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作人:陆世华,一位绝望的父亲(组图)

作者:谭作人 发表:2008-11-12 01:3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接到那些短信的时候,我的闷酒,喝到有七八分了。

那一天是2008年9月13日,大地震后第一个中秋节的前夜,我们--由民间地质生态学者杨勇组织的灾后重建和地质灾害考察队,正在汶川县映秀镇牛圈沟口埋锅造饭,准备露营。

这是我第二十次进入灾区了。自5·12后,我就养成了一个恶习:在灾区,晚上不喝点酒,就无法安睡。所以此刻,我坐在百花大桥残端,独自喝闷酒。考察队里八位壮汉竟然无一饮者,可算把我的自我作贱,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正在这时短信来了。在我的疑虑中,短信铃音连续18次响起,好似一个恶作剧。这是谁在骚扰?谁在追踪?谁在刻意把我打爆机?来不及看完短信内容,我向北川中学的家长朋友发出询问:他是谁?"有这个人,他叫陆世华,特别惨,已经被抓了两次......"这是北川朋友给我的答复。

我放下心来,开始翻看这些长篇短信。内容复制如下:


四川省北川中学隆重举行2008年春季开学典礼 发布时间:2008-3-6 13:37:00 


北川中学倒塌的高中部教学楼 发布时间:2008年5月21日 12:25

一、陆世华的<公开信>

尊敬的四川省党委、政府各位领导;您们好!

我是北川县片口乡保乐村一组村民陆世华,"5·12"地震发生,小女陆芳遇难于北一中劣质的建筑。政府的不作为,事过两个月,作为5·12的亲历者,见证人,有几点问题请党委、政府、权威回答解释:

一、八四年六月三十日在梓潼县召开了绵阳地区规划评审会议,就北川县城迁治城提出评审。八四年七月三十日北川县政府以七十八号文件上报行署,省建委以八六·三十五号文件批复,为什么迟迟未动,近几年还在大建?"5·12"县城死亡、失踪二万多人,制(致)残数百,经济损失数亿,上万人无家可归,这是哪级政府在犯罪?二、北川县地处龙门山脉断裂带中段,历史地震发生频繁,早在七七年四月北川县正式列为地震《八烈度设防》。绵阳市仅北川列入省抗震办设防重点县。作为九八年才新建的教学楼,为什么瞬间夷为平地,而相邻七十年代建筑被你们称为危房的未垮,这是为什么?三、北一中垮塌的教学楼是优质的吗?是合格的吗?地震发生前(后)几天温总理不是也公开说过要查建筑质量吗?

我把健康鲜活的女儿送进学校,是让她去送死的吗?综上所述,这是草菅人命,这是犯罪。

十六年前老婆为生此女丧生医院,没任何说法。十六年来独自一个人,将所有心血寄托在女儿身上,她也很优秀,无论品德还是成绩。她死了,死于劣质的建筑,政府的不作为。本人年过四十,且生命得不到延续,上有两个六十多岁的父母,体弱多病,丧失劳动能力。政府所给人均不足三分的土地,何以生存?近两月很难入眠,每一闭眼就是在北一中所见数百个年幼的尸体,面目全非,残缺不全,每问官员答曰大灾。大灾能否定一切吗?明知曲山镇是火坑,为什么还将人往火炕送,明知杀人是死刑,如我有意杀人不制裁我行吗?为什么北一中其它房子未垮,被称危房的未垮?"以人为本,以法制(治)国"。政府连自己犯下的罪都不敢承认吗?作为一个小百姓,只恳请回答我提出的几个问题,能让我认可的答案,或许此去石沉大海,因我只是个小百姓。

陆世华 零捌年七月十二日.

给乡县市省不同形式分别给党委政府,又时过两个多月,真是石沉大海了。

二、陆世华的<倡议书>

尊敬的"5·12"北一中各位伤亡者学生家长,您们好!5·12过去十天了,它带给我们的痛苦是一生的。也望各位家长节哀。

我陆世华,高一、二班陆芳的父亲,十六年前老婆为生此女更丧生,十六年独身一人将全部精力心血寄托在她身上,她也很优秀,无论是品德还是成绩。

"5·12"她去了,去得让人承受不来。实观北一中现状,我认为是天灾是部分因素,劣质的建筑造才是成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放眼北一中所有建筑,为什么主教学楼会被夷为平地?而其它建筑无妨?被称为危房的无妨?如果它质量在(再)好一点,说不定可多活一个年幼的生命,少一个家庭无数人的痛苦。上千个年幼的生命,被压得面目全非,残缺不全,惨不忍睹,伤者如何?残者何为?为了给孩子们一个交待,为了这种悲剧少发生,不发生,我有几点提议:一、七月一日七七请全体家长到北一中现场,公祭死难者;二、要求相关部门人我们一个合理的说法,如真有人为因素,更求依法严厉查处;三、对死难者家属如何安抚?对伤残者如何安排?如有赞同者请与我联系。电话:

倡议人陆世华二零零捌年五月二十日

就因这倡议,六月一日被五个民警、七个武警强制从片口老家带到绵阳市派出所,同月十九日归。很无助、无赖(奈)、后找到四川省北川县城乡建设环保志,实际权威早就报道许多事,如您知道的一样。

短信没看完,手机快没电了,我只得停止。几十次出入灾区,上百次的倾听,我早已经落入了对痛苦的"不应期",轻易不对悲惨二字作出反应。所以,濛濛细雨之中,我仰头喝完瓶中酒,钻进帐蓬,准备睡觉了。明天,即将展开灾害地质考察第一站--漩口镇蔡家杠莲花芯地震第一爆心的调查工作,我得储备精神。

正在准备关机之时,电话响起来了。

谭老师,短信收到了吗?收到了。我们好苦哦。我知道,早点睡吧。几个月都没有睡好觉了,你要帮我们反映情况哦。我也没办法。你是咋个知道我的?他们给我一份你的文章《龙门山作证》,你说的都是实话,我们要感谢你!

心里难受起来,只得钻出帐蓬,走进雨中。

后来的谈话,全是倾听,谈的全是他的女儿--北川中学高一、二班的优秀学生陆芳,因为刘亚春校长的真情挽留,才留在了北川,从此永远留在了北川。他不怪刘校长,他要追究豆腐渣工程。

此时已是9月14日凌晨三点正。我早已睡意全无,只得冒着小雨独自走进山沟,沿着牛圈沟的干石流,摸黑爬到了蛮子坪。一边走,一边想,从龙门山的这一端,映秀,到那一端北川,是不是都在下雨?这场少见的中秋雨水的下面,到底还有多少,不眠不休而不被接纳不受理会的绝望的父亲?

没有答案。心中只有一把出鞘的刀,割得自己鲜血淋淋。

中秋的雨,淅淅漓漓下个不停。

9月22日,考察队来到北川,成为北川老县城最后一批目击者。第二天的特大暴雨和泥石流不仅吞噬了老县城,也冲毁了去片口的道路,冲走了陆世华的苦苦等待。至今,我还没有见过这位陆世华先生,但我认识他,我尊敬他。他是一位真正的父亲,不是一个奴隶。

他的女儿将以他为荣。

5·12四川大地震半周年祭。 2008年11月10日·成都

附:关于陆世华的媒体报道 巴蜀网 Phoer.net 2008-8-27

北中现场:女儿穿一双布鞋走了 贺小靖(绵阳)

陆世华是5月12号早上从上海回来,在绵阳下的火车。下火车前,他就与在北川中学高一二班读书的女儿陆芳约好,中午一起吃午饭。女儿是他的生命。16年前,就因为生这女儿,妻子在片口老家的妇幼保健院难产去世。16年来,他和女儿的奶奶一起,艰难地将女儿拉扯成人。为了不让女儿受委屈,一直没考虑再娶。为了更好地监护照顾女儿,作为一个小包工头,索性连工程也不做了。

但他是欣慰的。女儿不但听话懂事,学习成绩还特别优秀。从片口镇中学读完初中,参加全市的统一考试,女儿以绝对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的绵阳中学和南山中学的国重线。女儿升上高中后,片口中学的老师,一直都以陆芳作为教育学生的活教材。最终陆芳没有选择绵阳,而是留在了北川中学,只因为北川中学刘校长的挽留。刘校长的儿子刘清林,也是以绝对优秀的成绩考上了国重,刘校长说了,我把我自己的儿子都留在了学校,我能不尽力吗?

陆世华相信刘校长。相信他的为人也相信他的真诚。再说女儿就在北川读书,离家近,爱女如命的陆世华可以常常看到女儿;再说到绵阳读书,昂贵的费用对于这样一个又当爹又当妈的男人来说,实在难以承受。

女儿就这样留在北中,并进了火箭班。父女俩感情极深,每个星期都通一次电话。之前的那个星期天,出差到上海的陆世华与女儿通电话,女儿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声音十分凄楚可怜。陆世华当即决定尽快回来,临上火车前,就与女儿约好,回来的那天中午,父女俩一起吃午饭。

5月12号中午11点半,陆世华带着一包卤牛肉和水果,早早等在校门口。12点10分,久别重逢的父女俩终于见面,一起坐车来到北川县城吃午饭。吃罢饭,又一起去车站买票告别。两张车票是同时打印的,一张去北川的片口,一张回五公里外的北川中学。陆世华拿出车票说,他的车票在下面,编号为251070710295,那么齿轮的上端,便是陆芳的车票,号码应该是251070710294。

看着女儿上了开往北川中学方面的中巴,陆世华跨上了另一辆开往小坝的车。许是潜意识里有某种预感,他突然感觉头晕,当即退下车来,重返候车室,昏沉沉睡去。

地震就是在那时候发生的。待他从天崩地裂中冲出来,赶到北川中学,女儿所在的那幢教学楼已瞬间倒塌,化为乌有。巴蜀网──报道四川省和重庆市,促进川、渝两地的交流和互动。

女儿坐在第二排,他记得很清楚。多少次来看女儿,去的都是那个方向。他向废墟奔去,一路跌撞,一路喊叫。有一块横梁搭在水泥板上,下面压着几个学生,有一个名叫周凤还是杜凤的,腿没了。她是女儿的同学,也考上国重的。女儿的班上,都是最好的学生,十几个考上国重。满目之下,都是被压着的学生,他们求着他说,叔叔,救救我吧!他难受,他心疼,可是,他无能为力,他要去找自己的女儿!

从那一刻开始,他就一直在废墟里刨,直到筋疲力尽。无法再刨下去,他就守在这里,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实在困了,他会先去看看尸体,记住停放尸体的位置,再去一旁靠上一会,待醒过来,再去翻看尸体。这里面,还有女儿最喜欢的简老师的女儿。

16号早上6点多,女儿陆芳被抬了出来。父亲首先看见的是那身衣服,还是分别时的样子。特别是那双布鞋,那是奶奶为她做的。除此之外,女儿的面容已经很难辨认,肚子浮肿,脚手严重弯曲。父亲想为女儿换身衣服,可是没有办法,只好将路边的一床被子,扯出被芯,用被单将女儿裹住。巴蜀网──报道四川省和重庆市,促进川、渝两地的交流和互动。

他最后一次抚摩了女儿的脚。那双穿着布鞋的脚。布鞋里,有奶奶的牵挂,父亲的爱,比麻线还要绵长。穿着这双布鞋上路,女儿也许更能以轻快的脚步走向天堂。 (该文原载<巴蜀网>百日亲往北川祭)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看中国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