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实际掌权 尚需2至3年

发表:2003-07-22 07:49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时报朱建陵21日评论) 香港特首董建华面临政治难题,有海外评论认为,董是陷在北京胡锦涛、江泽民两个权力中心的泥淖中;在此之前,江泽民以中共军委主席的身份在北京香山活动,海外也有评论说北京出现了香山和中南海两个权力中心。但北京政治学者和政治观察家在受访时都认为,短期内北京只有一个权力中心,那就是以军委主席身份继续在幕后掌权的江泽民。

一名长期观察北京政情发展的分析家说,海外在观察大陆政情时,经常从西方的成文法出发,忽略了大陆不成文法的约束力量。他表示,胡锦涛去年“十六大”接任总书记,今年十届人大接任国家主席,从西方观点出发,胡锦涛自是中共政坛权力中心。

但他说,江泽民“十六大”保留军委主席职务,仿效的完全是邓小平当年的交班模式,而如果按照这种“不成文”的模式,胡锦涛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领导集体”转为“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可能还要一段时日。

曾经在“十六大”前断言胡锦涛真正意义的接班还需要三到五年时间的中科院国情中心研究员康晓光说,SARS以来的发展,确实缩短了胡锦涛实际掌权的时间,但即使以目前的情况估计,胡锦涛距离实际掌权估计还需要二到三年的时间。

就此而论,康晓光认为,不只是今年底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是明年召开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胡锦涛都还只能萧规曹随,不会采取什么惊人举措或拿出什么新的政纲。至于外传江泽民可能在三中全会中辞卸军委主席职务,就更加不可能了。

长期研究基层民主的大陆世界与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凡也表示,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虽然已经写进了中共党章,但还没写进宪法,这意味着江泽民的“历史地位”还没完成,江因此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辞去军委主席职务,让胡锦涛成为真正的“核心”。

事实上,外界关于胡锦涛已经当家作主的揣测,并不完全出于对中共不成文法的忽略,也必须归因于胡锦涛推动“民心工程”广获大陆民众支持,及部分大陆媒体和海外舆论的推波助澜。

自从接任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职位以来,胡锦涛不断提出各种亲民口号并身体力行。他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强调“坚持两个务必”、“媒体三贴近”,并取消了领导人出访的送往迎来阵仗,及高层领导人每年夏季到北戴河避暑的惯例等。

此外,胡锦涛获得大陆民众及各界舆论支持的原因,还包含他处理SARS危机时撤换两名高官的果断决策,及因此而来的“问责制”讨论和政治改革呼声。

在SARS危机告一段落之后,六月上旬先是有外国媒体引述消息说,胡锦涛将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党内民主改革,内容包括党内的自由选举、开放竞争和开放讨论。与此同时,中共中央主办的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又无巧不巧的刊登了一篇题为《以党内民主推进人民民主》的文章。于是,六月中、下旬期间,关于胡锦涛将利用因SARS取得的有利权力地位发动政治改革的传闻四起。

但七月以来的情势发展,让很多期望大陆走向民主政治的人们失望,胡锦涛的“七.一”讲话几乎全篇颂扬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而海外企盼已久的媒体改革也在日前发布结果,媒体仍被中共定位为“党的喉舌”。

在解释这种期待与结果的落差时,多数大陆海外异议人士归因于江泽民势力的反扑,但北京政治观察家和学者的看法则又不同。

李凡认为,胡锦涛“七.一”讲话之前的各种情势发展,很可能是部分大陆“上书派”学者的刻意造势。他说,中共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前,一般会要求各单位提供意见,于是许多“上书派”学者在不清楚自己的意见是否已经被采纳前,就对海外媒体随便放话。

自认观念趋于“保守”的康晓光则表示,如果胡锦涛真如外界预料,在“七.一”讲话中提出党内民主改革,未必是一件好事。他认为,胡锦涛如果耐不住性子急于争权,势必与江泽民发生冲突,这种结果将不是让人乐见的。

经常透过网路发表政论的大陆政治评论家刘晓波则在他的文章中指出,大陆民众和海外舆论都应该摆脱这种“期待明主”的心态,因为这些发展让他想到“文革”时的样板戏:“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深山出太阳”。他认为,不能因为“期待明主”而放弃了民间任何努力,放弃对中共的批判和反对。

至今,胡锦涛究竟是否为各界希冀的、能带领大陆走向民主的“明主”,仍有争议,但目前可以确定的是,胡锦涛要升格为“核心”,仍有一段路程。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