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禁止筷子出口日本真相

发表:2006-05-24 01: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6年5月13日,中国留学生周密在东京的“百元店”(所有商品都是100日元)里发现,原先一包“80双”的一次性筷子现在都变成了“50双”──中国筷子涨价了。不过在日本,筷子涨价却似乎不是“80”变成了“50”这么简单。

在大阪,旗下拥有760家连锁店的“Marushe”酒店,近来“将店内的筷子全换成了塑料筷子”,还推出了“凡自己带筷子到该店吃饭的消费者将享受50 日元的优惠”措施。日本《每日新闻》报道说,“Marushe”酒店此举的原因是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一次性木筷的生产限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价格因此上升了50%。

“筷子荒”!日本媒体这样形容。其实,一个多月前的《日本经济新闻》就曾放出中国政府可能于2008年停止对日本出口一次性筷子的消息。根据日本农林水产省林野厅的统计,日本每年要消耗250亿双一次性筷子,其中有96%来自中国。

而根据日本“割箸输入协会”的统计,过去两年,中国对日本一次性筷子的出口都保持在450万箱以上(每箱5000双)。而位列对日一次性筷子出口第二位的智利,2005年才刚刚超过5000箱。据说韩国也对日出口筷子,不过2005年只有4箱而已。每箱筷子25-70美元不等,中日的筷子贸易总值大约每年 1.6亿美元。

媒体的报道让日本“割箸输入协会”事务局长福冈一郎也有点不知所措,他为此向中国相关机构求证,证实“中国政府未有此决定”。他告诉记者:“现在日本市场的木筷供应稳定。”不过,考虑到中国对日出口筷子的数量,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中国将停止对日本出口一次性筷子”的消息会吸引日本媒体争相报道了。

“在我们的统计中,对日一次性筷子的出口量并没有减少。”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卫生筷分会副秘书长袁秉康对记者说。“最近几个月,每月都有三、四十万箱一次性木筷运去日本,和往年没有任何区别。”身兼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卫生筷分会木筷协调组理事长,同时又经营大连一家主要的对日木筷出口贸易公司的刘保国也这样说。

在中国出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中,80%以上是东北的木材加工企业生产的木筷,而大连就是这些筷子的主要出口基地。2004年1月1日起,中国取消了对木制筷子13%的出口退税。去年6月28日,一次性筷子的系列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实施,对一次性木筷、竹筷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水准定下了严格的标准。而今年4月1 日起,国家再次出台政策,对一次性木筷征收5%的消费税。加上原材料价格上升,人力成本提高等因素,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如果按照原先的价格,那么生产一次性筷子基本上就没有利润可言了。”浙江竹制品协会会长郑承烈说。讨价还价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2005年11月间,在大连和厦门,中国“木筷协调组”与日本“割箸输入协会”两次会谈。

“我们和日本主要谈的就是价格的问题。我们的设想是将中国到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的价钱提高50%,但我们也没有提出明确的涨价时间表。但是从去年底到现在,这个价格已经提高了30%。”袁秉康说。

这一点在福冈一郎口中得到了证实。“去年11月10日在大连举办的会议决定从2005年12月1日开始提高30%的出口价格,同时预定从2006年3月1日开始再涨价20%。”他介绍说。

事实上,中国一次性筷子的出口早先也引起日本方面的紧张。2001年8月,日本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葱、鲜香菇、蔺草席3种农产品进行限制,中国也相应提高了从日本进口汽车零配件关税。之后不久,日本的一次性筷子生产企业就曾探讨过要发起对中国筷子“实施紧急进口限制措施”,要求中国“控制出口数量”或“提高对日出口价格”。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