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战内地香港与美国股市 我与香港老公理财记

作者:作者:supperlym 发表:2005-08-08 14:1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也曾盲从过,也曾盲目过,理财、人生、生活道路,路漫漫而求之,吾将上下求索,回首,回首,何去,何从?

  先酸一段,混迹“江湖”十年,起起伏伏,人生恍如梦,但是起码现在我知道自己要什么了。

  97年进入股市,十分清楚地记得当年踏入证券部密密麻麻的人群,和第一眼望见了不停跳跃的屏幕:红色、一片红色!那天,清楚带着两千元去看热闹,那时的股市用“热火朝天”

  来形容不以为过,所有的人都在炒股,于是我也要开户,营业部的人员对我说:“至少两万元开户。”于是,回头我立刻就了两万元开户,还记得第一买股票的时候,傻呼呼坚持要买涨停板的股票,因为在屏幕上卖出为零啊,没人卖就是好股票!傻到那样的程度,两万元作为本钱居然在一个月内被我买中两只涨停板的股票,好过一个月工资噢!这样,我开始不停的投钱,LG本来是彻底的储蓄保守派,在如此利益面前,居然也参与进去了,我们的理财也算是第一步开始吧。

  接下来,连卖菜的阿姨拿出自己的积蓄,也在谈市赢率的时候,大家就知道泡沫到了什么程度了,记得除了涨还是涨,深发展和四川长虹套牢了多少股民?而那时唯其是瞻!龙头股,我至今清楚的记得深圳经济台那个长头发的评论MM听某著名股评家侃侃而谈:买股票就是要买龙头,坚持长期持有,不管波动如何。

  那个年代,我输得一塌糊涂,在起起伏伏的线上,也曾买过翻倍的股票,更多是输得只有一半的股票,终究我看不清、想不通中国股市,彻底远离股市,因为逃离,也躲过了这几年的漫漫熊途,终于不做了95%的蟹民。

  然而,我输了,老公却不服。

  LG是香港人,跟我一个办公室,工作久了天天呆一块,一个公司的年终晚会上,他做男主持,我做女主持,对白对着对着居然开始和谐起来,后来,不知不觉中牵手多年,直到离开,这是后话。

  香港的楼市97年时一个排队买楼筹码可以炒到10W,去到茶楼喝茶,满世界形形色色、三教九流的人都在讨论哪里要开盘了,哪里的楼又升了,有时在旺角的茶餐厅里看见师奶打扮人物,老公扯我衣服偷偷地告诉我:“别小看这些人了,不定分分钟就几十W落袋。”令我想起这两年中国的楼市。”

  我们没有钱去接手那么高的房价,两人都在大陆工作,在香港买楼简直是不可企及的梦想,又都是打工族,只是集合了兄弟姐妹几家的钱投入香港股市遥控下操作,三个月增长了30%,各家皆大欢喜,特别是地产股作为当年的龙头股,LG后悔莫及没买到龙头。

  金融风暴来了,迅速而有直接,哗的掉头直下。万幸的是我们好在没买楼,却把所有各家的集资钱输得只剩20%,作为集资倡议者,LG自己把钱填了。在尖沙咀的街头,几个朋友喝得一塌糊涂,叹气好景不在,之后他们有的
移民,有的被迫卖楼。随后,LG被公司调入上海分部,专心工作,再不提
股票。

  看过冷暖人生的网上的文章,其中一句话的意思:“股民对自己投入几W在股市里眼睛

都不眨一下,但对于买菜之类的小事却分分计较。”

  我们随大流而动,典型的羊群,输得无话可说,比起这论坛上的人来说,成绩简直交不出手。

  输了,却没有真正反省,也没有总结原因,人在成倍涨幅的数额或数倍利润面前,很少有人能冷静面对,失去判断力。

  于是,我们一亏再亏。

  我输掉了所有工作积蓄之后,却养成了看财经、看新闻、关心时势的习惯,延续至今,不知道算不算股市的后遗症呢?

  LG公司发展却蒸蒸日上,在纳斯达克上市,他作为公司高层,又是在中国上班,我们收入还是很不错,我们不买车,因为那是消耗品,不买奢侈品,因为经过97身边太多负资产的朋友。小心翼翼的积累,当我们帐面上出现了一个整数时,相拥欣喜若狂!

  然而,红酬国企股来了,网络浪潮来了。一晚,LG公司的朋友偷偷拉他出去,之后我知道在教他炒点数,通常需要押一笔不小的数额,然后以恒生指数一个点为单位,比如一个点为50元,那么一天升100点,就赚5000元;如果你买得是升,股指掉100点,输5000。升跌由你自由选择,LG与朋友合伙,一个月居然回帐5W,他又心动了!而且还拉我下水,那时我刚好有了孩子,他说你看这么大利润,不如在家看盘好了。

  我们连线,在证券行开户,开始看盘,学炒认股证,这也是一种以小搏大的办法,把股价拆分数份,一但升或跌,也是可以以十分之一的价格赚取更大的幅度。

  十分清楚记得,每天我怀着孩子读财经,看美国走势,一个月内从2角的升过8角,我就在这数字游戏中度过十月,直到孩子出世,我们基本赚了一些。

  香港经济回升了,楼市开始上涨了,电信盈科来了,“TOM.COM”估计这是所有香港人都难以忘怀的股票,电视采访那个阿伯认真地对记者说:他买到了,要象带儿子一样的带大它。德信佳一经包装变身成为电信盈科,迅速涨至2元,接下来,势如破竹,谁也没敢买,成功打败新加坡电信买入香港电信,我们再等不住了,在跌回10元的那个春节初二我们坐在电脑前开始入货,4月我们在18元全数卖出,接下来,它稍微停顿又直升到快30,涨到此LG整天谈论的都是它,我们的话题除了孩子就是它。后来跌回16元时,当时它的执行总裁袁天平已经出完手中的股票,而LG却不甘心又偷偷买进,而且还逢低买入,并瞒着我。它一路跌无止尽,又过一年,LG告诉我家里负增长,我们一年的收入全贴进去了,再过一年我们离两人拥抱过的整数关已经相当遥远。

  回想起来,在那种全民燥热的股票和楼市年代,没有人能理智地分析过。

  当LG第二年连续告诉我,家里又是负增长时,我们相对无言。

 而LG事业进入一个坎,从国外回来的他不习惯公司里复杂的人际关系,明明什么也不懂的人却因为是老板的亲戚关系而任意妄为,拿公司的资源去做私事,以他直爽执着的性格和以自己为“侠之大者”的处事风范,清水无鱼,而他没有诚信如何做人,最后怎么会不惹祸上身?公司的关系一团糟,利益派们排挤他,尽管他在这家公司三个月就扭亏为盈,然而跟老板打江山的老臣们终于还是让LG憋不下去了,辞职报告上,老板签字时只是客气了一下。


  在家两个月,我们开始反省自己,因为孩子,两个嘻哈的“大小孩”开始学会长大,学会要对未来负责,我们要放弃这样的数字游戏,真正过有质量的生活,而这个与太多的钱没有关系,我们走出来了。

  LG新工作如期而来,而且是更好的职位和公司。我在考虑着是否应该重返职场,我们开始重新打造生活:爬山、远足、露营、读天文、看地理,开着烂烂的奥拓自得其乐去淘货,似乎生活要从此定义。每一个周末,我们总是黑得象炭头一样从山里回来,终究抵不过命运的捉弄,在稻城的路上,一路坚持着的他死于高原反应,我捧着骨灰回来,在对着大海的地方给他找了个安身的地方,许多年后的梦里:他从雪山走出,笑眯迷地说我走了,我相信他一定去了天堂。

  七年后,我又似乎回到起点,只是身边多了孩子,还有重新对生活的审视,我知道我要什么,我为什么活着,同时,这个家,我也要好好打理了。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