为鼻子买保险的念头,他决定亲自到几家保险公司跑一趟,记者也随同旁观了这位中国调香师为鼻子投保的经历。

6月10日13:00,周伯中首先来到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外滩支公司,接待台前的一位小姐向他询问来意。当听到周伯中要给自己的鼻子买一份保险的时候,这位小姐打断他的话,摇着头说:“哦,我们这里没有这种保险。”并且还非常肯定地补上一句:“据我所知,中国根本就没有这种保险。”她认为即使可能的话,也应该属于寿险范畴,因此建议周伯中到经营寿险的公司去咨询。

-理由一:嗅觉功能难界定

13:30,周伯中站在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黄埔支公司的门前,一位姓曹的先生接待了他。

曹先生先是对真有这样一群靠鼻子吃饭的人感到好奇,坦言自己也算长了点见识,不过谈到给鼻子投保,他的答案也一样:“至少目前在中国是不可能的。”他解释说,调香师的鼻子嗅觉很灵敏,但灵敏到什么程度,现在没有相关的机构来鉴定,而鼻子的嗅觉是否丧失、丧失到什么程度,同样没有界定,所以没有可操作性。

据了解,新险种的开发需要许多配套措施和法律规范跟上,而这些国内目前还不具备。

-理由二:人群太少风险大

14:00,周伯中来到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上海市黄浦支公司。一位姓郁的女士听完了他的叙述之后,回答和曹先生惊人地相似:“至少目前在中国是不可能的。”

郁女士认为,有类似需求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保险需要很多人来共同担当风险,所以这不符合保险业的基本原则。即使保险公司给个案做一个特别的保险,保额也会相当高,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可能接受。

另外,中国的保险业刚刚起步,大众还处在接受大众化保险的过程中,还没有到有意识地对自己身体器官投保的阶段。一句话,就是没有市场。

-理由三:没有经验数据库

14:40,周伯中走进了寄予最后希望的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业务主任符女士非常热情,但可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类似的业务,她花了很长时间才把周伯中的意图听明白。她的回答仍然让他沮丧,而且她也象给这次鼻子投保做了一个总结:“你也不用去问别的保险公司,肯定没有的。”

该公司企传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姐说,设立新的险种必须有一个数据库,保险公司才能依此进行测定风险率、确定保费等一系列操作,而目前整个国内没有这样的数据可收集,其他操作也就无从谈起。

周伯中就这么结束了他的鼻子投保之行。

给中国保险业一个信号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保险专业黄老师分析说,器官保险是国外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国外,一个州可能就有数百家保险公司,大众化的险种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各家保险公司在竞争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开发新的险种。同时,与此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机构等逐渐健全完善,可以为开发新的险种提供配套服务。另外,国外一些大的保险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机构,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库。这些都可能成为器官保险出现的条件。

黄老师认为,我国的保险业目前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让已经开发的险种普及是目前最主要的工作,至于进入市场细化阶段,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她也提出,保险公司要具有个性,不能大而全,例如英国的一家保险公司独做器官保险就是个性的体现,这对中国的保险公司有借鉴作用。

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精算专业的解辉认为,有需要就会有供给,保险公司既然是以服务大众、服务客户为宗旨,那么就应该积极地吸收社会各种需求信息,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创新,抢占市场先机。

一位保险业的业内人士透露,上海曾经有一家保险公司为一位工艺师的手保险,这可以说是国内器官保险的先河。除了调香师、工艺师外,相信还有许多特殊行业的人群,他们的投保需要给保险公司提出了新的课题。

正如一家保险公司在拒绝周伯中的投保要求时所说:“谢谢你,你提出的要求对我们很有启发。”周伯中和他的同行给中国保险公司发出了一个信号。

国外:从头发保到脚趾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研究所所长徐文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外有保险公司专门为器官保险,他所知道的就有英国的劳埃德保险公司。他们所承保的,不仅仅是鼻子,从头发到脚趾,都有涉及。

例如莱茵河上的法兰克福市有位名叫彼得利克的法国人,他有一对非常敏锐的耳朵,能够辨别连仪器都觉察不到的声响,这对罕见的耳朵在劳埃德保险公司投保,其保险费高达150万法郎。

徐所长认为,尽管如此,投保器官的人依然是少数,他们要为此付出高额的保费。同时,也不排除投保人和保险公司自我炒作的可能。

(新闻晨报 )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