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压倒“求知”

发表:2006-06-03 00: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前些时候,《江南时报》有一篇报道说,现在的大学生临近毕业时,为了找个好职业,不光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在金钱投入上也不惜血本,其中列举了河南财经学院法学系一位学生的“求职账单”:

考驾照1700元;考秘书资格证600元;司法考试:报名费210元、资料费500元、交通费10元,共720元;制作简历30元;面试服装费……

以上合计5531元,仅仅是他凭记忆记下的,一个不完全的记录。据这位学生说,他花费的不算多,有些同学天南海北到处去应聘,参加各类考试,花钱更多。当然,钱花得再多真正确定了工作的却很少。这份“求职账单”为我们提供的仅仅是当前大学生求职的一个活标本,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许多无奈和悲伤,也能体会到求知与求职之间的价值失衡。

本来每个人进大学都是为了求知,而在压倒一切的就业压力之下,求职几乎成为了大学生的第一目标,也是最终目标。求知让位于求职,这是最近10来年大学校园中静悄悄进行的一场大变化,从根本上颠覆了原有的、多少年来为人们所信奉的大学价值。当莘莘学子整天为求职而奔忙时,还有多少人会把求知真正当回事?据说有些大学生自从迈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为毕业后的出路忙乎开了,即使不是这样做的学生,也时刻徘徊在就业、求职的阴影之中。

在这样一种无形的压力下,一切非实用、非技术性、不能量化、与求职没有直接关系的学科逐渐被人们所抛弃,人们热衷于追逐计算机等级、英语升级、入党,以及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只要有利于找到体面、收入高的职业,什么事都可以去做,只要与此无关或者暂时还没有什么利害关系的,则一律弃之如敝屣。大学生从昔日的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仿佛一夜之间沦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在求职越来越难、求职门槛越来越高的今天,只能去迎合招聘市场的需要,按招聘单位的需要打扮自己、塑造自己,千方百计地取悦对方,一切都为了让对方满意,使对方能相中自己。招聘者也知道如今的行情在变,大学生多如过江之鲫,乘机抬高门槛,比如有些部门招考,光是报名费动辄就要数百元,还有昂贵的资料费,等等。

在这样一种不可能回避的求职趋势下,呼吁大学生安心学业,去学无用之学,阅读人类经典,提高人文修养,埋头科学探索,自然都会变得越来越奢侈。大学因此渐渐失去了超越的目光,越来越向职业学校的轨道上滑去,大学生日益丧失求知的乐趣,似乎上学就是为了找职业。

这个问题实际上可以提醒我们的大学、我们的大学生,包括全社会: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找一个“好工作”,以“求职”压倒“求知”的趋向,是潜藏着巨大风险和危机的;这个世界上还有远比实用的,也就是这个证书、那个证书可以证明你自己的东西更重要的,那是一种无形的、非实用的精神价值。这个社会同样需要建立在基本诚信之上的安全感,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多的安全和信任,大学教育要关注这些问题。大学生也应该在求职的同时,抬头看看天空,无论是大自然的天空,还是知识的浩瀚天空。毕竟求知要比求职重要,求知与求职本质上并不矛盾,解决了求知问题,求职也就不大会成为问题。(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