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中国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沙漠正逼近我们

发表:2006-06-05 18:17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指出,紧接水和空气之后,土地是所有生命的基础,土壤一旦丧失,其再造将让人类付出数千年的时间代价。2006年世界环境日聚焦“沙漠和荒漠化”,关注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为全人类敲响“沙漠和荒漠化”警钟!这是乍得刮沙尘暴的资料照片。

中国的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据国家环保总局昨天发布的《中国生态保护》,目前生态环境脆弱区占中国国土面积的60%以上。此外,中国还面对森林资源质量不高,90%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耕地自然生态遭农药破坏,海域污染,城市水源短缺,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

  国家环保总局通过官方网站发布的新闻通稿称,中国必须建立保护生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同时将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损失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上述意见的精神与前一阵引起外界不同猜测的中国“绿色GDP”计划一致,不过,环保总局并未直接提及“绿色GDP”的字眼。今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曾报道中国将放弃“绿色GDP”计划,但不久后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都先后出面辟谣。

  《中国生态保护》发布于世界环境日(6月5日)前夕,是国家环保总局首次全面介绍中国生态保护面临的严峻挑战。这也是继上周五国务院七部门部署2006年环保专项行动后,中国当局再次高调突出环保的重要性。

 近年来,由于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经济活动中过度开采与破坏环境资源,使环保迅速成为中国突出的经济与社会问题。

  环境恶质化不仅危害到人民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威胁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也给中国政府带来国际压力。中国的环保与高能耗问题,是国际社会谈论中国威胁论时,除军力与贸易课题外,经常拿来做文章的又一题目。

  即使是中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资源消耗是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家环保总局在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但单位GDP能耗、物耗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报告引述有关负责人说,中国近三分之一的国土生态环境质量优良,三分之一的国土生态环境处于差或较差水平。

  报告也总结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已经采取的措施,包括在全国建立了2349处总面积15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15%的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形成类型较齐全、布局较合理、功能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

  此外,环保总局也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合作开展18个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组织编制《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2006-2020年)》,以统筹安排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布局和建设。

  当局还加大对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物种资源和农村生态的保护力度。在2000到2004年间,中国的万元GDP用水量减少211立方米,降低34.6%。

  该负责人表示,中国生态保护的政策、法规及标准的不完善,以及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渠道的单一,这些都制约了环保的成效。

  
联合早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