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食品反映官僚体制僵死

发表:2008-10-24 21:5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人在毒奶粉丑闻中学习到了什么?《民以何食为天》的作者周勍表示,有毒食品问题反映出「官僚体制的僵死」,不受媒体监督的食品安全,官商勾结比比皆是;在坏的制度下,无论是谁都成了受害者。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食品质量不断出现造假问题,中国人自我嘲讽在食品安全中学习了「化学常识」。然而在每一次面临食品丑闻的紧要关头时,中国的媒体却哑口无声。

长期观察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周勍,在《民以何食为天》一书中就曾警告过中共的宣传部门,下令封口,等于加速了食品灾难的发生。

周勍:「你(中宣部)以为食品安全是丑闻有损政府的脸面,那么同时一个更可怕的东西,你封阻了丑闻,同时也封住了老百姓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和产业工人生产食品安全的教育过程,将会有更大的灾害出现。而且我当时讲了,最大的可能就是食品添加剂和大型的食品加工业之间会发生更大的灾难。」

食品灾难的受害者会是谁呢?老百姓还是中共官员?周勍认为,没有人能幸免。

周勍:「这是非常危险的,你说这些孩子、这些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实际上胡锦涛、温家宝也是受害者,胡锦涛5月份去日本本想风风光光,但到了日本毒饺子弄得他灰头灰脸,温家宝到了联合国弄得四处抗议,所以说在一个坏的制度下没有幸免者,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面对的问题。」

BBC记者蒙克在毒奶粉报导中指出,长期以来,中国政治和商业精英,刻意和民主脱钩,强调一条有别于西方政治经济发展的模式。不过毒奶粉丑闻恰恰将这种中国模式的矛盾暴露无疑:发展不能抛开权利;秩序不能没有监督;强制不能取得和谐。

周勍说,不同于西方社会的资本主义,有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中国的巨额资本搭配的是腐烂透顶的官僚制度,对老百姓来说像是洪水猛兽。

周勍:「主管部门从利益出发他们不希望食品安全好,否则他们就得不到利益,比如说像这次毒奶粉事件一出现,那些相关部门就会说,我们需要食品检测设备。用猪比方,马上花四、五十万元买了一辆非常好的轿车,然后花一两万元买一个食品检测仪,往上一装就美其名曰食品安全检测车,事实上只是一个豪华办公用品,所以这几乎是食品安全的一个癌症机制。」

曾任西安仓颉文化研究所所长的周勍,因为在南昌购买过劣质的包子,而引起他开始着手调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历时2年的调查,周勍15万字的《民以何食为天》出版,但也让他失去了工作。

《民以何食为天》在2006年入围两年一度的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导文学奖」时,并没有引起国际媒体的关注。直到2007年3月美国宠物食用中国食品中毒开始,《民以何食为天》也成为海外畅销书,目前英文、德文、义大利文、韩文、日文版相继出版。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网文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