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事件相关信息已披露 公众为何仍有质疑?

发表:2008-07-06 09:35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新华网4日转刊齐鲁晚报的评论文章说,最近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在政府已经披露了相关信息后,公众为什么还有许多质疑,这值得思考。全文如下:

贵州瓮安“6·28”打砸抢烧突发事件,和华南虎照事件尽管互不关联,但笔者注意到,在信息披露方面,两地政府却面临着相似的处境。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有责任、有义务对公众关心的信息进行披露。问题是,在政府已经披露了相关信息后,公众为什么还有许多质疑?政府部门是不是没有完全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呢?

6月29日,沸沸扬扬8个多月之后,陕西省政府新闻办宣布“虎照”是周正龙炮制的纸老虎,但公众却没有停止质疑,而是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比如,对于周正龙 的处理是不是公正?他是不是替罪羊,其背后有没有操纵者?相关领导干部真的只是“不作为、乱作为”吗?周正龙作为当事人,记者为何无法采访他?摄影界专家 也指出,虎照技术处理极为复杂,周正龙无法单独完成。

贵州瓮安“6·28”事件的牵扯面更广也更复杂。 7月1日,贵州省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该事件。应该说,政府的行动还是比较迅速的。事发后,新华社也较快发出消息,这表现出党和国家处置突发事件越 来越成熟。尽管如此,公众和媒体却想知道更多,与“虎照”事件一样,贵州省官方发布信息后,舆论仍然有很多追问。

比如,对于李树芬之死,尽管法医已经进行了三次尸检,但还有不少网友质疑:她到底是自杀还是他杀?其中是否还有隐情?李树芬之死跟“6·28”事件究竟是什么关系?打砸抢烧突发事件究竟是如何组织的?

笔者注意到,贵州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和陕西省的新闻发布会,都是由省政府新闻办组织的,相关当事人却没有出现。这种不平衡的信息发布模式,也引起了公众的质疑。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都属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这也为公众知情权提供了有效的保证。在“虎照”事件中,对于事实真相穷追不舍的法律学者郝劲松,就将该条例作为重要的法律依据步步猛追。

因此,我们可以说,“6·28”事件和“虎照”事件是两面镜子。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些地方政府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仍有一些传统思维,这种思维在网络时代显然行不通,于法于理也说不过去。

突 发事件的信息发布,也是新闻宣传的一部分。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时明确表示,新闻宣传要按照传播规律办事。那么,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我们 的政府官员,是不是有这分勇气、自信和责任感,在披露公众关心的信息时,采取更开明开放、更全面灵活、更让人信服、更符合新闻宣传规律的工作方式,而不留 尾巴呢?

贵州瓮安县县政府和公安局大楼开始修复




瓮安“6·28”打砸抢烧事件中,该县公安局大楼、县政府大楼、县民政大楼、县财政大楼和县委大楼损毁严重。昨日,该县已开始全面修复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大楼;而县委大楼因为损毁严重无法修复,今日将全部拆除。

始 于昨日的修复工作,由瓮安县建设局副局长张佑祥担任现场总指挥。据他透露,这次修复工作主要集中于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办公大楼,这两栋办公大楼目前的玻璃幕 墙、铝合金和水电线路等全部遭到破坏,但整个建筑骨架仍然完好,继续投用并无质量隐患。经建设局组织的专家认定,这两栋大楼只要完善水电系统,完善玻璃幕 墙和铝合金等辅助设施,完全可以变成面貌一新的办公大楼。而县民政大楼和财政大楼虽然在事件中也遭到砖块等物袭击,但整个内外装潢并未遭到更大的破坏,现 两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仍能继续在大楼里办公,因此本次全面修复工作暂不考虑这两栋建筑。

张佑祥介绍,县委大楼始建于解放初,系砖木结 构,在“6·28”事件中,被不法分子焚火燃烧,致使整个大楼的木质部分全部被烧毁,造成上下顶楼的水泥压板开始倾斜脱落,已成危房。该县已决定今日起彻 底拆除这栋大楼,预计在10个工作日内将拆除的大楼清运干净,新县委大楼是否在旧址重建暂无定论。记者昨日来到这栋已有50余年历史的三层建筑前,发现杂 乱的废墟中仍冒出缕缕黑烟。

记者昨日在县政府和县公安局办公大楼修复现场看到,100余人的施工队伍正在紧张搭建脚手架,整个修复工程包括外墙装修、水电恢复、内部装饰等多项内容。据了解,整个修复工作将于本月底结束,修复工作结束后即可投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环球时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