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色文化论争凸显国人浮躁心态

作者:李亚广 发表:2008-01-20 13: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近日,德国之声电台网站披露的"《花花公子》将在奥运期间解禁!"的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引发了国人的强烈关注。尽管北京奥组委对此消息进行了否认和澄清,但有关"该不该解禁《花花公子》"的投票在环球网第一话题仍吸引了上千网友的激烈讨论,正、反两方的投票数更是呈胶着状态交替上升(2008年1月12日《环球时报》)。

自大众对李安的电影《色戒》激情床戏的口诛笔伐,到广电总局对涉"黄"电影《苹果》的严厉开刀,如今又出现所谓代表了西方情色文化的《花花公子》的奥运解禁论争,这段时间,国人对"情色"的关注度不可谓不高。对情色文化的论争,如今连奥运的光环也扯上了,似乎人人都想为国家的荣誉、民族的精神担当责任,此般境界,何等高尚,还有什么比这更吸引国人的胃口呢?

笔者倒要不合时宜地问上一句:"色"要"戒",何必非扯上奥运的光环不可?窃以为,当前,把"情色文化"与"奥运盛会"关联起来的论争,只不过是一场自下而上,从民间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标榜着"爱国热情"的浮躁跟风心态的产物罢了。从媒体到大众,从眼球到口水,已然让国人的神经异常焦躁不安,设若再把这种乐此不疲的论争延及奥运,岂不要让好不容易盼来的体育盛会顿生尴尬?

其实,细心考究一下就可以明白,"情色"文化并非新鲜物,乃社会一常态。这些年来,一夜情、同性恋、性工作者、艾滋病等在我们的身边潜滋暗长;而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靠夸张性描写吸引读者眼球的作品,以及用色情噱头拉动票房的成人电影也哗众取宠。这些都早已令国人见怪不怪了。而在民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情与色"的态度,又是那么的"渴望"与"随意",聊天时的"黄色笑话"、短信中的"黄段子"随处可见。若真要戒色,谈何容易!

显然,对情色文化的"禁"还是"不禁",国人的心态之所以复杂,无不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奥运会所承载的至高无上的梦想与意义。但是,解禁《花花公子》并不能代表对外开放的姿态,反之,禁也不可说明神州大地出现的情色歪风就从此能销声匿迹。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国人在大声聒噪地对外来的"情色文化"禁与不禁振臂高呼之时,为何就不好好想一想,一直以来,由于自我的放纵与庸俗使得文化躯体所中的"情色"之毒有多深!否则,《花花公子》又怎会对中国偌大市场涎垂三尺?

北京奥运是不太可能成为根治国人痼疾的灵丹妙药,它只是一面镜子,用以鉴照。当务之急,则需国人能借此好好地观照自我,审察自我,解剖自我,完善自我,及时"戒"除内在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人民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