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难实录:老太凌晨排队VS医生日诊两百

发表:2010-01-11 09: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在儿童医院“苦等3小时,看病3分钟”的现象,折射出我市医疗资源供需不足的问题,晶报连日来引起市民强烈反响,纷纷向晶报反映医医疗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市卫生和劳动保障等部门表示,近期我市将出台系列改革措施,来提高我市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市民就医难和看病贵的难题。晶报派出多名记者进行调查,请有关人士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并将对深圳医改展开追踪报道。

一边是为看病早起排队的患者,一边是给人治病忙碌的医生……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深圳医疗服务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市卫生和人口计生委负责人表示,我市将通过新建大医院和完善社康中心的措施来解决医疗资源不足问题。

镜头1

老太为看病“摸黑”早起

采访主角:韩美菊,60岁,退休老人

采访地点:北大深圳医院口腔科

采访时间:201019

凌晨510

起床奔向医院

冬天的凌晨5时,天空依然是漆黑一片。60岁的退休老人韩美菊奔跑在福田区新洲路上,为的是赶在6点之前到北大深圳医院,挂上口腔科的号。

韩美菊家住福田区委,离北大深圳医院少说也有3公里。对于一个60岁的老人凌晨徒步上医院,记者很是疑惑。

 “这么早,没公交车啊!15路公交车最早一班615,搭公交车这样肯定排不上号。打的太贵了,吃不消。”

555分,一路小跑后,到达北大深圳医院时,韩美菊早已气喘吁吁。尽管5点钟已经起床了,但有人来得比她更早。

“一般6点钟到就没问题。昨天起晚了,615分到,结果就没排上,白跑一趟。”说起这牙,韩美菊心里烦得很。“整整4个月了,基本上一星期来一次,前后有十几次了,每次都得摸黑出门。”

4个月的看病历程,让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2天拔掉了7颗牙。“我也不想受罪,医生让我一天来拔一颗,可每天早上5点起床来挂号,谁也熬不住,我只好咬咬牙,求医生给我一天拔3颗、一天拔4颗,没想到麻药量大,弄得心脏也不舒服。”

清晨720

排队等候挂号

“请大家自觉排好队,现在开始派筹,8点凭筹挂号。”

离正式挂号时间还有40分钟,护士开始在科室外给排队的患者派筹。尽管来得早,韩美菊还是只领到口腔内科普通门诊的第8个号(Q8)。

“习惯了,一般挂上号,至少要等1-2个小时。”韩美菊10年前在北京退休,8年前来深随儿女居住。说起在北京和深圳看病的经历,韩美菊还是觉得北京容易些。“深圳医院太少了,医生也太少了,所以要等很长时间。”

上午915

躺上牙椅医生就诊

“请Q8号到1号诊室就诊。”韩美菊冲到一号诊室,把病历本递给医生。医生检查后,和护士一起为其做龋齿填充。

15分钟过后,韩美菊从牙椅上下来了。医生在电脑上给她选了几种消炎药和止痛药,交代了些注意事项,韩美菊就下楼交费了。

933,北大深圳医院二楼交费处每个窗口仅有三四个人排队。2分钟后,韩美菊成功缴费,并到一旁的取药处领到了药品。

刨去从家里出发的时间,韩美菊当天花去了3个半小时,而真正看病的时间是15分钟。

镜头2

医生一天为201名儿童看病

采访主角:唐盛平,深圳市儿童医院外一科主任,医学博士

采访地点:深圳市儿童医院门诊

采访时间:19

上午800

来不及喝水先看病

上午730,离医院开诊时间还有半小时,唐盛平出现在儿童医院。他先到外一科病区看完前一天刚做完手术的孩子,就径直奔向前楼门诊区。

上午800,一见唐医生,十几名家长和患儿立即涌进来。“1号是哪位?”打开电脑,来不及喝一口水,唐盛平坐下就开始给孩子看病。

“怎么大家都又挤进来啊?”在十平方米大的诊室里,半个小时里就有4次被“围满”……

中午1200

一个上午看54个患儿

中午12时,门诊室里仍是满满一屋子人,唐盛平此时已看到第40个孩子,仍有14个孩子在等。(按医院规定,主任医师当日上午挂号只有30个,其它的均为加号)。唐盛平看完第54个患儿时,已是中午1230分左右,其间一刻没休息、一口水没喝、一次洗手间没上。

回到住院区的办公室里,唐盛平边从冰箱里拿出自己带来的饭盒,边跟记者聊起他的一周安排,“一般情况下,周一全天手术,周二上午特诊,周二下午门诊(石膏治疗),周三门诊,周四周五手术,周六门诊。深圳很多医生跟我一样,一年365天几乎天天在医院,除了开会或特殊安排外。”

记者看到,唐盛平的饭盒只有米饭和简单菜肉。他说,这是前一天晚上的剩菜,中午他一般简单吃点。

下午515

在斜颈门诊为患儿拉脖子

下午上班时间是230分,220唐盛平又出现在斜颈门诊。

下午515,唐盛平和另外3名男理疗师同时分别给4个患儿进行“拉伸脖子”的物理康复治疗;斜对面的石膏室内,2名护士同时分别给2个孩子进行超声治疗。

晚上730

看完201个孩子已天黑

晚上730,唐医生看完第201个孩子时,天早已黑了。

 “一天下来,就好象打了一场仗一样。”唐医生脸上终于出现了笑容,“我曾在香港学医、工作过。像深圳医生这样的工作量,相当于3个香港医生的工作量啊……”

回到住院区办公室,休息片刻,收发邮件,冲凉换衣,“战斗”了一整天的唐医生2000多才走出医院,坐上公交车,回家。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深圳新闻网讯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