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斯和中国新闻自由

发表:2003-05-14 05: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之音记者丁力5月13日报导) 一些美国专家表示,萨斯事件有助于增加中国的新闻自由,但是改革是渐进的。

*萨斯再次显示中国政府的封锁能力*

美国保守派智囊团[传统基金会]星期二举行报告会,题目是“中国新闻自由:萨斯病案例研究”。主持这次讨论会的中国问题专家谭慎格(Tkacik)说,中国的萨斯危机对中国领导层来说是否代表了一场具有切尔诺贝利规模的挑战呢?《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社论都认为是这样。《经济学人》杂志也这样认为。胡锦涛主席要求媒体绝对坦率的报导萨萨斯病情。萨斯会成为扩大中国新闻自由的催化剂吗?中国媒体会继续担任中国领导层的工具吗?这就是专家们今天要讨论的。

中国问题专家冯德威(Finkelstein)是研究机构[战略研究中心]的亚洲项目主任。他在谈到“萨斯和中国媒体”这个案例的时候说,这又一次显示,中国政府封锁消息的能力有多强。同时这个案例也显示,一旦政府决定开放信息,媒体就能成为怎样有用的工具。这显然是上层的政治决定。中国媒体专业人员对最近的事件可能很有挫折感。他们中许多人大概确实愿意为百姓说话和做事,但他们仍然受困于官方的口径和路线,受困于各种限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萨斯有助于新闻自由和透明*

担任过香港《南华早报》编辑的基特利认为,萨斯事件有助于增加中国的新闻自由和透明度。但是这和自由的新闻媒体与开放的政府还是不同。基庭认为,中国存在着新闻检查的长期传统,从明朝开始就有,但是现在传媒的数量和种类大量增加,已经难以控制了。有消息说,有大约5千7百万中国人能上网。手机和手机短信也得到广泛使用。

基特利表示,中国媒体的商业化和中国经济的私有化都能促进新闻自由。不过他也说,当然,在预言更大的自由方面,要谨慎。共产党当初成立,就是个密谋的组织,为的是推翻当局。而80年后的今天,它对秘密和信息的态度,仍旧是它的基本要素之一。它没有公开辩论的传统。

基特利不认为胡锦涛会开放政治职位,让人们公开竞争,他试图利用信息的自由流通来加强自己的声望和权力。萨斯给他了一个这样做的良好机会。让我们看看他是否会这条路上走下去,能走多远,是否能维持控制。但是基特利认为,胡锦涛所做的和江泽民那一代人所做的会不一样。一个重要考验大概是,中国将怎样报导未来的艾滋病情况, 预期中国在10年内的艾滋病例会增加到1,000万到2,000万。让我们看看艾滋病以及艾滋病蔓延应该怪谁的问题是否也得到这样的报导和分析。

*宝申:萨斯促中国渐进政治改革*

美国之音的编辑和记者宝申也应邀在报告会上发言。他认为,一些西方人把萨斯事件和当年苏联的切尔诺贝利事件相类比是太简单化了,萨斯对中国的政治影响不会象切尔诺贝利事件对苏联的政治影响那样大。宝申说,总而言之,萨斯危机肯定会导致更多的政治改革和新闻自由,但是改革是渐进的。我认为,这不会是切尔诺贝利那样的具有转折性的大事件。而只是万里长城上的一个塔楼。

在谈到中国媒体的时候,宝申表示,总的来说,中国媒体是乐于执行共产党的指示的。他说,关于报导透明化的压力,基本上来自外界,包括西方媒体和世界卫生组织,而不是来自中国媒体内部。只有在中国领导层要求真实报导之后,中国媒体才大力报导萨斯的真情。这是自上而下的,而不是自下而上的。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