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警告 大陆面临通货紧缩威胁

发表:2002-08-24 02:4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大陆日前公布今年前七月经济指标,七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下滑至百分之二点三,为连续九个月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同步下滑。专家警告,大陆正面临通货紧缩的威胁。

联合报8月24日报道,以生产面来看,大陆今年一至七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成长,其中七月成长百分之八点六,更是今年以来排名第二的月成长率。工业生产、固定投资表现更佳,一至七月完成工业增加值较去年同期成长百分之十一点八,固定资产投资更成长百分之廿四点一。

然而从消费面来看,七月大陆工业品出厂价格较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二点三,维持去年以来的下降趋势,而且降幅不断扩大。同时,消费者物价指数已经连续九个月下降,其中,七月的指数较去年同期下降百分之零点九。

北京“国际金融报”报导指出,生产指标和消费指标“三增两降”现象,显示大陆经济生产的成长远远高于消费成长,消费力跟不上生产力的扩大,因而成为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

报导认为,大陆收入差距过大,严重影响不同收入族群的消费意愿及消费能力;而投资环境不良,企业外部治理制度失当,形成投资及生产的浪费,导致商品过度供给,是大陆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并非货币问题导致通货紧缩。要彻底防止通货紧缩可能带来的危机,大陆政府无法回避妥善解决收入问题和公司治理问题。

●联合报记者仇佩芬

大陆在今年上半年又交出经济成长率百分之七点八的成绩单,然而在经济产能不断成长的同时,连续九个月下滑的物价,却说明大陆再度进入通货紧缩的寒冬,将严重压缩经济成长的动能。

虽然从物价指数来看,大陆这一波通货紧缩形成仅三季,然而从长期物价走势来看,大陆通货紧缩的压力自一九九八年以来即持续增加,问题越来越严重。大陆知名经济学者胡鞍钢在一个多月前就曾向中共总理朱熔基建言,目前大陆面临的是“危害型通货紧缩”,中长期来看,供给将远大于需求,已经对大陆宏观经济造成严重威胁。

通货紧缩加剧,抑制经济活跃程度,是通缩对大陆经济带来的最大困难。中共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研究员牛犁曾指出,大陆通货紧缩压力加大,货币流动性不足,货币供给成长持续偏低;此时遇上全球性经济不景气,更加大通货紧缩压力和经济成长难度。

股市长期低迷及缺乏投资管道,使大陆民众愈发地将资金存在银行,尽管人民银行一再调降存款利率,存款总额不减反增,连企业存款都持续增加。通缩造成景气衰退,股市欲振乏力,压抑民众的投资消费意愿。

雪上加霜的是,大陆入世后多项工业品及进口商品价格陆续调降,在价格下调的预期心理下,消费者“持币观望”的态度不但使家电等民生工业面临前所未见的寒冬,连农产品也因为消费者预期进口商品价格可能更低而销量减少,农民收入不增反减。

为了缓解通缩趋势,大陆政府多次调涨公务员薪资、增加农民收入等,希望创造消费,刺激景气。然而面对下岗问题日益严重,住房、医疗及教育等多项福利陆续取消,大陆民众面临生活负担不断加重,要配合政府政策增加消费,恐怕不容易奏效。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