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一个沦落街头的母亲

发表:2006-05-23 07: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有一种感动已经在心里很久了,那就是强烈的希望自己能够走入民间,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献给那些苦难中的人,真切的去关怀每一个个体的不幸,并力所能及的支援他们。有感于生活的压力,这些至今也只是停留在口头言说上,未能如愿,心中怀着长久的愧疚!

  今天从附近的城乡超市买了一些海鲜回来,路过天桥时被一个在路边乞讨的老年妇女的一纸诉状给吸引住了。凭记忆,上面大意是:“她有个女儿叫朱遂,她的一个女儿罢占了她的财产,不给养老费,另一个女儿支援她告状,到处借贷了9000多元给法官送礼,但是法官收了礼不办案,当地官员还威胁她和帮她告状的女儿,让她们不准告状,结果她到京上访,多年过去了,至今一直无果,直到现在流浪街头,生活无着,请好心人给一毛钱或给点饭吃。”这张诉状上还写着,请你们不要打110,有人多次打过110,他们把我抓去,不让乞讨。
  
  看见这样的诉说,我蹲下身去,有种想把她接回家的冲动。我挨近她,问:“老人你是哪里人,你知道自己叫什么吗?”她说话非常的不清晰,目光呆滞而无神,已经很难再和人有正常的交流,这种状况显然是长期在外的饥饿等艰难的生存状况造成的。我本想介入调查她的遭遇,用文字的方式公之以众,以求能给她一些帮助,改变她的局面;但是,如果目前她的状况已无法向我具体的描述她的遭遇,她现在连向别人伸冤的能力都没有了。
  
  我再看她旁边的物品,一个蛇皮袋,袋内装着一条单薄的被子,老人的右侧身旁还放着一个铁碗,碗内装着用西红柿做得面,这面看起来很浑浊,很稀,不像是正常从店里卖得,而像是别人吃剩的东西。我抑制不住想了解她身份的冲动,努力的挨近她,询问她一些情况,并几乎用耳朵贴着她的嘴,想听她告诉我她的名字和她的冤屈,可是终于她没有能够告诉我,她姓什么,叫什么,遭遇了什么。

  虽然如此,这时周围已经围了几十个人,他们惊奇于我和老人的对话,就站住了,很多人在观看老人的诉状,有些看完后就掏了十元的钱给老人。我担心等下别的坏人把钱拿走了,就收起那些钱,自己也掏了二十元钱,连同别人的捐赠一起交给了老人,让她装到怀里。老人颤抖得接过钱,很感动,因为伤害已经非常麻木的她开始哀泣。
  
  正当这时,有声音大声说:“聚在这里干嘛,散了!散了!”我回头看见了两个穿着制服的胖胖的城管,他们的脸上有掌管着不容挑战的权威所产生的威严,我无法和他们争执,只好走开了,别的人也走开了,我知道我要是不走的话,我也可能被他们带走,接着可能成为另一个孙志刚,或者被他们迫害成为另一个精神失常,只能流落街头的人。
  
  走下天桥,回头望了一眼那些城管和再次被人丢在一旁的那位已经处于濒死边缘的老年妇女,我深深的觉得悲哀!本来那些国家公务员,民众用钱养活了你们,你们应当为民众伸冤。可是,从这位老年妇女的身上,我看见了,他们那些人腐败、收礼、不替有冤屈的人办案,还迫害别人。到今日,老人已经对那些人失去了信心,在和那些人无数次的打交道,再被 110收容过无数次之后,今天的她已经没有能力再上访,她已经没有能力详细的告诉别人她的身份和她蒙冤的具体情况,她也不再指望那些人能帮自己洗刷冤情、伸张正义,这个从她叫别人不要打110可以看出,在无数次和那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她已对他们失望。现在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到街头去,向好心人求一毛钱或一些饭吃。然而就是这样卑微的要求也不被他们许可,城管冲散了民间想救济她的好心人,通过这种方式证明自己的伟光正。这种作法比直接把她打死只稍微好一点点,就是他们没有亲手把她打死,但是他们阻止了别的试图救援她的人,这结果将直接威胁到老人的生存权。

  我有种预感这位老人在110和城管的监控之下,所剩的日子已经不多了,在某一个饥饿的时刻他无法从别人那里再获得足够的帮助,在某一个寒冷的夜晚她没有足于抵御寒冷的衣服和被子,这些都可能造成老人的死去。
  
  一个生命的消失本来很平常,可是当一个人的生命是在蒙受冤屈、被阻止被救援的情况下消失,这被仅违背人道,也太不正常了。因为如此,我愿意记录这样并不希奇的关于一个人蒙冤的故事,我无法确切的知道她的身份,但是根据记录,她是一个叫朱遂的女人的母亲、一个因被腐败官员压榨逼迫而流落街头的女人,现在她已经没有能力继续伸冤,唯一能替她申诉冤情的是她曾经写得一张申诉、就是她面前的那张纸,这就是一些有关她在这个时代生存过的痕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