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地理课本:中国的各省地理

发表:2005-07-08 19:0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江苏省(事实上含上海市)

1. 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语道尽中国哪一省自古以来的繁荣盛况? 江苏省。

2. 江苏省的海岸平原,是由哪些河川冲积而成? 长江、淮河、黄河。

3. 影响江苏省南北各地农作物分布不同的主要因素是气候。

4. 江苏省海岸地带的内陆运河两侧,自清代末叶实行盐垦以来,大部分土地已成为棉田。

5. 江苏省由沿海向内陆,物产有海盐、棉花、粮食作物。影响此变化的因素是土壤(盐分的多寡)。

6. 江苏省由北而南可分为东麦杂粮区、稻麦区及稻茶区等三个农业区,此种分类是依据气候。

7. 江苏省居民利用环境,改善环境最适当的方法是开筑渠道。(江南较江北多)

8. 中国经济最繁荣、产业最发达的心脏地带是长江三角洲。

9. “龙蟠虎踞,形势险固。”是指哪一个都市? 南京。

10. 促使上海市成为中国最大经济中心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位置优越。

11. 中国最大的商业、金融和资讯中心是上海。

12. 中国哪一都市的市内交通发达,对外有铁、公路与沿海、内河、远洋航运,以及航空、电讯网路等,均称便利? 上海。

13. 中国哪一都市对外商具有庞大的吸引力,对先进技术吸收能力亦强? 上海。

浙江省

1. 中国哪一省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 浙江省。

2. 浙江省的地形,以哪两种为主体? 丘陵、山地。

3. 浙江省的地势倾斜状况是自西南向东北低降。

4. 浙江省沿岸的著名渔场是舟山群岛。

5. 浙江省渔业特别发达的原因是海岸曲折、港湾岛屿罗布。

6. 杭州湾的潮汐涨升特别高的原因是湾口宽广,湾内狭窄。

7. 浙江省各地产业不同,主要是受何种因素的影响? 地形。

8. 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围绕的三角地带,生活富庶,是中国知名的鱼米之乡和丝绸之府。

9. 森林覆盖率居中国之冠的省分是浙江省。

10. 中国哪一都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西湖风景区湖光山色,游人如织? 杭州市

11. 位于杭州北方,风景秀丽,浙江省著名的避暑胜地是莫干山。

安徽省

1. 皖北和皖中的界山,也是淮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是淮阳山。

2. 安徽省由北而南可分为哪三个地理区? 皖北平原、皖中盆地、皖南丘陵。“年雨量750公厘左右,夏季高温,主产玉米、甘藷、大豆;冬季正当北来寒流之冲,主产小麦。”以上叙述,是哪一个地区的特色? 皖北平原。

4. 安徽省有哪两大粮食作物? 小麦、水稻。

5. 有“中国茶乡”称号的是皖南。

6. 安徽省的重要都市,大多位于何处? 水陆交会处。

7. 长江和钱塘江两流域的分水岭是黄山。

8. 何项显例最足以说明安徽省居民适应环境、克服限制? 治理淮河。

9. 安徽省治理淮河水患的方法,在上游采取哪一项措施,使洪水获得有效的控制? 广建水库。

10. 安徽省治理淮河水患的方法,在平原地区采取哪一项措施,使洪水获得有效的控? 兴修加高淮河大堤。

11. 黄山是由哪一种岩石所构成? 花岗岩。

福建省

1. 哪两种地形占福建省总面积百分之九十以上?山地、丘陵。

2. 福建省哪一山脉风景秀丽,有“秀甲东南”之誉?武夷山。

3. 福建省的雨量分布特征为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4. 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的是福建、贵州。

5. 福建省河川的特色各成系统,独流入海。(横谷地形)

6. 福建省的河川多各成系统,独流入海,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丘陵错综分布。

7. 福建省是哪一种形状的水系? 格子状。

8. 福建省居民大量移往台湾及南洋各地的主要原因是(1)地形崎岖,山多田少,居民谋生不易(2)沿海海岸曲折多港湾,出海便利。

9. 台湾早期从福建移民者,主要来自漳州和泉州。

10. 福建省海岸的特征是山地、丘陵多逼近海岸。

11. 福建省有中国最著名的谷湾式海岸。此种海岸的成因是古代陆地下沉,海面相对上升。

12. 福建省的海岸是中国著名的谷湾式海岸,其特征是海岸曲折、港湾众多、岛屿罗列。

13. 福建省“由于古代陆地下沉,海面相对上升,淹没原有谷地,形成深阔的海湾。这种海岸特色,最有利于哪些产业的发展? 捕鱼、养殖、游憩。

14. 福建省内陆地区的居民,建造土楼居住,其主要目的是防御外来侵扰。

15. 福建省的士楼形式,圆楼比方楼具备哪些优点? 宽广视野,利于防卫,节省建材。

16. “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下冒出来的磨菇。”是用来形容福建省哪一种特殊景观? 土楼。

17. 福建省开放式的经济发展,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海运便利。

18. 福建省的经济特区位于厦门。(台商最密集的经济特区)

江西省

1. 江西省的地理基础是狭长的盆地。

2. 江西省气候较为湿热,是因地势周高中低而河湖众多,太阳辐射和蒸发强烈,湿气和热量不易散失。

3. 江西省属副热带气候,但各地气候显著不同,其主因是地势高低。

4. 江西庐山成为中国著名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地势高耸。

5. 江西省省会南昌位在盆底,夏季却较闷热,影响的主因是地势较低。

6. 哪一条河川,自南向北流,贯穿江西全省,流域最广,是航运的主要干线? 赣江。

7. 江西省辐辏状水陆交通线的中心是南昌。

8. 江西省景德镇虽然瓷土已竭,但瓷器工业仍举世闻名,其最主要的因素是工业的那一种特性条件仍存在当地? 工业惯性。

9. 素有“中国瓷都”之称的是景德镇。

10. 中国四大镇是指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

11. 中国哪一省矿产丰富,种类繁多,有“南钨北铜”的特色? 江西省。

12. 有“世界钨都”之称的是赣南的大瘐。

广东省

1. 中国哪一平原创造了种桑、养蚕、养鱼三者密切结合、循环利用的“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 珠江三角洲。

2. 珠江三角洲主要是由哪三条河川的泥沙堆积而成西江、北江、东江。

3. 珠江三角洲因基堤上栽种作物不同,可分为哪三种? 桑基鱼塘、蔗里鱼塘、果基鱼塘。

4. 广东省境内,设立了哪三个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

5. 五个经济特区中,发展最好的是深圳;主要原因为近香港。

6. 华南地区水陆交通的总枢纽和最大的综合性工业都市是广州。

7. 每年春、秋两季都会往哪一都市定期举办全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是中国对外最重要门户广州。

8. 香港发展为世界著名转口港的原因有(1)具有优良的天然港湾,港阔水深;(2)位置正当世界主要航线所经。

9. 香港包括哪三部分? 香港岛、九龙半岛南端和新界。

10. 为疏散大都市的过多人口和经济活动,可在大都市附近开发自足性的新市镇 而香港发展新市镇的地区是在新界。

11. 澳门长期以来,其经济命脉是观光及赌场收入。

广西壮族自治区

1. 中国所有少数民族中,哪一族人口最多? 壮族。

2. 广西全区属哪一河川的水系?西江。

3. 西江源远流长,主、支流密布,呈何种形状的水系? 树枝状。

4. 广西的河川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主要是受哪一因素的影响? 地形。

5. 广西境内正进行大规模水力开发的是红水河。

6. 广西境内的红水河,已兴建的发电厂有岩滩和大化。

7. 如果一个地区有石灰岩的分布,要发育成石灰岩地形,必须具备何项条件? 高温多雨。

8. 石灰岩地形发达的地区,最常见的景观是钟乳石、石笋、石柱(洞穴);峰林(地表)。

9.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这是指该区具有哪一种石灰岩地形景观? 峰林。

10. 阳朔、桂林特殊地形景观的成因是石灰岩层受雨水溶蚀。

11. 广西的滩江两岸,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美景,这是指该地区具有哪一种石灰岩地形景观? 峰林。

贵州省

1. 中国哪一省因地形崎岖,阴雨日多,环境的限制使居民生活艰困,因而百物昂贵? 贵州省。

2. 横互贵州省中部,是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苗岭。

3. 贵州省有“地无三里平”之称,形成这种崎岖破碎地形的原因是地壳上升和河川切割作用。

4. 贵州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发展,深受哪一种因素的影响? 石灰岩地形。

5. 中国哪一高原的石灰岩分布最广? 云贵高原。

6. 贵州省的哪一项产业发展最受石灰岩地形的限制? 农业。

7. 贵州省许多地表上的河流流经地下洞穴,成为地下河(伏流)。

8. “水在地下流,禾在田中死。”是由哪一种岩石所造成? 石灰岩地形。

9. 贵州省的“地下河”,对人文发展影响极大,主要包括有农业发展、兴建水库、交通建设。

10. 贵州川省最重要的动力资源是煤矿。

11. 中国苗族人口分布最多的省分是贵州省。

12. 苗族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是芦笙。

13. 中国的分割高原包括云贵高原(溶蚀及河蚀)及黄土高原(河蚀)。

云南省

1. 云南省的地形特征,东部是高原;西部是纵谷。

2. 云南省东部地理特征和贵川省相似,合称云贵高原。

3.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形容哪一种地形的特殊景观? 纵谷。

4. 云南省的哪一河流以西,走山河相间、高山深谷的纵谷? 元江。

5. 云南省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深受哪一种地形的影响? 纵谷。

6. 云南省的气候和植被景观分布的特色,主要是受哪一因素影响? 地势高低。

7. 中国哪一省参镏掷喾倍啵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