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中国外资存量渐成双刃剑

发表:2005-05-24 04:3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香港商报5月24日报导,2004年中国合同利用外资15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3%;实际利用60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3%。当前中国国内的外资存量在5000亿美元左右,大约占中国GDP的40%。对此,内地学者张明撰文称,高存量的外资‘正在演变为中国经济难以承受之重’。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极为重视引进外资,而外资的流入亦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巨大贡献,不仅直接扩大了国内的投资规模,拉动了GDP的增长;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出口。但是,外资是一种成本极高的筹资来源,过分依赖外资将会造成巨大的机会成本和效率损失。

偏赖外资成本高昂

中国居民的储蓄水平很高,远高于国内资本的形成水平。例如2001年到2003年的中国居民储蓄存量分别为73762亿元、86911亿元和103618 亿元,而这三年的资本形成总额分别为37461亿元、42305亿元和51383亿元。据美国《商务周刊》报道,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利润率一般在13% 到14%左右。如果利润率按10%进行计算,那么中国一年的外资利润总额为500亿美元,高达中国GDP的5%。

如果居民储蓄能够顺利转化为投资的话,那么这种成本损失将可避免。

对国际收支构成压力

如果外国投资者每年都把利润汇回本国,那么中国每年就会出现500亿美元的经常项目逆差。为维持平衡,中国必须维持每年5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而 2003年和2004年中国的贸易顺差也不过254亿美元和320亿美元。之所以未出现经常项目赤字,是因为外国投资者这些年将大部分收益留在中国再投资,但这些收益终会撤出中国,届时中国将可能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赤字,从而诱发国际收支危机。

加剧经济结构失衡

外资是追逐利润的私人资本,只可能投资潜在利润率高的部门和地区,因而加剧了中国经济固有的部门失衡和地区失衡。就部门失衡而言,外资过多地流入了贸易品部门(工业,尤其是加工工业),而不是非贸易品部门(服务业),令贸易品部门过度扩张,而非贸易品部门增长乏力,进一步扭曲了资源在两类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就地区失衡而言,外资过多地流向东部沿海地区,而非西部不发达地区,亦拉大了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