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什么"六四"?(组图)

作者:乐安 发表:2009-05-29 01:2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四"20周年快要到了,20年前的那场运动和随后的屠杀不仅已经在很多中国人的记忆中淡去(其实也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很多80后、90后的记忆),在中国之外,"六四"在20年后的今天似乎也已经变得遥远、模糊。

曾经每年出席"六四"纪念活动并谴责中共武力镇压的马英九今年将是当上台湾总统后第二年不出席有关活动。

不知道"六四"当天出访友邦归来的马总统会不会也如去年一样,发表一篇简短的文字以示纪念。


曾经常批评中国的佩洛西会此次避免谈及人权。 

中国人如此,美国人亦如此,这两天和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对大陆的高调访问一起发生的,还有一次不那么高调,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变调"(如果不是"跑调"的话)的来访: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华,谈的不是她惯常提及的人权,而是气候变化。

十八年河东 十八年河西

记忆所及,上一次看到佩洛西这个名字,是去年北京奥运前一位曾遭受中国政治迫害的朋友提起要给这位议长女士写一封信,内容是呼吁她向中国施加压力,要求中国释放政治犯。

当时给她写这样一封信是合乎逻辑的,用中国媒体的话说"逢中必反"的佩洛西不仅在奥运前批评过中国的人权,也曾以议长身份反对过布什政府官员拿公款去北京观看奥运。

而早在1991年"六四"事件两年之后上一次访问北京的时候,她还曾在天安门广场打出横幅:"献给为中国民主事业牺牲的烈士"。


当年佩罗西在北京打出抗议横幅的画面传遍世界。

佩洛西访华前,北京倒是也有上访民众打出横幅:"欢迎佩洛西,关注中国人权!"

可惜访民们失望了,佩洛西无缘看到这幅标语,即便看到,她也许只能说抱歉了,因为"气候变了",这趟来谈的不是人权。

佩洛西5月28日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称享受安全的环境是基本人权。

这话听起来多少有些耳熟,与吃饱饭就是基本人权的论调异曲同工。

谁还记得"六四"

5月27日,就在中国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佩洛西的当天,香港立法会未能通过由民主派议员提出的呼吁"毋忘'六四'事件,平反八九民运"的提案。

当年 "敌对势力的桥头堡"、"六四"后帮助民主人士逃离中国的"黄雀行动"的大本营,如今的香港在五星红旗下已经变得比谁都更加务实。

国际上,20年后的今天唯一还带着"六四"印记的,是欧盟(当年的欧共体)对中国的武器禁运。这一当年欧洲对华七条制裁措施中仅存的一条其实也已经名存实亡,除了出现在少数国际关系学者的论文里,连"象征意义"都几乎不存在了。

中国这20年来唯一的变化是经济实力的提高,而这已经足以改变国内外很多东西。

不能说中国人是个健忘的民族,一部《南京!南京!》又激起了不少中国人的反日情绪。然而,"六四"2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如果不关闭的话)迎来的将是成千上万端午节长假的旅游者。

长假、旅游、广泛普及的手机、数码相机,20年来中国人生活总体上的改善有目共睹。除了那些被剥夺的下岗工人、失地农民、拆迁户,更多的中国人由衷地为自己的生活而高兴,虽然他们也随时有可能被剥夺,甚至"被自杀"。


如今,很多中国已经不知道或者不愿、不能谈及"六四"。

尤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这里我只能用广义的概念,凡自称知识分子的都作数,包括大学教授们)已经再也不用像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一样,感慨"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

近20年来的改革已经让知识阶层真的实现了"利益均沾",对大学教授来说年收入百万已经没什么稀奇的了。

房子、车子、票子都齐了,还要什么"政改",改谁?改我们自己?监督我们自己?

历史的一页

20年过去了,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六四"作为历史的一页,已经不可避免地翻了过去。如今的现实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要么不知道"六四",要么不愿意、或者不能够谈论"六四"。

30年前,当时的中共因为否定"文革"而重新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今天的中共却已经不需要通过平反20年前的"六四"来强化自己执政的合法性了。

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共、今天的世界已经与"六四"不直接相关。

"六四"事件的吊诡在于,中国共产党试图保卫自己统治枪声在国际上敲响了共产主义的丧钟,在中国却开启了资本主义的大门。

"六四"激起的国际谴责使得后来苏联东欧国家在应对本国民主化示威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北京解决方案",苏东共产主义阵营因此瓦解。

"六四"之后,经过短暂的停顿,中国迅速资本主义化,而且是以150年前马克思所谴责的"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的方式进行的。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民主启蒙运动最终带来的是共产主义中国这个怪胎。如今,在启蒙尚未完成的情况下,巧取豪夺的中国也许需要的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价值了。

"六四"20周年之际,有人提出"和解",谁跟谁和解呢?"六四"已经使当年的中共失去了最后一个和解的机会。

谁都无法重新走回历史,解决当年的问题,但历史仍然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启示。与其空谈重新评价"六四",不如坐下来想想台湾如何在半个世纪后得以重新评价"二二八"吧。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BBC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