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油丑闻 重创星国信誉

发表:2004-12-04 09:1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自由时报编译俞智敏12月3日报导)中国国营“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在新加坡上市的海外子公司“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投资石油期货衍生性商品交易而亏损至少五亿五千万美元,让外界对中国企业的内部管理再度产生疑虑,尤其国营企业开始以商业实体身分营运所引发的潜在风险更受到高度关切。这桩金融丑闻不但可能浇熄投资人对中国股票的热情,还可能对积极成为中国企业区域营运中心的新加坡交易所的信誉造成沈重打击。

新加坡国营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与中国航油集团正设法提出对新加坡“中国航油”公司的救援方案。中国航油在过去数个月间持续押注油价下跌而铸成大错,交易金额更远超出了公司内部规定的上限。中国航油公司规定,假如全公司亏损逾五百万美元即应通知高层主管,并立即停止交易。

新加坡中国航油公司拥有提供中国航空燃油的进口专属权,该公司坦承从事石油衍生性商品交易而产生巨幅亏损,损失金额至少五亿五千万美元,几乎把价值五亿四千九百万美元的公司市值全数赔光,让七千名投资人欲哭无泪。

中国航油及北京母公司未依规定公布亏损消息,导致新加坡分析家质疑新加坡交易所的监督机制出了问题,新加坡当局现在必须尽快查出中国航油发生重大亏损的原因,并依法予以严惩。

新加坡国立大学企业管理与金融中心副主任麦润田表示,由于新加坡中国航油公司是一家重要的中国上市公司,假如新加坡交易所未能对此事采取行动,恐将危及交易所本身的信誉。

批评者认为,新加坡交易所早在中国航油近几个月来出现财务困难迹象时,就应启动警告机制,其中一项警讯就是中国航油母公司在今年十月二十日把新加坡中国航油的持股自七十五%减码为六十%,并从中获取了一亿九千六百万新加坡币(一亿两千万美元)的利润。

新加坡中国航油总裁陈久霖本周在呈交新加坡高等法院的宣誓证词中表示,中国航油在上述交易十天前即通知北京母公司有关子公司的重大亏损。

新加坡海峡时报三日则以头版报导说,中国航油母公司在十月出清子公司持股时未能公布子公司亏损,恐怕已经触犯内线交易法。新加坡Platts能源资讯公司负责人拉马萨米也说,新加坡交易所应该更严密监督中国航油交易,发生这种丑闻,证明交易所根本未尽监督职责。

新加坡华侨银行(OCBC)投资研究分析家则表示,中国股票近年来相当热门,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热情虽然不减,却一直担心中国国营企业的管理水准不佳,中国航油丑闻恐会大大影响投资人心理。

新加坡今年来已爆发多起公司丑闻,令人对新加坡素以为傲的金融声誉产生质疑。淡马锡控股上月爆发三名职员内线交易日本股票事件;在四月,“亚太酿酒”(APB)一名前财务经理因为诈欺交易银行七千一百万美元而被判刑四十二年。不过,由于新加坡在处理这些丑闻时都照章行事,因此一些专家认为,问题不在于是否爆发违规事件,而是在于金融主管当局如何处理;而从星国当局的处理态度来看,新加坡交易所的信誉未必会就此蒙尘。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