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流,也是中国第一大河。根据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和湖泊研究所、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单位4月14号在长沙联合发布的《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2007》,被称为中国“母亲河”的长江健康状况不佳,有些河段水质的恶化已经不可逆转。
这份被视为是迄今为止观点最权威、数据最翔实的“体检”报告说,未来气候变暖对长江的影响越来越大,虽然修建了三峡大坝,但是长江的防洪形势仍然严峻。长江流域的废水排放量年年增加,水质呈恶化趋势。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导致白暨豚、中华鲟等数十种鱼类物种的生存告急。
*资源过度开发影响生态*
四川省地矿局地质勘探队总工程师范晓同意报告的结论。他说,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长江流域的污染有增无减。除了治理措施跟不上之外,他认为水利资源的过度开发极大影响了生态,比如从重庆到广元一段水域建造了16个水利枢纽,不但在乾旱季节的沿岸造成缺水问题,也造成长江的自洁能力下降。
范晓说:“现在整个长江流域大规模地兴建水利开发,修了很多坝,还有的坝正在再建。一系列的大坝修起来以后,使得流动的河流在很多河段变成静止或者是接近于静止的水库的状态。流动的河流有自净的能力,流速减缓后,自净能力就会下降,就会在水库里造成累计性的污染。”
*不可逆转的水质污染*
中国官方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星期一援引这份报告说,长江干流污染长达600多公里,湘江、岷江、沱江和黄浦江等支流30%被严重污染。长江水中大量的污染物已经给长江水质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
四川省地矿局地质勘探队总工程师范晓说,兴建三峡大坝时,国家大量投资建设污水处理与固体废物处理工程,但是目前污水处理的配套工程管网建设没有跟上。与此同时,由于建设三峡而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失业工人,他们的贫困问题严重,迫切需要就业,因此长江沿岸的地方政府,包括重庆和成都,都在加大经济发展力度,引进新的大型工业项目。
范晓说:“政府为了拉动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包括三峡库区,它准备布置一系列的重化工产业,重新提出在三峡库区搞一个重化工基地,这样做的话,对环境的压力不但不会减小,反而会增大。”
范晓总工程师说,没有独立执法权力的环保部门无法对政府的决策形成制约,因为环保部门属于地方政府领导,其官员任命也是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决定的。尽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但该法律对地方政府的约束有限,他们追求的第一目标仍然是GDP增长,虽然大家都在大讲科学发展观。
*民间人士大声疾呼*
长江流经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养育着相当于中国三分之一人口的4亿民众,沿岸省市的GDP占全国总量的54%。中国多位专家学者为长江污染日益严重不断大声疾呼,一旦长江水系生态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中国民间研究机构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章琦在对其家乡江苏长江下游的一次考察中,看到60公里江岸上钢铁厂、化工厂、造纸厂、造船厂、拆船厂等重污染企业一字排开,工业废水大多直排长江。根据2004年的数据,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达256吨,60%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危及沿岸500多个城市的用水。章琦等人呼吁:拯救长江,刻不容缓。
来源:美国之音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