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两大国有银行海外圈钱梦难成真
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都想成为第一家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银行,一直在暗中较劲,但如今两家银行都遭遇了无法吸引战略投资者的尴尬。据英国《金融时报》9月12日报导,作为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的中国银行在首次公开募股(IPO)时,遭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难:无法为其准备筹资30-40亿美元的IPO计划找到战略投资者。
同样的尴尬在10月上旬落到了中国建设银行头上。10月初,中国建设银行与一些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团进行联系,邀请它们在建行赴海外上市前入股。这些金融集团包括花旗集团(Citi group)、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和瑞士银行(UBS)等,据说日本和新加坡的银行,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机构淡马锡(Temasek)等,也被列入了建行潜在投资者的名单。建行这次开列的吸引外资银行的条件是:如果在建行持有股份,外国银行集团将能利用前者的数千个分支机构和数百万顾客,进入中国快速增长的抵押、信用卡和资产管理等市场。
外资银行何以迟迟不肯入股?
由于中国金融行业对外资开放的大门一直紧闭,准入机会稀缺,银行业因此成为外资眼中最大的一块肥肉。为了进入这一行业,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也曾成为世界顶尖投资银行激烈竞争的香饽饽。2003年12月17日,中国政府通过官办的华融公司推出账面价值近250亿元人民币的银行不良资产,供国内外投资者进行投标。在这次国际招标中,共有11家国内外投资者踊跃递交了10份标书,这些国际投资银行包括花旗集团、JP摩根投标团、高盛公司、瑞银华宝、摩根士丹利,最后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投标团购买了华融资产管理公司面值为108亿元的不良债权。这一事例说明,几年以前,在外国投资银行眼里,金融系统的不良资产尚且是个“藏宝窟”,银行本身自然更是待价而沽的金娃娃了。
这次中国政府推出两大国有银行吸引战略投资者,原以为会有许多外国银行上门竞标,但没想到此行不利,连当年踊跃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几位“老朋友”也徘徊不前。其原因概括而言有二,一是银行的财务信息欠缺透明度。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8日报导,一些潜在投资者表示,由于中国建行的邀请书缺少详细的财务信息,让竞标者望而却步。《金融时报》引述一位驻香港投资银行家说:“他们让海外银行掏钱入股,但却没有提供让后者做此决策的足够信息” ;二是给予外资银行的股份数量有限,无法让外资拥有经营决策权。在中国现行法规下,外国投资者最多只能拥有国内银行33%的股份。中国政府设立这一限制的目的,是想保护国内金融行业免受来自海外的竞争。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外国战略投资者持有中国国有银行的股份比例均未超过20%,这种安排使外国战略投资者无法对其投资的银行产生实质性的影响。由于担心投入巨额资金后却没有足够的权利影响其经营,已经有几家外国投资银行主动放弃了这次入股机会。
由于担心投资安全,投资者希望中国政府为这两家银行的信用“背书”。中国建设银行计划2005年通过海外上市融资50亿至100亿美元。但该行在今年政府注入450亿美元现金前,一直背负着高比例坏账,这些坏账是以前政府指令发放给国有企业贷款而成的。因此,投资者要求中国政府作出承诺,一旦中国建设银行在海外上市后坏账激增,政府将出手相助。而投资者、建行官员和顾问均认为,为了成功上市,中国政府作出财政支持的承诺绝对必要,这样可以减轻基金经理人对建行上市的担心。一位投资者表示:“中国政府必须站出来向投资者作出承诺,说明它不会坐视不管。市场不会轻易相信这家银行说的话”。在这些投资者看来,对建行的财政支持承诺,也应该延伸到另一家国有银行中国银行。
这一要求中国政府为国有银行信用背书的做法,并非无先例可循。2003年中国人寿在美国公开上市,金额高达35亿美元,曾火爆了好一阵。但到了11月,中国人寿(ChinaLife)在美国上市后遭受美国证监会质询,于是中国政府做了财政担保,在中国人寿的招股说明书中增加了一项政府承诺:如果该公司出现210亿美元的保单亏损而无法融资弥补亏空,政府将施以援手。投资人士希望中国政府在中国银行与建设银行海外上市时遵循此人寿旧例,作出一项有约束力的承诺,即假若建行的不良贷款水平超过了上限,政府将从建行回购不良贷款。
中国政府会不会为两大国有银行背书,目前还未见政府表态。即使中国政府愿意担保,连同去年的中国人寿一起,中国政府需要同时负担超过百亿美元的担保金额,这是否令投资者感到安全,也是个问题。美中经济与安全委员会曾于今年6月份向美国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该报告警告说,中国国有银行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市,对投资者的“含义”是严重的。而且当年国际投资者竞相争逐中国金融系统的不良资产,并未如同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收购亚洲的不良资产那样盈利,这个教训让投资者不得不谨慎从事。
政府与银行的隶属关系让投资者感到焦虑
尽管投资者援引人寿之例,希望由中国政府为两家银行的信用担保。但另一层不便说出来的隐忧却是:两家国有银行虽经“改制”成了“股份公司”,但投资者对中国政府是否真地愿意放松对该银行经营的控制仍表示怀疑。 由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 BCH.YY)改制而成的股份公司周四正式成立,不过人们对中国政府是否真地愿意放松对该银行经营的控制仍表示怀疑。一些分析者称,尽管央行行长周小川等决策者们对中国银行的改制赞誉有加,但政府干预和公司治理状况欠佳等问题在中短期内仍将困扰新成立的股份公司。以往,由于政府的干预,中国金融系统的坏帐比率高达45%。以中国银行为例,该行在过去十年中因内部腐败问题损失了数亿美元,现在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1864亿股股份全部属于政府所有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Central Huijin Investment Co. Ltd.),这给政府干预留下相当大的空间。Barclays Capital的研究主管Arthur Lau表示,他觉得这次改制的意义不大,是有了形式,但问题是它有实质内容吗?Lau向道琼斯(Dow Jones)表示,关键问题在于,该银行能否独立运营,新的董事会是否足够独立,他对此没有把握。
另一担心则来自对中国政府指派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穆迪的严序纬说,中国银行一直像传统的国有企业,因此要建立一个能与国际公司势均力敌的企业文化十分困难。中国银行股份公司新任行长李礼辉曾在央行和工商银行工作25年之久,最近两年曾担任海南省副省长。从其他省份提拔官员来领导中国银行,表明中央政府仍握着国有银行高层的人事大权,并不真想放松对银行的控制。这种做法让投资者感到不安,他们希望调整中国金融系统的企业文化,向高级管理层注入新鲜血液,吸纳那些熟悉市场经济规则而不是有政府办事作风的人。
中国国有银行海外上市的目的:圈钱
中国政府为甚么舍国内股市而取海外股市,不顾一切地要让金融企业在海外上市?其公开宣称的国内股市资金规模小只是理由之一,关键是国内股市已经危在旦夕。中国证券市场在设立之初,其目的就是为国有企业解困、卸包袱。当一批问题国有企业,譬如双鹿股份、济南轻骑等公司被轻易允许进入股市圈钱,并肆意糟蹋挥霍投资者奉上的募集资金时,就注定了中国股市只能是冒险家展开欺诈活动的乐园。多年以来,从银广夏、麦科特、ST红光、蓝田股份的造假,到2004年5月,庆丰股份(600576)、湘火炬(000549)、科大创新(600551)等委托理财“地雷”集中引爆,国内A股市场一直成为上市公司丑闻漩涡的中心地带。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透明、不规范与监管者执行规则不到位的现象,极大伤害了国内A股市场在国内外投资者心中的公信力,与之伴随的是国内融资信誉环境愈来愈恶劣。可以说,中国国内股票市场早就堕落成了一个圈钱场所,政府每天惟一盘算的事情就是通过发行新股从市场上圈钱。
在中国股市已经被投机者折腾成“鸡肋”以后,中国政府将主意打到了海外股市,尤其是华尔街,其宣称的理由是要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上市企业本身,都知道真正的目的是圈钱。
中国企业海外圈钱已经有了先行者,这些先行者暴露出来的问题让华尔街疑虑重重。美国投资者曾集体诉讼中国人寿,其最重要的依据就是中国人寿没有披露其母公司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在2002年涉及54亿元人民币资金的违规行为。随着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数量增多,美国投资机构加大了对中国市场和企业的研究,《华尔街日报》曾列举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存在的三大缺陷:一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并不遵循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二是由于缺乏透明度和披露不充分,信用评级机构无法对多数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制定评级。三是中国政府往往对海外上市的多数中国公司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干涉。
中国概念股的起起落落
两大国有银行遭遇投资者冷眼,与2003年中国概念股炙手可热的场面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强烈反差。
中国概念股在海外市场上确实风光过一阵,2003年是中国概念股在海外市场上最红火的一年,点火者就是在美国被称为“股神”的金融大亨巴菲特。巴菲特认为,中国是世界经济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投资中国企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巴菲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巴菲特“名人效应”的带动下,从2003年4月起,海外市场开始热烈追逐在海外市场上市的中国企业。
2003年12月,中国人寿金额以35亿美元之巨首次公开上市轰动海外市场,香港甚至出现了多年未见的投资者排长龙领取认购表的景象。中国人寿最终公共认购数额达到初步可供认购总额的172倍,其股票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当天涨幅都超过了20%。中国携程旅行网在纳斯达克上市因市场追捧曾经提高了发行价,然(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 彰化古迹巡礼 品味台湾亲子行(组图)
- 天意高难问却柳暗花明 俄乌战争意外成一契机(图)
- 趣话七福神 揣摩日本人的幸福观(组图)
- 【电影故事】两个古怪的舅公拯救了少年灵魂(组图)
- 百年混乱 出现于人类社会的三匹恶狼(组图)
- 【云中君专栏】克敌疗伤 音乐的多种神奇功效(图)

- 北京老太太纽约神侃跨古今 毛泽东卷款秘史 秋收起义牵强附会 “危改”
- 高考0分作文(搞笑)
- 共产领袖们的私生活
- 21世纪的中国:大陆贫困地区顺口溜
- 江泽民之后的上海帮
- 李副书记与妞妞头上的“伞”究竟有多大?——评CCTV与妞妞
- 盗版WinXP面临30天大限 过期后数据全没
- 毛泽东同意打倒刘少奇始末
- 中共肺炎(又称武汉肺炎)
- 拜登
- 病毒
- COVID-19
- 疫苗
- 川普
- 特朗普
- 国安法
- 贸易战
- 习近平
- 华为
- 台铁
- 三峡大坝
- 新疆棉
- 长江
- 洪水
- 袁弓夷
- 港版国安法
- 汉光演习
- 国民党
- 退党
- 弗洛伊德
- BLM
- 中共
- 阎丽梦
- 金正恩
- 王岐山
- 赖清德
- 孟晚舟
- 关税
- 边境墙
- 彭斯
- 美国
- 贸易谈判
- 刘鹤
- 王沪宁
- 江泽民
- 崔永元
- 中南海
- 内幕
- 中共
- 反送中
- 贪官
- 情妇
- 腐败
- 反腐
- 打虎
- 官场
- 看中国
- 一国两制
- 法广
- 社交媒体
- 往事微痕
- 出卖国土
- FB
- 六四
- 朝鲜
- 加拿大
- 脱欧
- 央行
- 债务
- 杠杆
- 美元
- 货币
- 人民币
- 欧元
- 日元
- 港币
- 房地产
- 楼市
- 财政
- 财富
- 中产
- 海参崴
- 台湾
- 蔡英文
- 北京
- 刘强东
- 大妈
- 房价
- 疫苗
- 非洲猪瘟
- 大陆
- P2P
- 雾霾
- 基因编辑
- 防火墙
- 维权
- 709律师
- 上访
- 法轮功
- 网络审查
- 活摘器官
- 江东六十四屯
- 唐努乌梁海
- 长白山
- 白龙尾岛
- 江心坡
- SARS
- 新疆劳改营
- 言论自由
- 女主播
- 央视
- 华人
- 移民
- 华人
- 留学
- 海关
- 遣返
- 签证
- 回国
- 入籍
- 绿卡
- 民生
- 海外
- 加拿大
- 澳洲
- 民国
- 桂军
- 抗战
- 孙中山
- 蒋介石
- 宋美龄
- 邓小平
- 林彪
- 刘少奇
- 中共
- 皇帝
- 诸葛亮
- 易经
- 幽默人生
- 智慧
- 感悟
- 手机
- 预言
- 奇闻
- UFO
- 外星人
- 寿命
- 文革
- 养生
- 紫凤
- 贯明
- 李道真
- 轶飞
- 李云飞
- 云中君
- 辛思
- 夏闻
- 沧海
- 东方纵横
- 唐柏桥
- 王尚一
- 江枫
- 马新宇
- 黄清
- 子龙
- 园丁
- 今涛拍暗
- 李青城
- 秦就石
- 马来启
- 中经研
- 秦天靖
- 江浩
- 李子壬
- 紫君
- 秦山
- 陈破空
- 戴东尼
- 曹长青
- 邢仁涛
- 瑜正
- 简易
- 肖川
- 伍凡
- 顾言
- 归瑜
- 乙欣
- 陈泱潮
- 林立桐
- 徐沛
- 邓正梁
- 马斯克推特粉丝排首位 推文登顶(图)
- 美国禁令奏效 中国进口芯片制造设备“3年来首度下降”(图)
- 俄以间谍罪嫌拘捕美记者 冷战以来首次(图)
- 8个令人“早衰”的生活习惯 你有吗?(组图)
- 非法合法化?中共正向海外派驻“反腐执法人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