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家庭的中国孩子们:美国情灌溉中国根

发表:2005-01-28 20:2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8岁大的海伦眯着眼睛,拨弄着脖子上项链。坐在一旁的她的母亲--詹森太太慈爱地望着女儿,尽管她们并不是血缘关系上的真正母女,而且她们看起来如此不同:母亲金发碧眼,是典型的美国人,女儿黑头发黄皮肤,是个中国娃娃,但没错,她们是一家人。

美国情

“外表的不同并不能减少我对孩子们的爱,感谢上天让我们拥有了这两个女儿。”53岁的詹森太太和57岁的詹森先生住在加利福尼亚,夫妇都是公务员。由于不孕问题,两人决定收养一个孩子。

他们1997年通过一家专门机构收养了来自广西柳州的小姑娘刘文凤(音译),并给她改名为海伦。两年后,他们又从柳州收养了一个小女孩--海伦的妹妹克里斯蒂。“我们之所以收养两个是因为如果有一天我们夫妇离开人世,她们姐妹还可以相互照顾。”詹森太太说。

刚到这个家时,海伦感到有些陌生。詹森太太回忆说:“那时她管我叫‘阿姨’,尽管她并不知道我究竟是她哪个阿姨。”随着时间推移,詹森太太的小海伦逐渐融入了这个家庭,一份深厚的感情在这对特殊的母女之间建立起来。

同那些对孩子的身世讳莫如深的养父母不同,詹森夫妇从一开始就没有隐瞒姐妹俩的身世,而海伦也对收养有一套自己的见解,“一些父母想要有个孩子却无法拥有,同时一些孩子想要一个家庭,于是他们把这些孩子带回了自己家。”

海伦并不觉得自己的经历难以启齿,相反她很乐意与那些同她有着相似经历的被收养的孩子分享她的故事。

现在海伦8岁,是个快乐的三年级小学生,同12名同学相处得也很融洽。詹森太太骄傲地称赞自己的女儿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孩子,每门功课都很棒”。

海伦很爱母亲,但同时她也承认很想念自己的生母,并希望有一天能见到她。

“每天睡觉前我都会想起她,我想知道更多关于她的情况,例如她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在哪里,她在干什么……但或许她已经去世了。”说这番话时,海伦抬起头来,望了望她的母亲詹森太太。

尽管是被遗弃的孤儿,但海伦却从没有因此而怨恨自己的生母,“我想如果有任何别的可能,她一定不会把我丢弃,我相信她一定已经尽力了。”

詹森太太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我希望她们都能成为快乐、有责任感的人,对我们来讲,这就够了。”

中国根

尽管中国的回忆对海伦来讲像是一份不完整的记忆拼图,但詹森太太感觉到,幼年时的生活仍然给海伦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有一次我们带她去我弟弟家里玩,她突然用中文管那只动物叫‘猫’,而不是‘cat’,我猜测,虽然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中国,但一定有些东西仍深深印在她心里。”

这时詹森太太意识到,对于这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女孩来说,保持她与故乡之间的联系很重要。“我尊重中国的历史和文明,因此我也想让海伦知道,她是谁,她从哪来,这有助于她人格的发育。”

为了寻根,2004年,海伦和她的母亲踏上了回乡的路。在这次10天的旅程里,她们将取道香港,途经南宁,最后回到海伦的故乡柳州。海伦对这次旅行非常期待,“我激动得好几个晚上都睡不着觉。”

上次海伦回中国还是她3岁那年,那时父母正准备收养妹妹克里斯蒂。那一次短暂的旅程在她脑海中只留下了福利院的模糊印象,“那大约是一座两层高的小楼,前面有一片草坪,就跟我在美国的家一样。”

但对于詹森太太来讲,这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故地重游。她又见到了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是他们把女儿带到了她身边;她又回到了福利院,在那里她和两个中国女孩的命运都发生了改变。

现在,海伦每个星期五都要上中文课,她要学习拼读、书写汉字以及中国文化。海伦已经能够字正腔圆的唱一首《茉莉花》,“我们已经学了很多汉字,但我总是边学边忘,”海伦说,“可我会继续努力,也许有一天我会回中国上大学。”

此外,海伦和妹妹还要庆祝一些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端午节以及中秋节等等。她们还同那些与他们有着相同身世的中国孩子们一起做传统游戏,每月光顾几次中国餐馆,吃中餐。当然,中餐中也有不怎么对海伦胃口的,例如饺子至今她也不太喜欢。

所有这些都在提醒她们,尽管生活在另一个国家,但她们的根仍然在遥远的东方。

也许有一首诗最能表达她们现在这种心境:

“有两个国家,我都管她叫故乡一个我在那里出生,一个我在那里成长我的身份奇特又美妙因为这两个国家都在我生命中必不可少。”

成长痛

像海伦这样被美国人收养的中国孩子在美国并不鲜见。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美国人开始收养中国儿童。1991年共有61名孩子被收养,此后数量逐年上升,到了2003年,这一数字猛增到6858人,根据美国国务院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7000人。

同收养儿童数量一起增长的,还有人们对这些孩子心理发育的担忧,毕竟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些来自不同背景下的养子女,他们今后会如何定义自己的身份,这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这一问题引起了众多社会学家的关注。

来自亚利桑那州的简·布朗女士是国际收养问题方面的专家,已在这个领域工作了25年之久,她认为今后摆在那些收养子女和他们的家庭面前的,将是一段非常困难的时期。“今后将有一大批中国来的收养子女面临身份认知和情感上的问题,而此时却没有几个专家可以给他们建议。”

布朗女士19年前就建立了一个专门机构,旨在帮助那些来自别的国家的被收养子女树立健康的自我观念,并同100多个收养家庭建立长期联系,到今天,布朗太太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孩子。

布朗女士自己有三个孩子,而同时她也从中国和韩国收养了5个孩子,因此她最能理解养子女在成长中面临的痛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问自己,如果亲生父母没有遗弃他们,那现在会怎样,他们现在会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身份认知的问题。”

此后,他们就会竭力与自己的故乡取得联系,会访问自己的家乡,并与家乡来的人交朋友,而且身份认知的问题还会对他们养育子女造成影响。“他们会谨慎小心地选择住处选择在哪里养育子女。他们一般不喜欢孩子在白人聚居的地方成长,因为他们自己体尝过那种伤害。”

经过长期研究,布朗女士发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让孩子与原有的文化隔绝,对他们今后发展相当有害。“他们总是带着一副面具,告诉父母自己很好,自己并不觉得与同学或父母有什么不同。但等到了青春期或是成人之后,这些小问题就会变成不可收拾的大问题,”布朗女士说。相反,如果孩子们有机会同一些与他们有相似经历的人交流,情况就会大为改观。

仅仅靠孩子自己努力还不够。布朗女士认为,不仅是孩子,包括他们的养父母、老师、医生以及收养机构工作人员都应当加入,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自我观念。

“但遗憾的是,目前美国大多数人并不真正了解该如何教育一名收养子女,而且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该如何养育一个来自不同国度的孩子。”布朗女士指出,因此即使在收养行为已经完成,那些收养机构仍有必要继续他们的服务。

中国收养中心是民政部下管理收养事宜的官方机构,该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曾同外国政府合作,对这些在国外成长起来的中国收养儿童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由于这些孩子年纪尚幼,因此他们对于身份认知的问题表现得并不那么明显。

美国的部分收养机构也采取了行动。“孩子即希望”是美国四大收养中介机构之一,他们曾经办理过收养中国孩子的案例。

该机构发言人克里·巴隆表示,“我们鼓励养父母让孩子传承他们的传统文化,并建议通过庆祝中国传统节日、上中文课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羊城晚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