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运动员鲜为人知的训练生活 (图)

从美国的业余看中国的专业

作者:华青综合报道 发表:2008-08-27 13:1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美国时代杂志文章《中国的金牌疯》,报导中国体校为培养金牌选手如何将青少年
逼到极限。图为山东鲁能乒乓球学校。


耗时7年耗资430亿美元的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结束了。拿到51枚金牌的中国是体育强国吗?成为当今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美国女排主教练 、领队郎平的一句话"我在美国直到2月前是光杆司令"成为这一热议问题的经典答案。

郎平在中美两国都担任过教练,这次由她带领的美国女排在京奥女子排球预赛中以3:2战胜了中国队。赛后, 郎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当问及中美两国运动队参加奥运比赛有什么不同时,谈了自已的亲身感受。

郎平:我在美国直到2月前是光杆司令

郎平说美国奥运代表队直到比赛前两个月才开始组建,组建以前她是光杆司令,没有集体活动。美国女排是只纯业余球队。

从2005年起,郎平便执教于美国女排,可在这几年中,她每次集训带的队员都不一样。更夸张的是,郎平很多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的队员是哪些人。今年4月,郎平带着美国二队到中国打了几场练习比赛。可是即便距离奥运开赛只有4个月时间,此时的郎平仍然不知道接下来参加北京奥运的队员会是谁,哪些队员会回来。

据说刚到美国的时候,美国排协的人问郎平,你们一个星期训练多少小时。郎平回答完以后对方大吃一惊,"不可能!"对方这么大叫着。郎平说:"为什么不可能?"对方说,美国的劳工法不允许这么长时间的训练。

此后,郎平在训练美国女排时,为了不让队员们抗拒,她每天的训练必须浓缩在3个小时之内。郎平知道,自己的队员最大的优势,就是文化程度很高,队员基本上都是大学生,甚至还有学历更高的。

郎平说: 参加这次京奥比赛的美国女排队员们都是兼职的,平时在各自的公司、单位工作,体育只是她们的业余爱好,政府也没有发给他们固定工资,都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中国队员就完全不同了,国家养育着她们,一年四季组织训练。为了奥运比赛,多年前就开始准备,通过训练,层层选拔,好中挑优。

数十万计的运动员退役后便面临生存挑战

中国为培养金牌选手采用的是一种人海战术,从中小学学童中经严格体能测验,挑选有潜能者送到各地体育学校隔绝社会进行封闭式集训。现全国有三千多所青少年体育学校,近四十万青少年(年龄最小者只有七、八岁)。然后再从这些青少年运动员中挑选尖子特别集训培养参与全国与国际体育大赛。

时代杂志最近到山东访问了三所体校:青岛体校(中国培养奥运选手的重点体校之一)、潍坊体校和鲁能乒乓学校。提到一个十四岁的农村姑娘陈云,在测试了肩宽、腿长和腰围后被认为有潜力而安排练举重,一位少年因注意力集中、肩膀宽、视力好而挑选为射箭手,尽管他们在这之前对这些运动所知甚少,也无兴趣。而速度快,手眼协调超人则派去练乒乓球。时代杂志还说,学校的标语和宣传画都是强调「为国争光」。

这三所学校全部为寄宿,学生们每天至少五六个小时训练,甚至包括晚上。虽然校方告诉时代杂志记者,学生主要时间是学文化课,课余才练运动。但记者很惊讶地发现,校园里看不到一本教科书。有位练赛跑的少年告诉记者,他每天的生活除了跑步,就是睡觉。

残酷的事实是,除了极少数菁英中的菁英,绝大多数这些青少年 都奋斗不到出人头地为国争光的一天。而且即使争过光的但不是明星级运动员下场也可能很悲惨。中国体育报说,百分之八十的运动员退休后因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很多人还因运动过量而落得一生疾病,甚至成为残废。

吉林体工队女举重选手邹春兰曾得过全国冠军,共拿过七枚金牌,并打破过一项世界纪录,一九九三年退役后,因为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教育程度,只能去当澡堂搓澡工,生活潦倒。她退役是因为浑身是伤,肌肉没有弹性,已无法再举重。邹春兰告诉记者,很多退役运动员都有她这样的经历。

据美国之音报道,从9岁就开始马拉松训练的名叫郭萍的运动员,在26岁退役的时候,除了小学文化程度和因运动受伤垮掉的身体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

一个名叫艾冬梅的前北京马拉松冠军,退役后竟靠在街头卖爆米花和廉价服装为生。

据报中国每年有三千运动员退役。

在中国的网站上,有人挪谀说,"中国运动员 = 国家公务员 + 半文盲。"而这却不幸是中国运动员训练体制的真实写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